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已成马来西亚全民标配

电子支付已成马来西亚全民标配
2025年03月28日 14:56 动点科技

据马来西亚央行Bank Negara Malaysia(简称BNM)日前发布的一份数据报告表示,随着24年电子支付交易量的继续增长,接下来,马来西亚有望实现其22-26年金融领域蓝图中所规划的“人均电子支付交易量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的目标。

BNM称,去年期间,该国人均电子支付交易量增长了19%——从23年的343笔增至409笔。而这意味着,平均每个马来西亚人平均每天至少进行了一次电子支付交易。相应的,在十多年前,马来西亚平均每周仅有一笔电子支付交易。

据透露,24年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消费活动的增加,部分零售电子支付交易的总金额增长了17%,从23年的5920亿林吉特增至6981亿林吉特。

在支付渠道层面,据介绍,网上银行继续成为了马来西亚人最广泛使用的电子支付方式,其交易量在去年出现了24%的增幅(23年的年增幅为13%)——其中,手机银行以62%的份额成为了该支付方式中占比最大的方式。

继网银之后,其次为电子货币(e-money),其交易增长了 25%(对比之下,23年的增幅为26%)。同时,就电子货币而言,64%的电子货币交易是通过电子钱包达成的,其余则是通过银行卡。并且BNM也进一步表示,在此期间,马来西亚电子货币的平均交易额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仅为33林吉特(略高于上年的27林吉特)。于此,BNM认为,这一方式通常会被用于该国消费者的日常购物。

支付卡是排名第三的电子支付方式。根据数据,24年期间,马来西亚支付卡交易量增长了20%(23年为26%)。其中,借记卡占支付卡交易总量的68%(23年为66%),并且借记卡使用量的增长速度是信用卡的两倍(24%之于12%)。

此外,报告也显示,就支付卡而言,非接触式支付卡交易因其速度快、方便快捷的特点而继续受到消费者青睐,占据马来西亚全年实体支付卡交易量的 83%(23年为77%)。

报告指出,这一增长也主要受到Apple Pay、Google Pay和Samsung Pay等移动钱包在马来西亚的日益普及所推动。此外,马来西亚年内更多高速公路启用了开放式收费支付系统,也推动了该增长。

另一方面,报告也强调,在马来西亚,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对电子支付交易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其中,DuitNow QR(马来西亚官方二维码支付系统)凭借其便利性、低成本和广泛的覆盖面,使用率持续上升。截至24年年底,全马来西亚共有260万个在册DuitNow QR受理点,而这一数字在23年时仅有200万个。

报告称,更普及的DuitNow QR商户网络促使DuitNow QR交易量增长了超一倍(24年为8.7亿笔,23年为3.6亿笔),交易总额也从23年的146亿林吉特增至311亿林吉特。

最后,BNM表示,今年的重点是确保马来西亚的支付系统和货币服务业务(MSB)服务保持安全、高效和适用。为此,BNM将继续通过持续的监管活动主动识别和应对新出现的风险,并继续加强其监管框架。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