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指出希望到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示范应用,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日前,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重点攻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灵巧操作等核心技术。而这两年,人形机器人进入到突飞猛进阶段,不断有新公司和创业团队诞生,也打造出了独特的产品,让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

跨维智能:DexForce W1
跨维智能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 Sim2Real 技术为核心,研发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基于自研 DexVerse 具身智能引擎,跨维智能已建立机器人自动任务理解、数字资产生成、任务仿真生成、AI 模型训练等全链条能力,形成了包含空间与具身智能传感器、基于 3D 大模型技术的 PickWiz 软件、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的产品矩阵。
此外,其发布了“业内首款”基于 Sim2Real 具身智能引擎定义的人形机器人 ——DexForce W1 。采用高度仿人结构,具备 34 个动力单元,可做到高度灵活与多场景通用;配备了跨维纯视觉空间智能传感器,可做到实时感知、精准控制。
W1 搭载跨维智能纯视觉空间智能传感器,采用多图像传感器模块化设计,搭配跨维自研算法可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光照,如强光直射、阴影区域、低光照等环境。其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物体特征进行学习和建模,从而更准确地识别目标物体。官方表示,W1 的“纯视觉仿人双眼”能够赋予其感知真实世界的能力。其搭载 7 自由度仿人机械臂,单臂最大负载能力达到 10KG;配备 6 自由度灵巧手,在力控制精度方面达到 20mA 级别。

智平方:Alpha Bot 1S
智平方的掌舵人——郭彦东博士匠心独运,打造出全栈自研的通用具身智能系统AI2R Brain,它以数据自主为基,以模型创新为魂,辅以高效迭代的训练方法,为机器人发展插上了翅膀。此次大会上,智平方打造了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 Bot 1S,在AI2R Brain的强大驱动下,携带着更加强劲的硬件模组惊艳亮相,犹如一位全能的战士,在多样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感知力、仿人交互的细腻与任务执行的精准。同时,智平方携手国产芯片、关节、机械臂等生态伙伴,共同绘制了一幅国产具身智能产业链的蓝图。
智平方,根植于多源数据融合引擎AI2R Data的沃土,原创模型架构与训练方法,打造出感知精细、泛化多样的通用具身智能系统——AI2R Brain。Alpha Bot 1S巧妙地将轮式设计的简单便利、折叠升降结构的稳定安全与高自由度机械臂的灵巧融为一体,关节数量较之前增加了50%,赋予了它空前的灵活身姿与更广阔的操作场景。其传感器阵列更是蔚为壮观,数量激增200%,如同为Alpha Bot 1S镶嵌上了一双洞悉万物的慧眼,让它的感知视野既深邃又细腻,能够捕捉到环境中微妙的变化。实现“脑-眼-手”协同,已应用于家庭清洁与工业质检。

数字华夏:“夏澜”仿人机器人
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家投资,募资用于人形机器人多模态互动大模型研发、产品线扩展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拓展。数字华夏成立于2024年3月12日,致力于让AI惠及每一个人的使命,推动AGI机器人规模商用。秉承让机器人拥有温度的初衷,重点布局了人形机器人多模态互动大模型算法及智能硬件的研究,并实现了从设计、研发、生产到商业化应用的全过程。
据介绍,2024年8月,数字华夏发布首款仿人机器人”夏澜”,客户群体包括头部ICT厂商、头部银行、电网企业和国央企等。2024年公司共完成数十台机器人商业交付和数千万元营收,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数亿元。除了夏起通用人形机器人系列、夏澜仿人机器人系列,数字华夏正在研发星行侠IP系列机器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文化IP,即将于3月底发布。
作为仿人机器人,“夏澜”更加仿生设计,意味着AI智能正加速扩展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空间,而瑞贝卡假发的加入,则以时尚赋能潮流具身智能,将“夏澜”打造成高颜值、高智商、高情商的服务型机器人,更加精准传递情感温度和时尚符号。

帕西尼感知科技:TORA-ONE
帕西尼感知科技PaXiniTech是一家拥有前沿核心触觉技术及人形机器人公司。公司创始成员来自世界首个人形机器人诞生地–日本早稻田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HAPTA异构多核阵列软硬件架构(Hetero-ArrayProbing Tactile Architecture)的ITPU多维触觉处理单元(Intelligent Tactile Processing Unit)以及基于触觉与视觉多模态感知模型和前沿Al算法的人形机器人TORA-ONE和触觉灵巧手DexH系列。
公司产品线覆盖从”传感器核心零部件”到”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的全链路环节,并已实现批量商业级交付,客户群体涵盖智能制造、康养医疗、工业生产、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基于触觉视觉多模态感知模型、仿生多指触觉灵巧手、机器人多模态数据采集、关节高精度定位与力控等技术,该企业具身智能机器人TORA-ONE已实现多项突破。TORA-ONE所搭载的多维触觉仿生灵巧手已实现超高自由灵活度,可生成多维触觉响应,提高精细操控能力。同时,其结合扩散模型驱动算法与高清AI手眼视觉系统,支持自适应抓握姿态调整,突破具身机器人“手-眼-脑”协同延迟瓶颈。
在仓储物流、精密装配等高复杂度场景中,TORA-ONE借助该企业研发设计的协作型机器人手臂,通过灵巧力控系统+仿生臂手协同架构,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精巧抓取装配及高负载搬运操作。

逐际动力:CL-1
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宣布,近期完成了A+轮融资,半年累计完成5亿元A轮系列融资。A轮系列融资在产业和财务方面均获得头部机构的战略支持,多家老股东持续跟投,战略产业投资人包括阿里巴巴集团等。逐际动力表示,在技术变革的驱动下,具身人形机器人的创新不断涌现,逐际动力在新资金和产业资源的支持下,将聚焦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围绕三大核心具身智能技术——本体硬件的设计制造、基于强化学习的小脑全身运动控制、具身大脑模型的训练策略,逐步向市场提供人形机器人本体软硬件系统和具身Agent开发工具链,赋能全球创新者探索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逐际动力发布了基于视频生成大模型的具身操作算法LimX VGM,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将人类操作数据直接应用于机器人操作,实现从“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到跨平台机器人操作,为具身智能领域提升“数据-性能ROI”提供了新的思路。逐际动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1全身移动操作获得了进展。CL-1身处模拟仓库,在堆满货物的多重货架之间,全程连续无间断地完成一系列大负载、大范围的搬运任务,是中国人形机器人「通用移动操作」能力的一次新突破,CL-1实现了移动状态下的物体识别、任务规划和协调控制的闭环,也标志着逐际动力具身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众擎机器人:SE01
众擎机器人于2023年10月成立,CEO 是赵同阳。众擎计划在 2024 年底前完成所有矩阵产品的研发,2025 年将完善具身智能板块,并转向商业化,实现全系列机器人年产销 1000 台以上,营收突破亿元的目标。
其打造的SE01 致力于打造最拟人的通用人形智能体,采用自主研发的一体化谐波关节模组,结合卓越的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运控方案,通过端到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出色的自然步态。其设计显著缩小了 AI 与人类之间的差距,使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灵活。SE01工业机器人高达170cm,重约55kg,关节最大扭矩330N·m,常态行走速度可达2m/s,可实现上下蹲、俯卧撑、转圈走、抓取、跑跳等高难度动作,拥有极佳的运动性能。
在硬件配置方面,SE01搭载了NVIDIA和Intel的双处理器,以及三组高精度实感双目摄像头,构建了一套先进的视觉神经网络系统。这些尖端设备的协同工作,使SE01在复杂环境中拥有卓越的视觉感知和分析能力。这种高性能的视觉处理能力,加上其高算力的处理芯片,使得SE01不仅适用于科研和教育领域,也能够在复杂的工业场景中应用自如。

普渡科技:PUDU D9
总部位于深圳的服务机器人头部企业普渡发布了首款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PUDU D9,加速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秉持“生而为人”的核心理念,PUDU D9不仅仿人而造,且服务于人。其身高170cm,重65kg,全身42自由度关节及达352Nm的最高关节扭矩,双足行走与双手操作能力出色。演示中,它完成直立行走、抗干扰、上斜坡等动作,还操控另一款服务机器人完成了地面清洁。视觉上,先进导航方案与高精度传感器构建3D语义地图,助力自主规划、灵活通行;操作上,两条7自由度机械臂负载超20kg,可完成多种精细操作并实现多场景端到端任务执行;交互上,多传感器采集多模态信息,经“大脑+小脑”处理反馈,接入大模型后可实现自然人机交互。
普渡PUDU D9配备了其自主研发的五指灵巧手PUDU DH11,凭借其11自由度的五指灵巧手和强大的负载能力,成为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
PUDU DH11搭载12个触觉传感器区域,内置1018个感应矩阵点数。使其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能准确感知环境物体的细微力反馈,从而实现与环境的精准定位、安全交互。能够流畅完成握、捏、拧、拉、推、按、抓、提等多种人手执行的动作。

优必选:Walker S1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周剑作为公司法人,带领团队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并于2023年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在香港上市。
优必选于去年 10 月发布了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1,身高 172cm、体重 76kg、负载行走 15kg。具备360° 多模态感知能力:集成化头部设计、双耳鱼眼相机、3D 立体视觉。已进入比亚迪、富士康等工厂进行实训,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总装车间执行仪表线物料检测任务时,其智能化检测准确率达99%。通过创新性地将三维重建工件模型输入仿真工具,生成大量更贴近真实相机成像风格的仿真数据,辅助训练视觉基础大模型,最终实现基于视觉提示的零样本检测。目前,优必选正在积极探索面向多任务工业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群体作业解决方案,并首次将群体智能技术引入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的全面进化。

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生产制造体系,同时也是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这种产业禀赋与市场潜力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从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的自主化突破,到汽车、电子、物流等千万级应用场景的深度打磨,中国正在重塑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格局。
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新旧玩家纷纷入局。花旗银行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据深圳机器人协会统计,2024年上半年大湾区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同比增长210%,注册资本超5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创新动能与市场转化能力。在此背景下,各个机器人新创公司和团队加速了研发和布局,这将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机器人大时代。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