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步防范,多一分安全”——赣北地区防汛一线见闻

“早一步防范,多一分安全”——赣北地区防汛一线见闻
2024年06月26日 00:08 新华社客户端

  “我还是不太放心,得再去北边的乡镇看看。”在江西省浮梁县三龙镇三龙村巡查完地质灾害隐患点后,浮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林群身着一件连帽冲锋衣,与记者简单交流介绍,便步履匆忙地转身离去。这已是他在防汛一线连续值守的第五天。

  近期,江西省景德镇、南昌等赣北地区连续遭遇强降雨,导致防汛压力激增,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突出。

  由于昌江上游地区降雨量居高不下,景德镇面临的防汛形势,犹如“一盆水悬在头顶”。当地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显示,预计6月25日10时至28日10时,景德镇市北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风险等级为最高的一级。

  浮梁县位于景德镇北部,全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突如其来的“泼天”雨量,让当地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危机四伏”。截至记者发稿时,浮梁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01处,其中威胁人数超过10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就有70余处,涉及群众约240户。

6月25日,景德镇市浮梁县三龙镇三龙村一被转移群众的家门口。新华社记者 隋尚君 摄

  屋前是浑黄河水翻滚涌动,屋后是倾盆大雨冲刷山林。24日傍晚,三龙村73岁村民袁维明和老伴在村干部的劝说下,才装上换洗衣物连夜撤离,“刚开始村干部找过来时,我是不想离家转移的。水还没淹起来,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能等群众身处危险,再来紧急转移或救助。”浮梁县三龙镇副镇长黄城坚说,有些村民心存侥幸,觉得没有看见洪水就没有危险。但山洪和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危害极大,“我们宁可挨百姓事前骂,也不要听百姓事后哭”。

  袁维明老两口从家中转移住进镇上一家民宿,食宿费用都由当地政府承担。老人放心不下家里的鸡鸭,村干部担心他为此独自回家,专门开车载他回去喂食。“还一道拿了些生活必需品,让我们觉得很贴心。”袁维明说。

  在袁维明家门前,记者看到一套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像这样的普适性监测预警设备全县有83处,都安置在地质灾害重要隐患点。”林群在电话中介绍,防范地质灾害除了靠基层干部双腿走路巡,预警平台能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向工作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同时还能发出警报,提醒附近群众紧急撤离”。

6月25日,景德镇市浮梁县三龙镇三龙村一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地质灾害监测站。新华社记者 隋尚君 摄

  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截至6月25日15时30分,22日开始的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宜春、鹰潭、上饶7个设区市49个县(市、区,含功能区)36.3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30.5千公顷。

  扬子洲镇是南昌市城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为了最大限度减轻暴雨和内涝对蔬菜生产的影响,25日早8时,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联民村党员干部组成的清淤排涝应急小组,冒着大雨穿梭在靶子塘自然村的菜地里。

6月25日,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联民村组织党员干部及时为蔬菜基地沟渠清淤排水。新华社发

  当天凌晨5时,联民村排涝站便启动了两台机组紧急向外河排水。全村830多亩耕地和菜地,低洼处难免有积水。“大雨连下了两天,再不排水,菜根马上就要烂,农民这半年就白忙活了。”老党员熊国华焦急挥动着铁耙,沿着沟渠边走边疏堵,“看到草就勾住拖过来,捞出淤泥,才能畅通排水,避免菜地长时间被淹。”

  据江西省气象部门预计,6月25日至27日,赣北地区仍有持续性强降水天气,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6月29日至7月初,赣北地区又有一次降水过程,局部地区仍有暴雨。

  “汛情来势汹汹,我们防范早一步,人民群众就多一分安全,百姓财产就少一些损失。”景德镇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操云生说,当地正在紧盯雨情汛情态势,组织党员干部值守防汛一线,采取各种措施全力以赴保护群众安全,尽可能降低灾害影响。(记者陈毓珊、郭杰文、隋尚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