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在沪召开

202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在沪召开
2022年11月27日 00:44 国际金融报

11月26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以及上海市金融学会联合主办。

本次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代表,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征程:制度型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论坛主题进行思想碰撞,各自发表真知灼见。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理事长杨振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站长、党委书记齐竹泉,上海市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本次论坛上,相继发布了《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报告2022》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系列报告2022》两份报告,宏观地解读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之路上的各项举措与成果,展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点领域的建设经验和发展现状。

服务大局,集聚全球资源之萃

在开幕致辞环节,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理事长吴清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级不断提升,核心功能不断强化。突出体现在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等方面。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上海将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金融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将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推出更多首创性、引领性的金融开放创新举措,吸引更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同时,将着力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高效、便利的服务,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金融人才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理事长杨振斌表示,上海交大作为一所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战略目标的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2009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正式成立,致力于打造专注中国金融的顶级政策智库和高端研究智库。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上海交大已经汇聚了一支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初步形成了具有全球视野的金融研究体系。上海交大将继续积极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全面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上海和国家金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站长、党委书记齐竹泉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是新时代上海服务全国大局的重大使命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将进一步落实好总台和上海市政府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继续挖掘、讲好上海金融改革开放的故事,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上层楼。

上海市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晓咏表示,近年来,徐汇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开了新格局,金融机构不断集聚,区域影响力不断提高,金融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徐汇区将深入实施“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做好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布局、功能、服务三方面进行优化,主动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努力打造最具活力的金融“生态圈”。

全局高度,增强枢纽门户之势

开幕演讲环节,中外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就新形势下的世界经济与金融展望展开探讨。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在视频演讲中表示,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好金融作用。金融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助力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动力;要以对外开放为抓手,助力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在这一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更应当发挥好上海作为我国金融开放的枢纽门户作用。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Oliver Hart表示,公司所有者、股东如何推动公司采取他们希望的正确行动?存在两种主要机制:退出和呼吁。后者会更有力,股东利用他们的投票权,推动公司变得更加完善。股东无需出售股票,而是留在那些“肮脏”的公司中。股东可以提出股东决议,或者可以投票赞成股东决议,通过这些决议要求公司披露经营造成的污染。

交通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珺表示,科学的边界一旦被打破,颠覆性的成果出现的概率就会更大。未来打破金融边界的办法,或许是跨界进行打击,使得原来的核心竞争力瞬间荡然无存。产业政策走向前台,政府看得见的手频繁动作。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货币现象,但是本轮的通货膨胀本质上并非是货币问题。科技作用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域限,成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驱动力。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芝加哥大学大卫·洛克菲勒荣誉讲席教授Lars Peter Hansen认为,在不确定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做出一些权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他提出,绿色研发很重要,这些研发能够带来低碳排放强度的技术。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认为,上海朝着具有更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需要进一步打造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大力推进全球资产管理、跨境投融资服务、金融科技、国际保险、全球人民币资产定价和结算、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等全要素金融市场建设。

放眼世界,对标现代强国之略

在本次论坛上,《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报告202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系列报告2022》重磅发布。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对两份报告的总体定位、重要内容等进行了全面解读。

屠光绍用四个“更”点明了两份报告的总体定位。他指出,两份报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做了更系统地介绍,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成果做了更全面地评价;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做了更综合地分析;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任务做了更前瞻性地研究。

如何更好地把握报告的内容?屠光绍介绍称,报告突出“五个维度”: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服务功能深化。二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能级提升。三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际对标。四是突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战略。五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开放进程。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孙辉在点评时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增强大局意识,站位全国,放眼世界,主动对标对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多的新突破。

一是要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上海金融业要贯彻落实二十大的部署,加大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积极对标高质量、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开展高水平开放压力的测试,持续推动优化各项配套政策安排,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更好地推进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制度的兼容互动。

三是要全面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作为金融对外开放前沿阵地,上海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不断提高防范发展风险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增强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要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覆盖全金融市场的交易报告库,全方位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切实做到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出谋划策,总结金融中心之道

高金智库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系列报告2022》。该报告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总结概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点领域的建设经验和发展现状,分析归纳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提出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最新重点举措建议。

课题组负责人,高金副院长李峰介绍说,报告聚焦于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三个重点功能领域,包括: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功能。货币自由兑换功能。金融制度型开放。

同时,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高金共同编制的《上海绿色金融指数》正式推出。该指数旨在反映上海地区绿色金融的整体表现,创造性地基于一个评估框架、两套方法,同时编制了上海绿色金融现况绩效指数和上海绿色金融社会认知指数,而两者整体评分都显示上海绿色金融表现卓越,前景可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可持续金融学科发展专项基金学术主任邱慈观表示,此次在科研方法上的创新源自于科研目标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绿色金融驱动因子的研究得出绿色金融发展趋势的结论,达成纵向比较功能;二是从客观及主观两个角度分析各驱动因子的重要性,实现交叉验证及差异性分析的功能;三是最大程度选用极具普遍性的方法论,使得指数报告适用于不同场景,拓展其横向延展性。

当日,西岸绿色金融联盟成立。同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可持续投资研究中心(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search Center,简称“中心”或SIRC)正式揭牌成立。

该中心旨在成为中国可持续投资领域产生开创性思想的研究高地和政策智库,以及培养新一代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者的高端人才基地。全国政协委员、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担任中心顾问,高金执行院长、会计学教授程仕军出任中心理事长,中心主任由高金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担任。

高质发展,聚焦金融开放之途

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专家学者聚焦高质量发展下的金融开放议题,积极发表真知灼见。

新冠疫情危机将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秘书长林建海表示,全球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广泛应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服务业可能再次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浪潮。医疗卫生行业也将大幅发展。环保行业的投入和投资机会也会快速增加。国际合作是克服经济金融危机唯一和最有效的途径。建设一个稳定和包容性的全球经济需要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

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在分享时提到,我们正在进入当前周期中最艰难的阶段,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应对与债务和金钱有关的重大金融挑战、围绕财富和权力的内外冲突,以及诸如干旱、洪水和疫情等自然灾害。

作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的一个重要枢纽,资本市场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表示,将在改革基础上推进开放。一是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沪港通的机制。二是吸引境外优质公司来上交所发行CDR。三是把ETF互通机制做进一步的完善,区域上做一些拓展。四是提升市场国际吸引力,加强跨境指数合作,不断提高中国指数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持续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开放条件与监管,持续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思维激荡,探求绿色发展之路

圆桌讨论环节,围绕“发展绿色与科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话题,与会嘉宾进行观点碰撞和思维激荡,共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绿色发展之路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会计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峰主持论坛。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德意志银行(中国)行长邱运平参与讨论。

与会嘉宾认为,未来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巨大的能源空间是靠可再生清洁能源取代,有两点非常关键: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分寸把握非常重要。ESG融资或者绿色融资的业务上,具有非常大的前景。未来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建设,或是券商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业务。

记者:王媛媛 王莹 夏悦超 余继超

编辑:陈偲

责任编辑:毕丹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