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宾之女撰文怀念父亲:又是七月,又是最深的想念

周同宾之女撰文怀念父亲:又是七月,又是最深的想念
2024年07月02日 17:00 南阳晚报

母亲打电话说,你父亲辞世三周年了,你还是写一篇文章比较好。我思绪万千,万千感伤,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三年了。又是一年的七月,又是一年最深的想念。父亲写的最多的是散文,那就从散文开始。

江南有个周庄,因古镇流水有名;河南有个周庄,因父亲而得名“文化周庄”。这是为了和江南周庄区别,另起的一个名字。父亲的散文记录了一段黎民苍生的历史,代农民立言,因此,父亲的文字是珍贵的。然而,人类的本性是趋乐避苦,厌恶痛苦,淡忘悲伤,尤其是更愿意选择淡忘别人曾经的悲伤。所以,文化周庄远不如江南水乡周庄知名。根据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拍的同名剧最近很火。火,是诸多因缘和合,最主要的原因是新疆旖旎的自然风光。李娟也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一般的编剧都是致力于从小说改编影视剧,这次由《我的阿勒泰》散文集也可以拍出美片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散文同样也可以拍出美片。唐宋八大家指的可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从本质上说,诗词歌赋都是散文,散文具有抚慰心灵和疗愈自我的作用,这是很伟大的功能。我一直有一个愿望,父亲的作品是散文,但是,作品内容有宏大的叙人、叙事、叙情。这些人、事、情发生在风景秀丽的中原,“既丽且康”的南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厚重的历史,有淳朴的人民,他们有热辣滚烫的故事,故事美丽或者不太美丽,但足够真实、足够精彩。父亲在《感激土地》一文中这样写:“南阳盆地的每一寸黑土和黄土都来自遥远遥远的往昔,都浸满我们先人的辛劳、坚忍、血汗、苦难,都经历了数千年的世间沧桑、人事更迭,珍藏着悠长丰厚的文化积存。”所以,我觉得非常应该拍出一部电视剧,无奈目前编剧不足,资金不足,时机不足。作品的爆火不是目的,火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对众生的悲悯,对生死的敬畏。对人性的错和恶,去忏悔;对人性的善与美,去赞叹。剧名我都想好了,可以叫作“我的周庄”,或者“那些年,那些事”。 父亲出版的最后一本书是《一个人的编年史》。我明白了,父亲是睿智的,这是给我的一个指引。我想,在未来“天、地、人”三和的时候,如果我决定要去做一件事情,父亲一定会护佑我,使我愿望达成。

我们有过饥饿的感觉吗?恐怕现在的很多人没有这个体验。在《苦涩的农家饭》一文中,父亲写了一句:“几千年的农耕史几乎就是一部饥饿史。”有公众号发了一些老先生的文章,父亲的文章也被发了两篇,即《饥饿中的事情》和《那些天,吃饭不要钱》,文章阅读和点赞较多。那段悲惨的历史,很多人不晓得。我看过一遍,绝对不想看第二遍。因为,饥荒中的人们和饥荒中的祖辈,太悲苦,太可怜,太伶仃!父亲在文中写有一句:“我想,历史也不能忘记那惨淡的一页……”当然,历史就是历史,你想记起,或者你想忘记,不以你所想,因为历史就在那里,想忘记也忘不掉。王阳明先生说过一句“知行合一”,这个“知”是良知的“知”,不是知识的“知”。除了写历史很优秀以外,父亲的文笔在写游记、赏书画、谈读书等方面也是极具特色的,文章很有温度,内容亦有哲理。当我看到父亲《花事散记》中写的儿时常用狗尾草编小狗,长大后不忍再采狗尾草编小狗时,我想,善良的父亲早已原谅了那些伤害过他的人。

朋友发来图片,说父亲的书在国外卖得价高火爆。中国的书应该是世界上最便宜的,然而,中国读书的人并不是最多的。我所在学校的两个大大的图书馆里居然没有父亲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品,憾事!我的朋友看到之后,立马在网上拍了父亲的作品,并大段留言。她是学英文的文学教授,很清楚父亲作品的分量和价值。一个区的档案馆主动联系收藏父亲的手稿、信件、书籍等文献资料,母亲很重视,准备很充分,捐赠仪式很隆重。档案馆的收藏条件很好,能够更长久地留存,所以,父亲一定是遂意的。中国有一种传统习俗,就是孩子满一周岁时准备物品抓周,选择的物品预示着宝宝未来的职业走向。今年年初小侄女周岁的时候,抓周抓了黑色的砚台,很多颜色鲜艳的都没有抓,并且抓了两次都是砚台。抓周物品的说明是这样写的:“砚台:职业是文学家或创意工作者,潜心研墨,挥毫泼墨,厚积薄发,张弛有度,预示着此子将来在文学方面或者创意逻辑方面将大有作为。”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是这样解释的:“在抓周仪式中,砚台寓意着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文人、学者或具有文学才华的人。”弟弟说,这是未来要继续爷爷的文学路。真的很神奇,一切必有天意!当年大学报志愿的时候,三个子女都是理科,没有一个人学文,想来,父亲是有些许失望的。现在,父亲一定是欣慰的,因为,他书房里那么多的书,孙子辈可以去饱览,真好!最近,我喜爱上了景德镇的陶瓷。当在直播间听到美女主播说丝瓜是思念和牵挂的意思,我才知道原来如此啊,于是,赶紧拍了一个丝瓜画片的花瓶。父亲喜爱吃丝瓜,现在是吃丝瓜的季节。时光不语,岁月无言。我想说的是,我写下的文字清浅,我表达的情意浓酽。其实,我就是想念父亲了啊……

新闻背景

周同宾(1941年3月29日-2021年7月1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大冯营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95年被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散文集《皇天后土——99个农民说人生》于1998年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奖。2014年3月获得“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2021年7月1日,我国著名散文作家、南阳市作协原副主席、民进南阳市委会副主委周同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1岁。

他的散文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以短小的篇幅,清新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深情的关注,反映了农村的沧桑变革,农民的心路历程,充满清纯真挚的乡情、乡韵、乡思、乡愁。他的系列纪实散文《皇天后土——99个农民谈人生》,在散文的题材、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他的三十余篇散文被《读者》《东西南北》《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书摘》转载;三十余篇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二十余家出版单位编选的全国性散文选集、鉴赏文库、散文年鉴。另有多篇被译为西班牙文、英文,介绍到海外。周同宾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乡间的小路》《葫芦引》《铃铛》《情歌挽歌》《绿窗小品》《唱给文学的恋歌》《皇天后土——99个农民谈人生》《周同宾散文》(四卷)、《古典的原野》等。在各级文学作品评奖中多次获奖。其中,散文集《情歌·挽歌》获河南省委、省政府“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奖”。(文/周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