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评天下|摆脱“放水”依赖 提升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金评天下|摆脱“放水”依赖 提升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2024年06月17日 19:36 金融投资报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周末央行公布5月份金融数据,其中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但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值得关注的是,M1数值已经降到2022年2月份疫情期间的水平,这让很多人感到担忧。

周末很多投资者还期待央行会降息。但本周一,央行不仅没有降息,反而是以2.5%的利率进行了1820亿元的一年期MLF操作,利率水平与上月持平。如果算上周一还有2370亿元1年期MLF到期,本次MLF操作净回笼资金550亿元。也就是说,大家期待的“放水”并没有到来。

怎么去理解这些操作呢?首先我们来看M1数据,M1增速从今年4月份下降1.4%后,5月份又下降了4.2%。由于M1主要包括企业活期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也就是传统意义上可用于投资的钱,因此,最能体现市场上的投资意愿和投资力度。简单地说,就是活跃的流动性多了,投资的力度和积极性就强,反之则弱。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目前M1增速不断走低,但M1的余额却是不小的,截至5月末还是有64.68万亿元。其实这和我国GDP的增速很像,基数在不断扩大,同比增速肯定会减少,而且发展到一定规模,其发展的模式肯定要从数量向质量转换。

有分析认为,长期来看,M1增速放缓更多反映出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优化,需从更广口径来看待市场流动资金的状况。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央行不是很急于降息的原因。况且从M2、M1的余额看,市场并不缺钱。

那么,市场到底缺什么呢?应该是缺乏投资引导。目前市场上暂时出现的流动性收缩,实质是有大量闲钱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过去,这些流动性很多往房地产和大消费上跑。现在,房地产出现了拐点,大消费有待提振,因此流动性暂时就显得不活跃了。

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渠道与资金去向,放再多的水其实也用处不大。资金都沉淀在银行里,要么在银行体系里空转,要么变成企业与居民的定期存款。这显然无法助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要让流动性活跃起来,关键是要疏通流动性到实体经济的投资渠道,只要渠道畅通,资本就可以去发现价格,去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全球先进产业的飞速发展,靠的都是市场去实现价格发现。英伟达、特斯拉、微软、苹果、Mate、亚马逊、英特尔、博通、戴尔……都是很好的例子。因此,要提升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要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力量,这才是避免“放水”依赖的根本所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