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我国牵头与南海周边8个国家30多个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现已完成对160多条入海河流、以及各国大陆架(含领海)的调查和采样,开展了大量的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取得南海周边河流至深海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和地球化学数据集,联合署名发表30余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取得丰硕成果。
这是记者日前从同济大学主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处获悉的。
2024年11月,参加第17届“南海河流沉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专家在印度尼西亚野外考察。 (同济大学供图)
据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刘志飞教授介绍,南海周边河流将各个国家陆地通过自然过程形成的沉积物、以及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物都输送到南海,是记录南海区域气候与环境、人类活动的重要指标。
“南海周边国家科研人员通过长达16年的紧密合作和跟踪研究,充分认识到河流沉积物对南海海洋科学研究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加强该领域合作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重要性。”刘志飞说,“我们所有成员都是南海大家庭的一员,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把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极大提升和带动了南海周边国家海洋研究水平及人才培养。”
据介绍,“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将实施至2027年,下一阶段将开展越南湄公河至南海南部深海、菲律宾卡加延河至南海北部深海的沉积物“从源到汇”过程观测计划,同时开展南海周边第二轮河流沉积物采样,以研究近20年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南海的影响。
2024年11月,签署南海科学合作“卡朗桑邦宣言”的代表合影,右三为刘志飞。(同济大学供图)
“开展海洋科学合作包括南海合作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需求,‘南海沉积物与环境变化’国际项目的开展,为南海海洋科学国际合作研究树立了典范。”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地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伊万·塞蒂亚万说。(记者张建松)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