中年好友苏东坡8

中年好友苏东坡8
2021年02月27日 08:00 秦朔朋友圈

来源:秦朔朋友圈

周末好,又见面了。时间过的真快,第8篇都写好了。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曲曲折折和接受因果的过程,伴随着写连载,算是一篇篇都带过去了。经年累月,可能现在那些看起来不得了的事儿,都会被一笔带过。

岁月一点点被挖开,又一点点地填上,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最后生出来的是草还是大树,听凭自然演化。这也是个心境和生存方式。

在人们的财经生活里,开始多了“坤坤们”“跌妈不认”等等新词儿,忍受痛苦、扭曲和纠结的时候,也多了许多谈资和乐趣。其实下跌和上涨,对于不久的未来而言,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大家都平静吧。

的,聊回苏东坡。

写了那么多苏东坡的好,他偶尔也拧巴,但大体上是那么豁达大度,他总是提携后辈,他总能从万事万物万人中看出一点好。那么为何苏东坡能成为苏东坡,他生来如此吗?还是有谁影响了他?谁赋予过他希望和爱的生产机制?

讲个故事:

苏东坡在三十多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坎,让他体会了一把官场险恶。王安石的亲家谢景温诬告他在守父丧返回家乡时,曾贩卖私盐获取暴利。这件事虽然没有证据,不了了之,但在苏东坡心里留了一道不深不浅的痕,令他难受。于是,他做了个决定,主动要求外放。

在改革面前,总有激进派和反对派,当然还有一些人是第三方。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时,其实不算是个反对派,他还是赞同改革的,只是觉得不能改得那么快(“求治太速”)

神宗和王安石也看到苏东坡和其他反对派不一样,就同意了外放。

那年,他36岁,准备去杭州。去杭州的路上,他路过颍州,拜访了告老还乡的老师欧阳修。

欧阳修,又一个神人和奇人。一个坚持自我善良品质的人,还能在险恶环境里混得好,大概都是上天的稀缺作品。

人生总是有某种预言的。该相见的人总是会相见,并且还有缘开启一段“经典关系”。所谓“经典关系”,大概就是讲起故事来的时候,无论放在哪个年代总是让人眼睛发光、内心如流水潺潺,感觉被持续滋润了。

据说苏东坡幼年时,其父苏洵觉得欧阳修的《谢宣召赴学士仍谢对衣并马表》写得好,便让他拟作。东坡写完之后,苏洵那是相当满意,得意之际,就做了个预言,说他儿子以后定会有机会给皇上谢表。

来,给了苏东坡这个机会的、把他从科举中选出来的、一直提携他的正是欧阳修。

育儿之道,果真还是要培养孩子首先照着人格楷模去学习、去模仿,即使学不会那么多,若是日积月累,也能在人生中留下点什么印记和效应。这一点,苏洵先生做得特别好,我们后人要像他学习。

为什么欧阳修会对苏东坡情有独钟呢?因为当时的欧阳修很想做到一件事。当人非常想做一件事的时候,那个阶段出现的人与事中符合气质、需求的,都会为他所用,那就是整个气场的组成。

欧阳修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借那次主持贡举的机会废黜时文——“太学体”,进行文风改革,提倡“文与道俱”,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而东坡就是他选中的诗文改革运动的传承人。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使东坡成功地吸引了两位主考的注意。

苏东坡写的文章,欧阳修都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典故,其实那不是典故而是他自己新编的东西,这让欧阳修觉得他有创新和疑古的精神。

欧阳修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邵氏闻见后录》)

当你做一些公共性、社会性的事情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为后面的人世间在选人,那些人都因理念、信仰、价值观相同而聚在一起。所以当发生什么不测、要有什么无常、或者接受审判和惩罚的时候,这些人之间也可以相互扶持、做一些演习性的反思与准备。

其实人生就是一条条流水线,大致的模式还是相通的。所谓悲欢并不相通,那只是大家不是一类人。

欧阳修对苏东坡的作用,大概就是让他心里稳了很多,类似一块人生夜航船里的压舱石。比如对于被贬,他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他看到了老师欧阳修的一生,尽管他提携过那么多的人,曾巩、王安石等等,但依然因为政见不合,有长达十年的被贬生涯,辗转滁州、扬州、颍州、南京等地。

人生浮沉,其实早有预料。从欧阳修在景祐三年(1036年)被贬夷陵开始,苏东坡就已经默认了这条因不改刚直的品操而饱受政治磨难的路径。

欧阳修在逆境时所表现的开阔,对于人生极具悟性的苏东坡而言,也有精神指引,最后他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人生面对挫折是必然的,谁能在低谷的时候做到“疾雷破柱,都不惊不惧”,那就修炼得差不多了。

“演习式思考”,这个概念提得真好。我们总是觉得,天降甘露或者天降灾祸,都是忽然之间的,其实不是的。那些危机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演变,从量变到质变,大部分的“无常”,是人们欠缺思考、注目和经营的结果。而只有一小部分真正的“无常”,因别人的错误而导致的自我的损失甚至消亡,那就是生命力太小了,命运多舛,也无可奈之。

欧阳修和苏东坡,尽管有16年的相处,记录完整的见面也就4次,而他们之间却如此心意相通,最后从座主和门生的关系中超越出来,成了人生知己。前阵子有篇文章讲到,苏轼与忘年交文同,只见过两次,却可能是最懂彼此的人,对坐两寂寞都饶有趣味。其实,古人之间,见的都挺少,但每次见面质量都很高。所以,人生有时候不用在乎地久天长,但前提是心意相通。

欧阳修的特点就是特别爱才,愿意提携后辈,鼓励后生,觉得后生可畏。鼓励的作用其实是巨大的,特别是有名有才的人的鼓励,这会让那些有丰沛才情和创新思维的人更加挥洒自如。

欧阳修的奖掖贤才、爱人以德的高贵品质,也同样在苏东坡身上传承了下去。笔者写过的苏东坡与秦观的关系,大致就是如此,他们也是亦师亦友亦知己。

欧阳修认为,苏轼是世间几百年不常见的异人,有生之年得以碰到,就是人生之幸事。谁说文人相轻,那似乎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酸溜溜”的八卦事儿,其实,也只有真的文人之间才有内心的灵魂相伴。

我们一直都记得中学课本里时常背诵的冯友兰的文章里,提到的人生境界有四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真正的文人在宋朝被尊崇,被奖励,被保护,偶然间也诞生了彼此之间的“道德境界”甚至“天地境界”,所谓正其义而不谋其利。

苏洵生病,欧阳修问候了三次,又给他写墓志铭,曰“亦既有闻,而又有子”。还是在夸东坡。

东坡来到颍州时,欧阳修令这个得意弟子吟咏一块石质屏风,里面写道: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眉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微石中。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就是为了让他始终记住,自己写东西是为了什么。

东坡兄弟后来和欧阳修一起在杭州,赏风景、命题赋诗、探讨美学等,依然是这种学术、心术上的探讨,让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很近,因为他们一直坚持“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而不是“以才学为诗”。所谓“以才学为诗”,大概怕是读过很多文集、知道很多典故和考据。

其实,最真实的心声当化作文字,“唯当养其根,自然烨其华”,关心百事,自抒胸臆,本是记录者应该走的路。

东坡能成名能做事,离不开欧阳修的提携。欧阳修被苏轼称为人格的楷模,东坡对欧阳修又有何贡献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legacy,有自己对于后世(不仅限于子孙)的那些可以为社会传承的东西。苏轼就做了很多这样的推广工作,这种精神推广,是极其重要的中华文化传承的力量,它有序有踪。

东坡在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那里得到了欧阳修的诗文作品共七百六十篇,整理成文集并写作序言。什么东西都是易逝去的、成本高的、依凭的条件约束性很强的,只有白纸黑字的有序文本传播,效率最高。

东坡对欧阳修敬爱至极。他由衷赞美:“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六一居士集叙》)。被他称为“事业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师”。

那欧阳修又是怎么做到这么大度的?他的启发者又是谁呢?欧阳修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好,家里没有什么藏书,只能读别人家里的旧书,但正是因为那本旧书,在他心里种下了一棵大树。那本他奉为圣经的书,叫《昌黎先生文集》。

,影响欧阳修的人是韩愈。而给了欧阳修机会的人是谁呢?钱惟演。这是一个权臣,但他有一个珍贵的品质,他本人是西昆体的支持者,但在他身边也聚集了反西昆体的诗文革新人士。宽容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生的所谓机遇,其实就是特定的那一两个人给予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天赐良机,也是社会需要的创新通脱的条件。

内外洞彻,初终若一。相似的人不会走远。

欧阳修批评青苗法,熙宁三年被贬为检校太保宣徽南院等职,他不想接受,最后到了蔡州(汝南县)。写了《六一居士传》表达了归隐之心。第二年,熙宁四年,他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等头衔告老还颍。又一年,熙宁五年,欧阳修逝世。

人生,其实很玄幻。归隐,是孤寂落寞的。人要在俗世里怀有归隐之心,多么艰难啊。

文辞如万斛之源的苏东坡,对欧阳修的离世泣不成声,不知道该如何落笔。其实生命和生命之间真的是可以传承的,从韩愈到欧阳修到东坡,他们之间以神相交,真正以智慧相连接,他们之间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形成了真正的相互包容。

现代的哲人里希那穆提说: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培养你的智慧,借着它找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你知道智慧是什么吗?它是一种无限的包容力,允许你自由地思想,没有恐惧,没有公式,然后你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的、正确的事物。

最终,人都要面对自己特定版本的人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浮沉。人生的路径,都是要靠自己坚持,靠自己看清得失,最重要的还有,看着同类人的人生版本,只要去演习,去预习,去反思,去支撑,去饱满,去接受因果,由此,才能看的开一些。

祝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