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融媒一线:工厂那些事儿,还是你印象中的模样吗?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融媒一线:工厂那些事儿,还是你印象中的模样吗?
2024年06月25日 13:00 新华社客户端

智慧园区、黑灯工厂

全自动产线、数字化车间

……

产业转型升级、数智技术提高

高水平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

在一座座工厂的变化中

得到最直观的体现

中部地区是我国

重要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

在中部六省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

许多工厂早已不是

尘土飞扬、噪声轰鸣、气味刺鼻的模样

取而代之的是

越来越浓的现代化、科技范儿、未来感

你可知什么是天下“最快的刀”?

不是“圆月弯刀”,也不是“小李飞刀”

在现代工业世界里,它是

激光

激光还是“最准的尺”“最亮的光”

激光焊接、激光清洗、激光标记、3D打印……

日常使用的牙套

也可由激光切割制成

每个人手机上的隐形二维码

也是由激光微加工而得

   2024年6月2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的华工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园车间内,工人正在调试三维五轴激光切割产品部件。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要像卖皮鞋一样卖激光

否则激光永远出不去实验室”

在老一辈拓荒者的鼓舞下

位于湖北武汉的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

产品销量一路领先、打入国际市场

  这是2024年6月2日在华工科技展厅拍摄的使用华工科技激光自动化焊接产线加工的白车身。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在其武汉的产业园生产线上

一批高性能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

正等着运往国内多地、欧美、东南亚

应用于汽车船舶、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化为大国重器或日常用品

融进你我生活

有人称强磁场是诺贝尔奖的“摇篮”

因为强磁场在很多前沿研究领域

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诱导新物态

使材料出现全新的量子态

也可以催生重大应用技术

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

核磁共振技术

就是强磁场的应用场景之一

  这是2024年6月6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学岛拍摄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2022年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创造出场强45.22特斯拉稳态强磁场

是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

刷新了世界纪录

这一突破为探明物质内部结构

探索物质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郑州有一条“芝麻街”

是由老厂区改造而成的双创园区

在这里

工业遗产和文化艺术、休闲消费撞出火花

同样有反差感的是

它由“全球规模最大的

煤矿综采装备制造企业”——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投资改造

  这是2024年5月31日拍摄的位于河南郑州经开区的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智能工厂一角。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郑煤机的液压支架

总产量世界第一

在它的经开区智慧园区内

智能化生产效率较传统生产模式

提高2倍以上

一次不良率降低73%

百架生产交期由28天缩短至9天

  2024年5月31日,在郑煤机智能工厂内,工人和机器共同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在不断的转型升级中

郑煤机由“卖装备”

转向“制造+服务”

尤其是提供工业数字化服务

业务涵盖煤炭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

煤炭智能化控制系统

智慧矿山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和全寿命周期服务

产品行销海内外

还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

在郑煤机的发展版图中紧密相连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传统产业

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算力需求成为不少行业的刚需

  2024年5月29日,位于山西大同阳高县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内,多座数据中心服务器正在运行。

位于山西大同阳高县的

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内

中联220千伏变电站完成扩容验收送电

依托自身和阳高县的区位、资源优势

和能源产业基础

承接京津冀日益增强的数字经济产业需求

推动以IDC(互联网数据中心)

为重点的算力产业发展

成为托起数据中国的支柱之一

开展“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

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

通过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

加快构建数据中心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

努力推进新能源

和节能降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特高压输电

具有输送容量大、送点距离长

线路损耗低、投资用地省等突出优点

是我国电力运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电力全国“一张网”的调剂下

“越需要用电的地方越容易限电”

“越需要用电的时候越得关空调”

得到很大改善

电力电器是湖南的优势产业

位于湖南衡阳的

特变电工集团云集5G科技产业园

是湖南首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

综合集成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形成涵盖特殊用途电器装备制造

及相关专业装备制造的产业链

  这是2024年6月4日拍摄的特变电工集团云集5G科技产业园工厂一角。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5G+云化AGV小车、5G+生产直播

5G+机械臂、5G+数据采集

5G+机器视觉质检、5G+远程监造

5G+远程运维、5G+远程设计研发制作协同——

该产业园将5G技术运用到设计、生产

销售、物流、维护等全场景、各环节

可实现研制周期缩短20%

产品不良率下降15%

维修响应效率提高30%

劳动生产率提升4倍

既有5G之名,又有智能之实

  2024年6月4日,特变电工集团云集5G科技产业园工厂内,工人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科技引领风云变

智慧花开遍地

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潮头立

攻坚克难不畏险

声名传扬万里

砥砺奋发前行

未来更可期

统筹:樊华

文案:王若辰、刘天宇、刘力航、王自宸

摄影:刘力航、刘天宇

海报:康薇、马骁驹

新华社摄影部、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网、新媒体中心

联合制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