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里的色彩美学

敦煌里的色彩美学
2022年12月03日 00:00 秦朔朋友圈

凡是与视觉享受相关的内容,都逃不开对色彩的考量与研究:

比如大众耳熟能详的“克莱因蓝色”“卡普尔黑色”“莫兰迪色”“故宫色”等等。

专业领域里,艺术家们有着各自独特的颜料盘,设计师们有着一年一换的潘通色卡。(注:潘通色目前服务费用为每月49.9元,或每年支付599元的订阅费用。)

若不付费订阅,Adobe旗下的软件用户文件中的潘通色都将显示为黑色,只有付费后才能再次使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色彩美学的认知也愈发丰满立体起来:

从一支口红的包装到全套服装的配色,从细细观赏一只杯子的色泽,到挑选一块与沙发配色和谐的地毯……

故宫中的文物配色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正如你所见,色彩几乎从不孤立存在。

无论是“故宫色”还是“莫兰迪色”,似乎都没有一种具体的色彩可以指代它们。

它们不仅不孤立,甚至当离开诞生背景与时间沉淀时,光彩亦会骤减几分,放于中国人的色彩,更是如此。

时光的记载、人物的故事、物质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共同构筑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值得我们为之囊萤映雪,深稽博考。

提到这几年引导文化潮流的色彩书籍,首推当属“中国传统色”系列。

2020年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集中展现故宫文物之美,出版即热卖。

紧随其后2021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挖掘自然风光与衣食住行中的中国色彩,再次引得读者热捧。仅是这两本书,目前已发行超过50万册!(数据来源:中信出版集团,时间截止至2022年11月。)

今天,我将为你介绍的,是这一系列的重磅新作《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

它将崭新发布敦煌色彩的考据,呈现千载敦煌的色彩变迁与美术幻想。

37座洞窟里的108幅敦煌壁画彩塑摹绘,为你展现72段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交集。

它不仅是颜料的科学与史学,更是被凝固的昔日永恒时光,是不断传承的审美理念与力量。

色与空的美学

千百份研究共筑一册敦煌色

回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角敦煌,那么到底何为“敦煌色”?

从古印度到阿旃陀、粟特、龟兹,从北凉至隋唐、西夏。

石青、石绿、土红、氯铜矿、青金石——矿石与泥土,在风蚀尘剥的佛窟中,描绘出红消绿冷的飞天、绀发翠眉的菩萨、衣紫旋襕的供养人、颜如渥丹的驭狮者、高绿下赪的山水、五色杂陈的仙禽……

颜料与线条绘制了交缠千年的天人与花雨、黄沙淹没的传说与史迹。

虚构、观念、意象构成了敦煌的“空”;真实、物质、具象则是它的“色”。

何为“色与空的美学”?

“在中国画色彩的昂扬与失落之间,在色彩的光影实相与概念体系之间,在现实世界的颜料科学和佛国世界的美术幻想之间,在色相离合与美学大义之间,找寻更高的愉悦。”——郭浩

作者 郭浩

要想将读者引向这间“空与色的愉悦库房”,并非易事。

本书的作者郭浩,文化学者,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现从事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研究和普及,正于中国美学的新创作中不断探索。

打开这本书,我们将跟随郭浩的研究,听他讲解矿物颜料、分析设色方法;也将有机会再探千百年前古人的思绪,追根溯源的同时,启迪美术幻想。

|本书包含《如是我见》《如是我闻》两大篇章,以及四个详细、实用的附录

研究敦煌色彩,首先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着眼当下”或是“追溯当初”。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比观赏机会,将全书分为《如是我见》《如是我闻》两个篇章。

前者忠于“客观摹写”,表现的是当下敦煌色彩的光影实相,捕捉到的是在时间、光线的变化下,瞬间的色彩。

同时,作者为读者悉心解读、分析颜料的使用,壁画创作的历史渊源、佛教故事,以及后世文人学者评价。

《如是我闻》部分内页

而后者意在“复原摹绘”,以作者总结的敦煌壁画概念色彩体系,来抵消时间、光线对色彩的侵蚀,复现当初的敦煌色彩。

这部分以大量修复后的精美摹绘图片为主,作者与诸位学者在史料与想象力之间反复推敲,为你还原当年的壁画胜景。

同一幅壁画在两部分中的不同表现。左,《如是我见》;右,《如是我闻》

在两种色彩的交相辉映下,我们将深刻体会“人为万物之最灵者也。”

中国画的取色之妙,也在其间得以展露:“色也好墨也好,不过是概念色彩体系的表象。”

附录一,从原石到颜料。既有科学研究,又有历史渊源。

隐藏在两大篇章背后的,则是以矿物颜料变迁推进章节的暗线。

作者为了适应专业读者的需求,将主要矿物颜料的具体说明,置于本书附录。

可一图全览敦煌洞窟所属朝代、窟号、该窟号中的色彩使用情况,以及研究文献出处,以图表的直观形式,展示了历代敦煌洞窟中色彩的运用情况。

画师名录

所谓的“概念色彩体系”,考验的更多的,还是人:画家是否有着“高概念”与“大气场”。

这说的,不仅仅是那些壁画的创作者,也是一辈辈敦煌人的付出:“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不只是工作,而更像是修行。”

附录中的《敦煌画师名录》将湮没在洞窟里、文献里的敦煌画师们打捞了出来以示尊敬。

在本书的撰稿过程中,作者数次寻访敦煌,研读了上千份论文,研读过百本专著,古今中外学者前辈的研究云集于此,它们都是敦煌学术的精华:

既有《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这类手边常备的工具书,也有《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等学术期刊,还有数不尽的中外论文集。

对于敦煌色的研究,涉及内容甚广:从基础的文物考古、石窟艺术、美术研究,到佛教文化、西域历史、边疆地里,甚至是语言文学、科技保护等等。

如果你也对其中的专题感兴趣,那么这里详实的史料、名录等都将为你提供丰富的参考。

异于后世主流的宫廷画风,这些充满信仰、富有生命力的壁画和雕塑,是敦煌历代画师们的智慧结晶。

如果你是纯粹的“色彩粉”,想要把它当作一本珍藏级的敦煌色工具书,那它也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从颜色的变迁中感受时代美学。

选色有其法,用色有其道

借由色彩,我们来到敦煌。

“从空之愉悦到色之愉悦,是本书的美学大义。”

《如是我见》部分,对如今壁画颜色的客观摹写。北凉 莫高窟第275窟南壁东侧交脚菩萨。

“流赭浮生”——红:

275窟的菩萨,修建于北凉。动荡的边缘地带,人们将内心希望寄托于佛教梦想。

正中的菩萨被土红色所包围,翼形身光与其身后侍者的衣着色彩相近,如今看来构成一片迷蒙的蓝色。

《山海经》里说:“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上古之人淘洗赤铁矿土,将分出的土红色颜料称为“流赭”,巫医认为将这种颜料涂抹到牛马身上可避疾。

这种对土红色的认知,流传至北凉人,自然而然地将其用于救赎之地。

“他们建立起一个土红色的世界,将从古印度传来的交脚菩萨安放在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的交汇处,自此浮生有托。”

“想要还原失去的塑像颜色,需要想象力,更需要想象力的是文字描述的颜色。”

“我们无法回到275窟落成的年代,我们今天所见的颜色是岁月消磨的色彩沉淀。既见之,又闻之,当下的颜色、当初的颜色,所见的颜色、所闻的颜色,构成真实与虚构的色彩世界,这是敦煌色彩的魅力。”

“碧波荡漾”与“青绿山水”——绿:

石绿色的池水,青莲遍布其上,主尊阿弥陀佛和二胁侍菩萨居中,青绿相间的丝帛玉珞与背后的光环相映成趣。

仰观碧波荡漾的莲池,观者跟着想象开启通往极乐世界的大门。

“八法功德,波动青莲之池;七宝香花,光映黄金之地。”——李白《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并序)》

至于为什么是青绿色,也许依然仰赖古人的想象与“本土化”:

若将《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按照梵语翻译过来,原本的莲池应是 “蓝莲花、红莲花、黄莲花、白莲花覆盖其上,水如白雪,银光闪闪。”

而古汉语中化繁为简,称其“众妙莲花,弥覆其上。”

“如果说从物质到观念的升华,汉译佛经可谓开天辟地,西域壁画也融入西天路上的敦煌这一站风情,碧波荡漾终是观念想象。”

上,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局部);下,王维《辋川图》(局部)

“青绿山水,发轫于六朝,成熟于隋唐,复兴于宋元。”除了“青绿山水”,中国画自古还有着“大小青绿”之说。

所谓“大青绿”,指浓墨重彩、繁复工整的青绿山水,如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小青绿”,则是由浓艳转淡雅的表现,如王维的《辋川图》。

盛唐 莫高窟第103窟南壁西侧《法华经变》局部

这种由浓转淡,由艳转雅的趋势,在壁画中亦有所表现。

前者可在《西方净土变》中有所感受,后者则可以稍加参考上面这幅《法华经变》。

“经过佛学、玄学的浸染,中国艺术的哲学意味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由满实而为空灵,由繁复而为简淡,由火热的情感奔流而为幽静、抽象的哲学沉思。”——李泽厚,《从“有”的实像到“无” 的空灵》

晚唐 莫高窟第156窟南壁西侧《张议潮统军出行》局部

由此可见,对于色彩的应用与赏析,一方面随着颜料制作技术革新,另一方面与人的观念变化密不可分。

用料上的多样,带来了石青、石绿、氯铜矿、水氯铜矿等单色或多色的不同搭配。

思想的变化,带来了大青绿、小青绿、浅绛、水墨等绘画上的变革。

画纸上的丹青与石窟中的彩绘,从观念到色彩,互为映照。

附录中的色谱按时代排列,细心标注CMYK与RGB色值,用色比例一眼便知

以时代排布的“敦煌色谱”,其中的颜色依据书中临摹的敦煌图像提取,大可直观地感受敦煌色的变迁。

共计72例敦煌传统色搭配范式,每一种颜色标注CMYK与RGB色值,并示意用色比例。

既能欣赏美学传承,也让敦煌色彩再度焕发活力,于今时为今人所应用。

这种形式也正为我们解答了本文开篇的疑虑:色彩从不孤立存在。这里的一幅幅色谱,都在为我们直观解答“敦煌为什么美”。

精工细作,只为这本敦煌色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在一次次的探访与阅读中,我们将跟随作者郭浩,发现敦煌色中诸多未知惊喜。

作者郭浩在印厂校色

多次惠誉印刷界奥斯卡奖的雅昌承印,专业色彩校对。出版团队全程印厂盯印,确保色彩的微妙细节与工艺效果。

作者本人更亲自前往,和同事们每天坚持24小时轮岗,不放松任何一版印刷的色彩校正,只为将更精确、更优质的画面色彩呈现给读者。

高级烫透纸裱白卡,模切佛窟,模拟敦煌岩层风蚀尘剥。

莫高窟第57窟被人称为“美人窟”,里面有一尊来自初唐的美丽菩萨壁画。

本书侧面的开口,正如同从洞窟中窥见壁画菩萨的效果。

以壁画菩萨的形象进行的刷边上色,更与函套、封面上的色块相呼应。

缓缓翻动,仿佛画面中的色彩跟着一点点流落下来,精美且灵动。

后世评论家总是极尽华美辞藻去描述她的美,日本NHK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就以“美人菩萨”开篇起首,介绍敦煌之美。

“你看她头上戴着画佛金冠,面庞秀丽,细细的眼眉下垂,鼻梁挺直,樱桃小口,面部着一层淡淡的肤彩。好像画过妆一样,看上去白里透红。她的身材颀长,亭亭玉立,娴雅文静……”——樊锦诗

据传说,当年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时,惊叹此菩萨之美,迟迟不敢下笔临摹。

烫印、烫金、模切、专金,一道道工序严格把关。

反复打磨、修整,只为读者献上一部值得珍藏的“敦煌色”。

平脊精装,可180度摊开,全面欣赏敦煌壁画与色彩之美。

上,非限量版;下,限量版,数量有限,售完为止

为满足不同的读者的收藏喜好,编辑团队特别推出限量版,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图中上侧为“非限量版”,将极具代表性的217窟千佛临摹图,以折页形式放于序言之前。

“佛衣、佛光的色彩规律性很容易辨识,斜向同色,光光相接,组成一道道斜向放射的光带,光带间不同色彩组合的轮替,像跳动的光斑,在忽明忽暗的变化中,造成梦幻般的‘频闪’效果。”—— 郭浩

“限量版”序言前插入的,是巨幅画卷《敦煌千佛寺全景》,全长1.06米。

这幅绘于20世纪40年代的莫高窟外貌写生图,原作长5.5米、宽0.233米,现如今完好保存于敦煌研究院。

该画的创作者,是主张“客观摹写”的王子云,1921至1943年间,曾频繁往返于敦煌和兰州之间,工作艰辛异常,只为再现敦煌之美。

将此画放于这里,也是为致敬那些曾不辞辛劳守护敦煌之美的万千学者。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你将有机会从这本出发,深度挖掘敦煌色的美学奥秘,再次点亮大漠明珠的光辉。

让我们一起,发现、守护敦煌之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