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下的新中山人:步履不停 笑对人生

变迁下的新中山人:步履不停 笑对人生
2024年06月14日 18:28 用户1881607345

今年是高师傅跑货车的第27个年头了。

高师傅今年46岁,老家在广东惠州,1997年来到中山后就选择在此定居了。

业在中山:投资百万办厂,5年后黯淡收场

九十年代,中山市开始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整个城市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刚来到中山不久的高师傅选择了在中山投资办厂。“当时投了一百多万开的厂子,主要是做服装上的刺绣工艺。”据高师傅介绍,当时厂里一共有6台机器,20个员工,每台机器一个人,每天两班倒。“前两年收入还好,后来随着税改,加上业务影响,很多广州的客户要搬到越南,后面就开始出现亏损,经营了五年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关厂转行。

高师傅性格温和,说话慢声细语,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可在谈及开厂这段经历时依然十分感慨。“开厂当老板一点都不爽!甚至不如路边捡垃圾的老太。从做业务到收货送货都是是我自己亲历亲为,可结果还是不理想,其实最后有一些业务可以再维持一段时间,但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全部转给朋友来做了。”

厂子关掉后,有一段时间高师傅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他自嘲说“当时都是老婆养我的。”不过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多久,他就在朋友的推荐下开起了货车。

行在中山:投身货运,助力珠三角经济流通

其实高师傅和车子的缘分在很多年前就结下了。 “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开车,初中毕业后想考驾照,但是当时驾校学费要一万多,我就去到了佛山坪洲那边打工,我记得很清楚,足足攒了9个月的钱才够交驾校的学费。”高师傅说到。之后不久他便来到了中山,第一份工作也是帮人开车。

2000年之后,中山贯彻“工业立市”的发展方针,大力扶持一批“专业镇”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小榄五金、古镇灯饰、沙溪服饰、东凤小家电、大涌家具、张家边印刷、黄圃食品等特色鲜明的专业镇产业。2006年,高师傅开始跑快递,彼时,快递行业也是一片繁荣景象。

据他回忆,当时每天早中晚都要装货运货,那时候货运行情好,每个月能有3万元的收入。做了几年之后,高师傅因为年纪加上身体的原因,转向了跑物流。“快递要辛苦一些,因为要自己来装卸货,忙的时候特别累,物流比较省力,装卸货有专门的工人负责,我只提供车辆运输就行。年纪大了嘛,干不了那么重的活了。”工作虽然轻松了点,收入也随之降了不少,高师傅笑着说“现在收入大概只有原来的一半咯。”

因为固定货源是在一早一晚,白天高师傅的时间比较自由,听跑车的朋友说有一个找货软件很方便, “2022年的时候,朋友教我下载注册了运满满,我记得注册完立马就有客服打电话过来核实信息,还有相关的指导,后面慢慢开始接单,感觉还可以,这两年用下来,最好的一点是可以设置线路,既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也能多一笔收入。”

现在高师傅已经适应了早晚拉固定货源,其余时间在平台找货的节奏。“固定货源是基本的保障,我不用每天一起来就担心找不到货。在平台上接单赚的钱,足够我平时的开销费用了,这样固定货源那部分收入就能攒下来,对我来说也可以了。”

志在中山:车轮不停,支持儿子的棒球梦

在中山小榄,除了闻名远近的五金产业外,还有一张特殊的名片——棒球。2017年,“中山国际棒球小镇”项目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在小榄东升镇,20所中小学都建有棒球队,拥有12块校园内的简易棒球场,而货车司机高师傅的儿子也在从事这项运动。

“我的小儿子是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棒球了,有了这个兴趣以后,我们家里也比较支持。”高师傅儿子所在的小学有自己的俱乐部,场地、设施、师资都很健全。“现在孩子在深圳华侨城读书,虽然换了学校,但是打棒球一直没有间断,期间还入选过省队。”

高师傅说,孩子平时训练很辛苦,节假日都不能回家,接下来还要到全国参加比赛,可能还会去到台湾、韩国。日本等等。“之前有过去日本比赛的机会,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没去成,现在出省甚至出国打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护照我们已经帮他办好了,也希望他能通过比赛得到锻炼,取得好成绩。”

近年来,中国棒球市场不断壮大。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广棒球,并鼓励青少年参与这项运动,广东尤其突出。对于自己的孩子能在打棒球这条路上走多远,高师傅也说不准,“棒球还是比较小众,我到现在也不是很懂棒球的规则,除了问孩子就是自己上网查。”他说,现在的学校可以负担孩子的学费和训练费用,家里只需要承担餐费和日常的生活开销就可以了,“对我们来说压力不算太大,我只希望他不要半途而废,只要他选定了这条路,我们家长肯定会一直支持他的。”

对目前自己的生活现状,高师傅觉得还不错。“跑货车嘛,一干就是一整天,辛苦是肯定的,但是收入还能接受。现在这边(中山)有很多00后跑车的,一个月八九千不算费力,有些肯吃苦的,每个月能赚一万块。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很不错的工作选择,要比在工厂打工好很多。”

今年是中山撤县立市的第41年。从惠州迁居中山,到在中山安家立业,辛苦打拼,养育下一代。不论是开厂创业还是关厂转行,虽遇低谷但总有出路。高师傅这二十几年的经历也是很多新中山人的人生缩影。但就像高师傅经常挂在脸上灿烂的笑容一样,在中山,不论你选择哪条路,坚持走下去总会看见新的希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