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蚂蚁的纯知识解读:杠杆、资本充足率、ABS

关于蚂蚁的纯知识解读:杠杆、资本充足率、ABS
2020年12月24日 17:01 秦朔朋友圈

·这是第3678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10k+ ·

· 悟00000空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最近蚂蚁的事情引起社会热议,我们借这个机会学习、重温一些财经、管理方面的知识,用知识去观察,从原点出发,或许可以获得一双慧眼,穿过这些纷扰,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蚂蚁集团事件涉及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杠杆的问题

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去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到:“那时候我在全国人大,突然看到报纸上说‘一行三会’冻结了马云他们的花呗、借呗网络贷款公司。我一看材料,说他们(贷出了)3000多亿,我知道他们只有30多亿资本金,荒唐!怎么放了100倍。

黄奇帆随后解释了这100倍是怎么来的。蚂蚁有30亿现金(资本金)存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就可以按照1:2、1:3的配比把资金贷给蚂蚁(完全合规合法),这样蚂蚁就有90亿到120亿的资金了,算100亿吧。然后蚂蚁将这100亿放贷给它的用户和商户,再以这些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ABS。

ABS是英文Asset-Based Securities的首字母缩写,可以译为基于资产的证券,或译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ABS就是将这些贷款卖给了愿意买ABS的投资人。

这样可以收回100亿现金,还掉商业银行的贷款,30亿资本金继续存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就又可以按照1:2、1:3放贷给蚂蚁,蚂蚁再放贷、发行ABS把这些贷款卖掉,获得现金,商业银行再贷款给它……循环10次就是1000亿了,循环30次就是3000亿了。

也就是说蚂蚁用30亿的本金做了3000亿的ABS生意。ABS到底是什么,一会我们详细讲,目前可以把它看成蚂蚁销售的一种产品。我们先看这个循环,实际是什么概念呢?是一个企业的周转率的概念。这30亿好比是它的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也叫流动资金或者流动资本),3000亿则是它的销售额,它的营运资金周转率就是3000/30=100倍。

30亿资本滚出3000亿ABS,这是流量的概念,是在一定的时期里发行ABS的累计总量,这100倍是流量维度的杠杆。这和存量维度的杠杆是不同的,存量维度的杠杆是指在一个时点,ABS存续余额除以资本金的杠杆。流量杠杆和存量杠杆不要混淆。

周转率是流量的概念。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体现企业经营期间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企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周转率越高,说明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越高。假设营运资金周转率一年10倍,那就是营运资金一年赚10次钱,100倍,那就是赚100次钱。

不同行业的周转率很不相同,比如造飞机和养鸡。同一个行业不同企业的周转率也很不相同,比如自然放养土鸡,至少三个月周转一次,而工业化批量生产鸡30天就可周转一次。面对大众的火锅店,有的一天翻台三次,有的一天翻台五次。

同样是放贷,传统商业银行要把100亿放出去、发行ABS收回现金,也许要一年,而蚂蚁的网贷十几天就可完成,而且是在不降低贷款质量的前提下。这要归功于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机构识别、控制风险的能力,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每次当技术进步促使交通、通讯、支付等效率大幅提高时,各行各业的周转率就会有一个普遍的提升。比如飞机制造业,以前造一架飞机要好几年,现在一架波音777平均制造时间为83天。

如果纯粹从技术上讲,蚂蚁ABS一年可以实现几十倍的周转率,可以转得飞快。不过监管部门显然对这种飞转感到担忧,黄奇帆在演讲中讲到:“在互联网里边,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转得飞快。所以我就跟证监会说,应该给互联网一个约定,最多不能超过4倍,就是不能转4次。后来他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就规定不要超过4倍。后来马云他们跟我讲,说:‘我们商量下来4倍也不要,你给我们3倍,我们就做3倍。’”

周转3次,加上商业银行给它的1:2或1:3的贷款,就是6倍到9倍。2017年之后,监管层对归属各省监管的小贷公司的ABS次数进行了限制,小贷公司通过银行贷款和ABS实现的总杠杆倍数大致被控制在8倍以内。

可见,这个杠杆里面有两个不同性质的部分,一是空间维度的杠杆,就是2-3倍,是商业银行给它的贷款;二是时间维度的杠杆,是企业周转率的概念,如果蚂蚁承诺只转3次,就是3倍。乘在一起就是6-9倍。后来监管规定控制在8倍以内。

企业周转率反映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质量。还有一个相关概念是现金周转期(Cash Conversion Cycle,简称CCC)。就是在一个经营周期中,现金从流出到流入需要多长时间。周转越快的公司CCC越短。极致的情况是CCC为负,如戴尔电脑。戴尔直销定制电脑,客户告诉戴尔自己要的电脑的配置,随后付钱,然后戴尔去采买、定制、交付,现金是先流进来,再流出去。戴尔电脑的CCC是负的,你可以说戴尔的杠杆是无限大的。

总之,当我们说起蚂蚁的杠杆时,不要忘了,里面有两个部分,一是空间维度的杠杆,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杠杆的概念;二是时间维度的杠杆,这其实是企业周转率或CCC的概念。时间维度的杠杆又分为存量杠杆与流量杠杆,前者是某一个时点的杠杆,后者是某一段时期的杠杆。

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讯、交通、支付效率的提高,各行各业都转得越来越快了,蚂蚁是把放贷这个行当发挥到了极致。

假设蚂蚁不是放贷的,而是造飞机的,就像波音,83天造一架飞机,转得很快,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那么为什么蚂蚁转得快了就会让社会紧张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

资本充足率

我们先来看传统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然后再讨论蚂蚁。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e,简称CAR)要衡量的是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能以多少自有资本承担损失。假设没有这个监管要求,银行就可以随便贷款,坏账了也没关系,都是存款人和债权人的钱,自己没什么损失,大不了关掉。

所以你要开办银行,必须把自己的钱放进去,如果出现坏账减损,首先亏你的钱,然后才是别人的钱。

那么你必须放多少钱进去呢?这取决于你放出去的贷款、持有的债券等资产的规模和风险程度。不同的资产风险程度不一样,监管部门给不同类型的资产确定一个风险权重,然后算出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比如:

对中央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0%(即默认中央政府和人民银行是不会违约的);

对我国公共部门实体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0%(即认为我国公共部门实体的违约概率为20%);

对我国其它商业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5%,我国其它商业银行的次级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

对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此处省略具体条件)的微型和小型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75%;

对我国其它金融机构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

对一般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

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对已抵押房产,在购房人没有全部归还贷款前,商业银行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贷款的,追加部分的风险权重为150%,对个人其它债权的风险权重为75%。

……

以上摘自2012年6月银监会文件,基本上反映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所持各类资产的风险的判断。这个管理办法是银监会坚持国际标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根据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和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研究设立的。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计算是这样:假设你有100亿风险权重为0的资产、100亿风险权重为20%的资产、100亿风险权重为25%的资产、100亿风险权重为50%的资产、100亿风险权重为75%的资产、100亿风险权重为100%的资产,那么你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就是:

「100*0%+100*20%+100*25%+100*50%+100*75%+100*100%=270亿」

你的资本除以这个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就是资本充足率。

我国的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是8%,和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一样。也就是说如果算出来你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额是100亿,那么你必须至少有8亿的资本。

可以看到,资本充足率中分母(即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计算取决于监管部门对于各类资产的风险程度的判断。比如目前我国规定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好比假设一半的人会违约。

如果有了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确保违约率下降,那么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就相应下降。给定资本充足率8%的要求不变,商业银行所需资本就可以随之下降。或者说,如果有了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那么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就可以降低。

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巴塞尔委员会由来自各个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组成,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四个常务委员会之一。由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准则规定的资本要求被称为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

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资本,即增加分子;二是降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即降低分母。前者称为分子对策,后者称为分母对策。包括降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主要采用两种措施:一是降低规模,二是调整结构。

蚂蚁的资本充足率到底是多少?应该为多少合适?ABS资产的风险权重应该为多少合适?这就需要对ABS有一些了解。

ABS与美国次贷危机

前面已经讲到ABS就是资产支持证券。把资产变成证券的过程称为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就是通过出售基础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进行融资。

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所有的证劵都是资产证券化的结果。比如股票,对应的基础资产就是这个公司的资产,股票持有人享有获得这个资产将来产生的现金流的权利。股票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荷兰,基础资产是跑东西方国际贸易的船。债权的证券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mortgage)。

住房抵押贷款对买房的人来讲是负债,对发放贷款的银行来讲就是资产。银行把多笔抵押贷款打包,变成一个资产池(pool),然后把这个资产池的所有权拆成份额,让大家认购。这就叫MBS(mortgage-based securitie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这个资产池将来产生的现金流大家按比例分享。但是风险也需要大家承担。上个世纪20年代,MBS在美国很流行,但是很快美国经济大萧条,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大批住房借款人无法还本付息,银行行使止赎权收回房子拍卖,然而也卖不出足够高的价格,购买MBS的投资人血本无归。MBS销声匿迹了。

一直到1970年2月,美国房屋和城市发展部发行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MBS,现代资产证券化(ABS)从此拉开序幕。20世纪七八十年代,MBS迅猛发展,基础资产不再只是住房抵押贷款,还有电脑租赁合约、汽车租赁合约、信用卡应收款等各种类别,百花齐放。90年代还出现了以无形资产为基础资产的ABS。1997年,美国电影制作公司梦工厂用14部影片作为基础资产,发行ABS。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将结构化的风险转移给投资者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可以是债权,但是这个证券本身是股权的性质,即证券持有人承担了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所有风险。

股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监管已经跟上来了。资产证券化(ABS)的历史相对短很多,风险的暴露和应对都晚很多。ABS的风险为世界广泛了解可能是在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次贷就是次级抵押贷款的简称,“次”是指借款人信用低、还债能力低的意思。所以这类抵押贷款风险更高,银行要求的利率也更高。银行把这些次贷打包作为基础资产,发行MBS。在基础资产之上,又有不少增信的方法,最著名的就是CDS,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CDS),CDS的杠杆非常高。

这里我们不再仔细剖解CDS了,只需要了解次贷危机时的基本结构至少有三层:最底层是千千万万个借款人形成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称为资产池;上面是MBS,MBS投资人是资产池的所有者,享有这个资产池将来产生的现金流;再上面是衍生品CDS,CDS的卖方承诺在一定时期之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CDS买方所持有的MBS(它的实质是一种看跌期权、一种赌约)

随着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红火,房价越来越高,利率越来越低,次贷的违约率越来越低,而且就算违约,银行可以回收房子拍卖,因为房价在涨,所以获得的现金足以支付本金和利息,甚至更多。次贷就越放越多,MBS也越放越多,CDS也越卖越多,所有参与者的钱也越赚越多。市场进入疯狂状态。

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夕,以次贷MBS为标的资产的CDS规模是MBS的50倍,竟高达60万亿美元。而2007年美国GDP仅为14.45万亿美元。60万亿的CDS中80%左右在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银行既买CDS,也卖CDS,这些交易都是场外交易,没有受到像场内交易那样的监管。雷曼兄弟和AIG是最主要的深度参与者,前者大概持有了4400亿美元的CDS,后者大概是5000亿美元的CDS。当时雷曼兄弟的杠杆高达31倍。

然后,灾难开始了,房地产市场降温,美联储开始加息,利息的上升导致很多人付不起放贷,银行没收他们的房子拍卖,但是房价下跌,收回的现金不能抵补本金和利息。贷款端的违约面积如此之大,程度如此之深,冲垮了资产池设立的所有增信堤坝,导致券端违约。MBS价格暴跌。银行收回大量房子,低价拍卖,又使得房价跌得更快,MBS进一步暴跌。形成恶性循环。房产市场崩盘,MBS一泻千里,CDS卖方爆仓。雷曼兄弟、AIG等机构纷纷告急。

总之,基础资产各种打包、上面叠加各种衍生结构,最后谁也不知道底层到底是些什么资产,质量如何。大家也不想知道。只要MBS不断涨价、不断发行,CDS“保单”不断销售,大家都有大钱赚就好了。而事后人们发现,那些次贷MBS的基础资产池里的资产质量很差,只是因为银行觉得发行次贷MBS有利可图,就不断放宽贷款要求,连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都可以买房获得贷款,零首付,前半年甚至一年不用付利息。

其实,如果监管机构行动果断一点,把CDS纳入场内监管,就像所有其他场内期权一样,采用保证金制度,每日盯市(day-to-day market-to-the-market),那么泡沫也不至于发得这么大,然后瞬间爆裂,冲垮了系统。但监管部门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作为。

那么蚂蚁的ABS会不会造成像次贷那样的危机呢?蚂蚁的杠杆到底有多高?资本充足情况如何?

蚂蚁的业务规模及风险性质

蚂蚁金服(2020年7月正式更名为蚂蚁集团)主要有以下业务:首先是支付宝,支付业务是基础;在此之上,有信贷业务,主要是花呗和借呗;再次是理财业务蚂蚁财富;此外还有网商银行、芝麻信用、保险等。

花呗就是信用卡贷款,开通后获得一定的消费额度,在淘宝、天猫等购物平台上先消费,一个月后还款,但不能取现。借呗类似银行贷款,不过无需提供抵押担保,借款人获得现金,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

市场热议的蚂蚁的ABS主要就是以花呗和借呗的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此外还有很小规模的供应链应收帐款ABS。

自2012年5月重启以来,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尤其是从2014年11月银监会、证监会备案制相继放开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出现井喷。

2017年12月1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印发并实施,ABS不能再出表,必须作为表内业务计入融资规模计算杠杆率。当年12月18日,蚂蚁金服宣布,为继续支持场景化的消费金融健康发展,将对旗下蚂蚁小微、蚂蚁小贷两家小贷公司增资82亿元,将其注册资本从现有的38亿元,大幅提升至120亿元。ABS业务周转的次数也受到了限制。这也就是说,黄奇帆讲到的100倍疯狂杠杆的时期早已结束了。

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微贷平台的信贷余额为21537亿元(消费信贷17320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4217亿元),98%的资金来源于100多家合作银行的出资和自身信贷资产证券化(ABS),2%是蚂蚁金服旗下小贷公司的出资。也就是说,合作银行的信贷规模为18696亿元(助贷),ABS规模2410亿元,自己的信贷规模431亿元(自营加与银行联贷)。这是2017年12月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后,蚂蚁实施“开放平台战略”的成果,即与金融机构联合放贷,从自营走向开放。

蚂蚁的愿景是“让信用等于财富”,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如果是自营,蚂蚁向商业银行借款,自己放贷,赚来的钱还掉银行的本金利息,都是蚂蚁自己的。银行只赚到了普通的利息。

开放之后,蚂蚁作为合作金融机构的“服务顾问”开展业务,主要提供导流、风险评估、催款等服务,收取服务费。剩下的收益是银行的,这个收益比纯粹赚蚂蚁的利息要高得多。当然,商业银行能够收取的利息上限是有严格监管的,不过比原来已经高了很多。

因为蚂蚁只是充当“服务顾问”的角色,并不兜底,所以最终的风险由金融机构承担。这部分业务对蚂蚁来讲叫助贷。

那么为什么金融机构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呢?因为蚂蚁的花呗、借呗的贷款违约率非常低,只有1%,是难得的优质资产,银行都喜欢,成了紧密合作伙伴。

蚂蚁花呗、借呗的贷款违约率为什么这么低呢?因为蚂蚁有大数据和算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收集、整理、分析线上、线下个人和企业交易行为数据、基本信息、信贷信息等,评估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风险控制。

比如芝麻信用就是蚂蚁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呈现个人信用状况,信息来源包括电商交易数据、互联网金融数据、公共机构与合作伙伴数据、用户上传的数据等。

简单来讲,假设一个消费者每个月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消费5000块,芝麻信用显示信用良好,那么蚂蚁就不怕给这个消费者每个月1000元的信用额度,先消费,下个月还。假设一个商家每个月在淘宝、天猫上能做10万块元的生意,蚂蚁就不怕借给这个商家1万元贷款,12个月还,不需要抵押。

那么银行为什么不自己给这些客户放贷、偏要通过蚂蚁付它服务费呢?因为银行没有这些淘宝、天猫交易平台的数据,也没有那么先进的算法。

根据蚂蚁集团的招股文件,蚂蚁拥有26项自研核心技术、18项国家级及世界级奖项,2.6万项专利或专利申请;1.6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六成。此次上市融资的40%资金,未来也将被用作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虽说招股说明书都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不过的确也显示了蚂蚁的核心能力。它的核心能力是风控,而不是赚取利差。

在某种意义上,商业银行把风控外包给了蚂蚁。风控本来应该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不然就不成其为银行。理论上核心能力是不能外包的,对网络小贷公司的监管新规中就专门规定,风控不能外包。然而传统商业银行没有蚂蚁的技术,要从事这个业务、赚这个钱,必须要靠蚂蚁的金刚钻儿。

传统商业银行的风控主要靠抵押,因为没有办法深入了解一个人、公司的信用,只好让你把资产抵押给我。一旦你违约,我就拍卖资产变现。

以前的当铺更厉害,你的细软收藏直接放我这儿,我打很大的折扣借给你现金,到期了你还得起钱,就把资产还给你,还不起钱,典当资产就归我了。这和银行不同,银行将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后金额如果超过了贷款金额的,必须还给借款人。所以说,相对于当铺,银行是有很大进步的。说银行还是当铺思维,显然不太严谨。

总之,蚂蚁和金融机构合作的这18696亿元的信贷资产的最终风险是由金融机构自己承担的,而不是蚂蚁承担的。

这在蚂蚁集团的招股说明书中说得非常清楚。蚂蚁集团旗下微贷科技平台的运作模式为:“客户通过蚂蚁的科技平台发起贷款需求,银行合作伙伴随即进行独立的信贷决策和贷款发放,蚂蚁为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技术、客户触达及风险管理方案支持,基于促成的信贷规模,向银行收取技术服务费。”

并且明确说明:“在此过程中,蚂蚁金服的业务模式是开放合作,而不是利用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开展业务或提供担保。公司通过技术助力金融机构为小微经营者、农户、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由金融机构独立进行信贷决策并承担风险。”

再看2410亿元的ABS,蚂蚁金服也并未向ABS购买者提供担保,尽管它的确有劣后等增信的措施,比如自己购买ABS的5%,劣后级,亏钱先亏它自己,如果发生损失,那么损失要超过5%,才会亏到投资人。给定目前违约率只有1%,这个5%已经为投资人提供了足够的屏障、保护。

蚂蚁的杠杆到底有多高?

蚂蚁两家小贷公司实收资本为160亿,加上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净资产合计358.3亿元。

我们来算一下杠杆率。蚂蚁自己的信贷余额是431亿,即表内贷款余额431亿,表内贷款余额/净资产=431/358.3=1.2倍。资本充足率则是其倒数,为83%。算上ABS,(表内贷款余额+ABS存续额)/净资产=(431+2410)/358.3=7.93,资本充足率为12.6%。

坊间热议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杠杆,是把与蚂蚁合作的银行的信贷余额也算到了蚂蚁表内,(表内贷款余额+ABS存续额+合作银行贷款余额)/净资产=(431+2410+18696)/358.3=60。

这样计算有点不合理,因为重复计算了。蚂蚁助贷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已经算在商业银行的资产中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覆盖了这部分贷款。

另外,还要指出一点,这个60倍杠杆和黄奇帆讲到的100倍杠杆也不是同一回事。他讲的30亿资本滚出3000亿ABS是流量的概念,是在一定的时期里发行ABS的累计总量,100倍是流量维度的杠杆。

而60倍是存量维度的杠杆,之前讲的蚂蚁2410亿的ABS就是存量的概念,是在某一个时点的存续余额。而且,60倍的杠杆是把蚂蚁助贷的银行贷款资产也算进去了,如果不算,只算蚂蚁自己的贷款资产和ABS,那么杠杆是7.93倍。在2017年12月监管部门对蚂蚁的要求范围之内(8倍)。

之前看到有文章称,2017年至今,蚂蚁总共发行了5250亿ABS,用5250亿除以净资产358,得出杠杆是14.66倍。这个计算显然不正确,把流量和存量的概念混淆起来了。5250亿是过去4年的累计金额,是流量的概念,而资本充足率应该按照存量概念来计算,就是存续余额2410亿。推至极致可以看出逻辑的谬误,如果蚂蚁10年累计发行了40万亿ABS,难道要让它在任何一个时点都保持10万亿的资本吗?显然不合理。

流量和存量的区别,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目前地球上人口70亿,这是存量的概念;如果把盘古开天以来所有曾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过的人加在一起算个数字,那么这就是流量的概念。

在财务中,区分流量和存量的概念很重要,计算比率的时候不能混淆,不然就失去意义。比如三大报表中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流量的概念,资产负债表是存量的概念。资本充足率的分子(资本)和分母(风险加权资产)都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

当然流量和存量是有联系的。ABS发行、回款的速度越快,周转越快,流量杠杆倍数就越高,形成的ABS余额就越大,存量杠杆也就越高。

监管新规对蚂蚁的非实质性影响和实质性影响

2020年11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监管新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日。里面有关最低实缴资本、经营地域等新规定对于蚂蚁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蚂蚁的小贷公司资本金远超50亿的要求。地域限制方面,《征求意见稿》中称:“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所以小额贷款公司要么尽快向监管部门申请全国展业许可,要么在业务覆盖地注册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但是2017年,监管部门已经叫停了批设网络小贷公司。

所以,如果蚂蚁在此之前并没有在各地注册小贷公司的话,那么现在只能向监管部门申请全国许可。它申请全国许可应该问题不大。如果蚂蚁都申请不到,那么我们就不必在这里讨论杠杆、资本充足率等问题了,因为已经和财务、金融没有关系了。

监管新规对蚂蚁最大的实质性限制,是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当然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监管用语,不过道理是一样的。也就是在让投资人承担损失之前,你自己有多少资本承担风险。这是保护投资人、保护社会的堤坝。

第十二条【对外融资】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比如你有100亿的净资产(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可以向银行、股东等借款100亿,这200个亿都可以放贷出去,形成200亿的贷款资产。同时还可以有400亿的债券、ABS融资。一共就是600亿资产。

这里我们假设这些资产的风险权重都是100%,那么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就是600亿。这样资本充足率=净资产/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亿/600亿=16.67%,或者说杠杆是6倍。

根据蚂蚁的招股说明书,它的两家小贷公司的资本是160亿元,加上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的净资产是358.3亿,自己的贷款431亿,ABS是2410亿,所以资本充足率是358.3/(431+2410)=12.6%。要达到16.67%的标准,还需增加115.3亿元净资产。这对蚂蚁没有太大压力。当然,以后所有的ABS都必须按照16.67%的资本充足率来发行,也就是说蚂蚁的ABS规模上限取决于它的净资产,只能是净资产的6倍。

第十五条【联合贷款】第(三)条规定:“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这也对蚂蚁的业务规模有很大限制。如果担任银行的“服务顾问”,帮助银行发放70亿贷款,那么自己必须至少发放30亿贷款匹配,这样形成100亿的联贷。这70亿的银行贷款由银行承担最终风险,这30亿的贷款是蚂蚁自己的贷款,由蚂蚁承担最终风险。这和之前的比例就很不一样了,之前助贷18696亿,自营贷款只有431亿,前者是后者的43倍,现在只能是2.3倍。

也就是说,100亿的净资产可以通过借款放大到200亿,再通过债券、ABS放大到600亿,再通过银行联贷可以放大到600*3.3=1980亿,总共放大了19.8倍,算20倍吧。蚂蚁参与的所有信贷业务,包括ABS、助贷、联贷、自营等,加在一起放大的倍数是20倍。不再是之前的60倍。

如果蚂蚁按照目前的ABS资产规模,增加净资产达到新规要求,净资产差不多为500亿,那么放大20倍,它参与的所有信贷的规模也就是1万亿。2019年底,全国贷款余额153万亿。按照这个规模,蚂蚁占比为0.65%。

作者介绍:曾在复旦学习、任教9年;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职20年。微信个人公众号:悟00000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