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中年女性作家
2024年,承蒙秦圈宽容,我发布了不少文章,“吃”是其中一大主题。
这一年,我写过鱼子酱、鹅肝、黑松露、三文鱼,也写过鸭子、火腿、西瓜、鳗鱼、西湖醋鱼,分析了川菜、湘菜等菜系当下的发展。
平时,准确地说,几乎每天,我都会观看各种美食视频。这些视频中,都是家常菜,看起来色香味俱佳,我常常被那些美食戳中,有时也会被“刺激”到立刻下单。
对于我来说,美食视频带给我的是心灵按摩,观看的整个过程中,很沉浸,内心相当松弛。
现在看来,我不断写出以“吃”为主题的文章,与长期观看美食视频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源泉”,即读书,比如阅读《国宴与家宴》——读这本书,想起一位去世10年的美食作家,了解背后的故事,同样是一种心灵按摩。
《国宴与家宴》的作者是台湾作家王宣一,她的母亲许闻龢(hé)出生于杭州,杭州许家来自浙江海宁的一个名门世家。
此处所谓“国宴”“家宴”,其实都是在家里举行,区别在于,王宣一父亲工作上与宾客的正式应酬,菜品中不乏“高贵材料”,被孩子们戏称为“国宴”;亲友与小孩的聚会,随意很多,遂被称为“家宴”。
王宣一作为美食作家,首先打动我的,是她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
对于这一点,在纪念王宣一的文章中,她的丈夫詹宏志做了较为全面的记录:
写实际正在营业的餐厅其实颇有风险,因为有些餐厅未必稳定,也有时会对写作者‘另眼相看’,使评论者吃到的和一般大众并不相同,或者餐厅认得你,让你有人情包袱,这些都是影响你公信力的种种陷阱。……
宣一很小心,她显然有些内心的原则,她尽量不让餐厅(或其他食材店)认得她,总是默默来去。
她也希望她介绍的餐厅有一定的稳定性,每次她筛选过后(不合格的当然就淘汰了),总要连续去个几次,确定它每次的水平是接近的,她才肯写它们。
在她筛选期间,她会找各种朋友一起去吃,但到了确定稳定性的时候,常常工作就落到我头上:有时候我必须一周内连续去一家餐厅三次,有些菜点得一样,有些则点得不同,但每次她都想多试几道,我们根本无法消化,最后打包回家,就成了我后来几天的中午便当……
王宣一把美食评论做得如此认真、精细,且尽力保持客观,令人肃然起敬。而且,这种认真劲儿也延续至家宴,每次下厨、请客,她都认真讲究,每道菜从食材到制作工序,无不严格把控。
比如,对于制作细致的豆沙,在书中,她写道:
煮红豆时,一定要在水刚滚开第一次时,掀起锅盖,将浮起来的空豆壳捞掉。捞壳的手脚要快,否则盖子一开,水不到最沸的时候,空壳很快就会沉下去和豆子混在一起捞不出来了。而掀锅盖的时间也要算得正好。豆壳若没捞干净,以后怎么吃,就总会吃到皮渣,所以这道手续是不能省的。
再比如亲友盛赞的红烧牛肉,根据她的做法,挑选牛肉后,第一个步骤是烫洗过一遍血水,然后将牛筋、牛腱的部分加豆瓣酱油和酒分开炖煮,都炖到开始烂的程度关火。
隔天再开火,炖煮到牛筋和牛肉差不多烂的地步,混合之后,放隔夜,第三天再下冰糖大火收干,这才大功告成。
后来,在杭州“复刻”时,詹宏志坦承:“这道菜很奇特,如今我在两岸三地的餐厅和家庭,包括杭州这边,好像都很难看得到再有人用这样的方式去烹煮牛肉。我想也许是它没有办法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很好地配合。”
但另一方面,阅读时“一同经历”烹饪的过程,很难不被其认真、耐心、专业所折服。
王宣一提到江浙菜的特点是“隐藏的滋味”,也引起我的共鸣。
2016年,我从北京南下杭州,其后一直在浙江生活,最初几年,总觉得江浙菜主打赤油浓露,但时间久了,发现确实如王宣一所写,“在赤油浓露之下,口味是隐藏了多层滋味的”。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吃到的茄子即是个典型案例,“表面上是一盘茄子,其实里面添了鸡油、鸡胸肉、蘑菇、核果、新笋、五香豆干、鸡爪子等等,是众多根本看不见的材料去煨去蒸去焖出来的”。
这样的茄子我们求之不得,但也有不少寻常可见的菜品,“例如说腌笃鲜,例如说二筋一白,其中的百页、腐皮卷会那么好吃,当然因为高汤里的火腿、腌肉、鸡骨等等熬出来的滋味”。
再比如绍兴的传统菜鲞蒸肉,将切好的鲞(读音为xiǎng,一种经过风干的鱼,味咸)码在以七瘦三肥的比例剁成的猪肉肉馅上,加些许黄酒,蒸约20分钟,成就“咸鲜合一”。
在王宣一看来,江浙菜就是这么不怕麻烦,江浙人也都很自豪地希望吃菜的人能细细体会个中滋味,这和江浙人“含蓄婉转而复杂的性格有关”,这是历史文化的包袱。
从产业视角来看,“隐藏的滋味”也好,“不怕麻烦”也罢,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江浙菜向外发展。
2023年12月,第一财经通过大数据和多方采访了解到,在中式正餐样本品牌中,湘菜是门店数最多的菜系,川菜则因其成瘾性热度不减,催生了一批高端化连锁品牌,还有一些粤菜品牌通过烧腊、煲仔饭等细分品类,加速全国化扩张。
相比之下,江浙菜要“落寞”得多。
不过,一旦喜欢上江浙菜,便会甘之如饴,原本保守的个人味觉也有了新内容,以至于打开新天地。
王宣一直言:“以前我很不喜欢吃江浙菜,看到一桌子酱油菜色就没胃口,没想到后来自己宴客请朋友吃饭,最拿手的还是江浙菜,到馆子店里吃饭,最会挑剔的也是江浙菜……”
2015年2月,在意大利的旅途中,王宣一因突然身体不适而骤逝,年仅59岁。
事发时,她正在用餐。
同行的詹宏志追忆说,“点餐后坐下,王宣一才刚吃了一口,就说头昏,随即趴倒在桌面上”。
王宣一的去世,燃起了詹宏志深入厨房的热情。
说起詹宏志,很多人知道他出版过数十本杂志,监制过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电影,担任过滚石唱片的总经理,为罗大佑策划、举办了第一场个人演唱会,还创办过中国台湾极具影响力的出版品牌和网络服务平台。
而此后,他热衷于买菜做饭,并努力“复刻”王宣一做过的菜品,比如红烧牛肉、白菜狮子头、海参烩蹄筋、豆沙芋泥等。
詹宏志坦言:“在太太过世前,我没有认真学习过她的菜系。岳母是杭州大家,做出来的杭州菜是《红楼梦》的水准。我怕这些味道就这么失传了,所以很努力地想要找回太太和岳母擅长的手艺。”
詹宏志称,他希望这些菜品“倒回来”可以解释王宣一,“今天虽然你已经没有机会认识她,但是我希望有一桌宴席可以倒过来从某种程度显示这个人,好像你认识她一样”。
“宣一宴”能起到上述作用,但没法大范围扩散,因为宴席终归有限,也总会散场。
但是,王宣一的书写却能让更多人“认识”她,了解她,进而被美食背后旺盛的生命热情所触动——在她这里,三餐四季的底色是爱,是暖,是流动、传递与共享,带来的是情绪抚慰,是心灵按摩。
至少,带给我的感受是如此。
这种感觉,恰如王宣一写腌笃鲜:
把腌过的和新鲜的这两种肉放在一起炖汤,再加上百叶结、青江菜或塔菇菜、冬笋等等,熬出一锅浓浓白白的汤,这就是腌笃鲜了。冬天一碗下肚,全身都暖起来了。
跳出腌笃鲜这一菜肴来看,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冬日,在普遍“情绪萧条”的时刻,“全身都暖”的感觉,谁不想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