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科技拟投百亿建高分子新材料项目,蹭热点还是真投资?

常青科技拟投百亿建高分子新材料项目,蹭热点还是真投资?
2024年05月17日 18:15 国际金融报

尽管二级市场反响热烈,但从目前公告信息来看,常青科技的百亿投资项目仍缺乏规划细节。

5月16日至17日,上市仅一年的常青科技接连涨停。截至发稿,该公司每股报35.42元,两日累计涨幅达20%,总市值超68亿元。

股价连涨源自一则百亿扩产消息。公告显示,常青科技拟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建设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其中,一期项目初步规划投资金额约30亿元,远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及净资产金额,二期、三期项目尚无明确的投资规划。

建设内容中还提及,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能偏苯三酸酐(TMA)8万吨。在近期TMA概念热度高涨的背景下,主营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的常青科技,难道也想分一杯羹?

百亿投资规划模糊

尽管二级市场一片叫好,但从当前公告来看,这一百亿投资项目缺乏规划细节,可行性堪忧。

首先是投资金额巨大,资金筹措存在风险。常青科技表示,该项目将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资金约30亿元。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为22.98亿元、净资产21.69亿元。显然,仅一期项目投资已远超公司当前总资产,项目总投资金额甚至超过公司当前市值。

关于资金来源,常青科技计划向银行贷款约20亿元,使用自有资金1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尚存在超5亿元缺口。该公司表示,公司一季度末自有资金(含理财)约4.69亿元,以前两年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亿元测算,2024年至2026年形成可用资金约4.8亿元,剩余0.51亿元由本项目投入运营后回款继续投入。

常青科技也提示称,项目的投资支出可能导致公司现金流量净额减少或负债大幅增加,可能增加相关财务风险。

其次是建设内容的研发生产能力尚不明朗。据该公司介绍,一期项目将规划建设年产能偏苯三酸酐(TMA)8万吨、均苯三甲酸1万吨、二异丙苯系列产品共计11万吨、(间/对)苯二酚8万吨、间甲酚2万吨、芳香基二元叔碳醇2吨、3,4二甲基苯甲醛0.5万吨、甲基异丁基甲醇2万吨以及联产品等共计约8万吨。

对于如此繁杂的建设内容,常青科技并未披露当前技术优势、建设投产的规划细节。相反,该公司提示称,虽然已对项目选定的技术路线做了多方面论证,但仍可能因新技术应用尚需进一步完善,导致项目建成后无法长期稳定运行,或无法达到预期运行指标等,存在一定技术风险,从而对项目运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据公司初步测算,本项目达产后预计内部收益率超过20%;但其同样没有公布测算细节,并强调该数据不代表公司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亦不构成对股东的业绩承诺。

最后是不确定性居多,项目落地风险大。目前,一期项目尚未通过环评、安评、能评等前置审批程序,但建设周期为2年,后续实施方面也面临着市场变化、建设进程等多个因素。

欲搭TMA快车?

记者注意到,建设内容提及中的偏苯三酸酐(TMA)是近期热门概念,但公司此前并未涉猎该领域。4月26日,常青科技还向投资者表示,公司目前并未生产TMA。

据了解,偏苯三酸酐(TMA)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PVC增塑剂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后者为高端PVC制品的刚需添加剂,独特的低挥发性、低移行性、良好的电子抵抗性及耐热性。目前,行业产能集中于美国英力士(7万吨)、意大利柏林(3万吨)、正丹股份(8.5万吨)、百川股份(4万吨)、泰达新材(3万吨)五家企业。

4月以来,因英力士永久停产消息,国内TMA价格高涨,正丹股份等相关企业股价也多次涨停。

隆众资讯TMA分析师王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近期TMA价格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供需变化,英力士停产消息令供给收紧,致使TMA价格较年初大幅上涨。其次,TMA价格主要随原料偏三甲苯价格变动;而2022年-2023年,TMA利润空间微弱,原料价格上涨推动了TMA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目前,英力士停产情况尚未对外公告,因此后市价格走向尚不确定,但考虑到工厂排单紧张情况,预计短期国内市场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国联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全球TMA需求量约在18.1万吨,而由于高温液相氧化装置危险系数高,产能负荷难达100%且必须定期检修,行业此前开工率从未突破80%,2024年实际有效产能约为14.8万吨。下游刚需企业存在保供担忧,并结合市场库存新低的现状以及采购人员的买涨行为,2024年实际需求约可量化为21.1万吨,供给缺口达6.3万吨,约占实际总需求的30%。叠加TMA的刚需属性且短期无新增产能投放,TMA高景气周期有望持续较长时间。

此次常青科技拟建TMA产能8万吨,直逼头部企业正丹股份2023年产能,也引发了投资者质疑。5月16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常青科技提问:请问贵司跟正丹股份集团是否有业务来往,或者化工业务重叠?该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与该集团并无业务来往。

但一期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2年,彼时TMA行情尚未可知。另外,因TMA具有呼吸致敏性,欧盟已于2018年发布相关法规,要求五年内关停其境内所有TMA厂家。在环保政策收紧之下,相关产品出口或受到进一步影响。

家族控股存在管理隐患

公开资料显示,常青科技成立于2010年,于2023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化工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外向型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甲基苯乙烯系列不饱和单体,亚磷酸三苯酯系列PVC助剂等高分子材料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

近五年来,公司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19年-2023年,常青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5.63亿元、7.58亿元、9.64亿元、10.19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1.28亿元、1.44亿元、1.91亿元、2.13亿元。但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均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税率政策,减按15%的企业所得税率计缴,对常青科技业绩存在较大利好。

尽管业绩面持续增长,或能为百亿项目提供一定支撑,但公司还面临着家族控股带来的管理隐患。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秋新、金连琴、孙杰。其中,孙秋新持有公司21.16%的股份,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连琴持有公司29.94%的股份,任公司董事;孙杰持有公司12.78%的股份,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孙秋新、金连琴系夫妻,孙杰为两人之子,三人合计持股比例为63.88%。此外,董事兼副总经理雷树敏持股8.87%,副总经理严大景持股1.18%。

在孙秋新家族、公司高管高比例持股下,常青科技多次出现资金拆借等内控问题。据媒体报道,仅2019年,因“公司为完成银行存款任务以及帮助关联方完成个人银行存款任务”,孙秋新及其关联方、雷树敏及其关联方、严大景及其关联方分别从常青科技拆出资金,共涉及资金约1.2亿元。

2017年,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原镇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顾伟刚利用职务之便,在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方面为江苏常青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系常青科技原名)谋取利益,先后两次收受该公司总经理孙某人民币11万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容易导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失衡,易滋生利益输送情形,中小股东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还面临较大依赖风险,如若实控人或家族内部出现问题,将会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