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乌斯-克里斯蒂安·弗朗扎:金融监管如何跟上花样繁多的“金融创新”步伐?

马里乌斯-克里斯蒂安·弗朗扎:金融监管如何跟上花样繁多的“金融创新”步伐?
2021年10月27日 07:38 观察者网

编者按:近年以来,花样繁多的互联网理财、众筹、P2P频繁爆雷,种种金融骗局与陷阱让投资者付出惨重代价,并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2017年底海航集团深陷债务危机,直至2021年初启动破产重整。今年我国最大的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也发生债务危机和挤兑危机,震惊国内外。海航和恒大的危机不仅祸及投资者,也让一些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受牵连,暴露出很大的风险隐患。“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今天的金融乱相正是历史上的金融骗局在当下时空的再度演绎。

1995年2月,英国巴林银行因其“天才交易员”尼克·李森的投机操作而损失13亿美元,宣布破产,轰动一时。《金融陷阱》一书的作者弗朗扎采访了巴林银行破产事件的核心人物尼克·李森。本文整理自两人的对话实录,其中尼克·李森在事后对整个事件的反思以及他对金融创新和风险、金融监管、人性弱点和机制漏洞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为今天我们如何看待金融和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带来很大的启发。本文摘自《金融陷阱:金融史上的骗局解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文/ 马里乌斯-克里斯蒂安·弗朗扎】

1.巴林银行破产往事

在20世纪80年代初,尼克·李森(Nick Leeson)一开始只是库尔特皇家银行的一名秘书,之后在不同的银行之间辗转更换了许多份工作。直到在巴林银行时期,他才开始崭露头角。

不久之后,他被任命为负责新加坡货币交易所(简称SIMEX)新开的期货交易业务的经理,为巴林银行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利润。远在伦敦总部的老板非常信任这位交易金童。

那时,巴林银行坚信自己没有遭受任何损失,因为李森声称他是在代理客户执行下单买入的操作。该银行没有意识到的是,尼克·李森通过名为88888的错误处理账户隐藏了亏损。这个账户是专门用于处理团队中一些缺乏经验的成员所造成的2万英镑以下的操作亏损的。李森通过这个账户来掩盖其不断扩大的损失。

随着亏损的增大,李森申请了更多额外资金以继续交易,希望通过进行更多交易博取更大的利润来弥补损失,从而摆脱困境。三个多月来,他购买了超过20000份期货合约,其中每份价值约为18万美元。他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撬动市场。

尼克·李森总共亏损了13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的亏损来自上述试图挽回亏损的交易。当巴林银行的高管们发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告诉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巴林银行事实上已经破产了。

巴林银行拥有233年的经营历史,甚至英国女王本人都是这家银行的客户。但是,仅仅是尼克·李森的交易就让这个庞然大物瞬间轰然倒塌,因为他带来的13亿美元的债务已经超出该机构的所有资产和储备金之和。

事发后,尼克·李森逃亡在外数月,试图躲避被引渡回新加坡的命运,但最终还是在德国法兰克福被捕。1999年,尼克·李森从监狱中获释回到英国。

2.是人性弱点,还是机制漏洞?

从魔鬼交易这件事情来看,行为学表现似乎更具解释能力。会计指标和公式的确可以找出问题所在。但是,行为上的变化是更领先的指标。在对人的观察方面,行为学是对量化方法和主观方法的有效补充。每个人都能看到盈亏,这些数字显而易见,但人们在办公环境下的行为变化可能昭示着有什么事情不对劲了。

从心理和行为上的许多变化可以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的样子、我的变化、我上班的时间、我离开的时间以及那段时间我从进入办公室到离开办公室时的变化。在三年的时间里,第一年,我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到最后,我变成了最后一个到、最早离开。也就是说,我的上班作息时间完全翻转了。我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我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仅仅从外貌上就能看出我的变化——压力都写在脸上。其实风控部门完全可以发现我的错误,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梳理清楚哪些数据在起作用。

有段时间,我在巴林银行干得相当不错。如果有人在第一年揭露了我的非法操作,我将会“挨一巴掌”。如果有人在第二年揭发了我的非法交易,我可能会丢掉工作。由于总是幻想着有更多的时间,所以在这种侥幸心理的作用下,你不可能停下来。如果早知道在那段时期的任何时间,我都可能被送进监狱的话,我一定不会去冒这个险,因为这样做不仅是银行的操作风险,也是我个人的风险。这些事情我一直不清楚,也从来没弄清楚过,在那段时期也没有什么是真正清晰的。

一开始你只是犯了一些小错误,你会尽可能掩盖一下。过一段时间之后,你找到了一种成功掩盖错误的方法。这在多大程度上算有预谋?你找到了一种方法去遮掩事情,然后你继续这样做,这算预谋吗?就我而言,这并不是我一开始的计划。当时存在一些猜测认为,我发现了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并试图利用它们。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首先我亏损了,然后我才找到了系统中的漏洞——让我能够更长时间地掩饰这些亏损。

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成功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刺激因素。对失败的恐惧对我当年的所作所为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我陷入极差的状态。而且当时我无法跟任何人倾诉,只能保持沉默,一个人独自承担,希望能够处理好所有事,结果没成功。有很多工具可以让人们以诚实的态度分享他们的观点、他们的看法和他们的担忧——这些行为应该得到银行鼓励。内部报告是个好主意,但是组织内部的心理压力让此机制无法奏效,因为没有人愿意被指责打小报告。

当时,我已经失控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不是处于自大、顽固而且愚蠢、贪婪的精神状态,我不敢肯定。当我回过头来看时,银行已经没钱了。巴克莱银行和花旗银行是当时主要的资金融出机构,它们收缩了信贷规模,而我还需要更多的钱。当时的头寸太大,已经没有办法真正管理它。当我们在市场上熬过了一定阶段之后,又有其他一些因素令市场进一步下跌。1994年年末,头寸刚好到了无法管理的地步,当时与其说是我在打理头寸,倒不如说是头寸已经控制了我,而我自己也已经开始绝望了。

从银行恢复损失的角度考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所有的问题指向个人。把事件个人化,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做是对的,因为是个人的非法操作造成了损失的结果。但是,从银行自身来看,这样做的目的是把人们的焦点从银行自己身上移走。其实,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抨击个人行为导致的结果,就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去关注银行风险控制的缺陷。当人们的抨击焦点还是个人问题时,银行便赢得了整顿的时间。当有人回过味来,去追究银行以及银行的风控问题时,它们已经补救好了。无论哪次金融危机,套路都相当一致:瞄准某个人,把焦点从银行身上转移走,银行趁机查缺补漏。有时甚至都不需要是个人。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人们的焦点就是创造这些衍生品的过程中高管所拿的奖金,一半人会认为这些激励机制是罪魁祸首,另一半人可能并不这样认为,但无论如何,民众有了可以攻击的目标。

3.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就像龟兔赛跑

仔细观察监管部门,看看世界各地的政府,看看它们在全世界不同的地点所做的一切,你就会发现它们其实并没有完全理解金融市场这个“竞技场”的“核心商业模式”。例如,德国监管部门的做法和英国的监管部门就非常不同。我觉得很难概括形成通用性的监管措施,但我认为监管部门、政府和中央银行真的不够了解,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深入了解金融市场里的细节。它们根本没有真正有力地质疑过金融行业和行业内的具体业务,因为它们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缺乏对行业的足够了解,来支持它们去这样做。

市场是不断向前发展和变化的。金融市场的基础是高速、复杂和以盈利为导向的。银行、投资银行和投机商一直在寻找新的赚钱方式,并以他们能够采取的最有效的方式来赚钱。也就是说,被监管者(新的商业模式)总是在变化的,每当看到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控制措施时,它们都会快速适应。

人们常常谈论适应性风险管理和前瞻性风险管理。但是,由于被监管者不断变化,监管者需要快速提高自己的投资经验和管理委员会人员素质。除非监管部门能够在上述两方面追上并且十分接近它们的“猎物”,否则它们将永远无法真正跟上这些快速变化的商业模式的节奏。然而,我认为责任不能全部归咎于政府部门,显然中央银行和其他监管部门也需要负责。但是,后者也与政府部门一样,远远不能适应“猎物”的变化速度。所以说,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就像龟兔赛跑。

风险管理是需要实时启动的,它不是说等到交易日结束后你来查看人们都做了些什么,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有什么不对的情况出现时,风险管理系统应该马上提示风险或者发出警报。如果交易员意识到他们在不断地被调查和监控,并且公司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有着密切的管控,我认为他们就不会有太多兴趣在规则之外搞事情。只有当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在规则之外多走一小步时,他们才会出现违规操作,在我看来这就是人性使然。

整体来看,行业监管水平堪忧,尤其是最近20~30年中。你可以从自己所处的组织监管环境中切身感受其中的细节。我曾经与英格兰银行(英国中央银行)接触过,它当时显然着眼于所有的监控和政策制定。但是,事件爆发的时候(指金融危机),连英格兰银行自己都承认它所使用的技术太陈旧、太不智能,迫切需要改进。作为国家政策机构,英格兰银行发出这样的声音让人非常震惊。

现在提倡要发挥自律约束的作用,但这是不够的,因为全球金融崩溃是事关每个人的问题,全球金融行业需要全面的监管。不是说高盛或者苏格兰皇家银行(简称为RBS)知道它们没问题就行了,全面监管者需要知道全球金融市场的不同部分或者各个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之间如何互相影响。

4.金融领域“看不见的罪恶之手”将金融机构推向黑暗

无论银行怎样辩解,作为企业的它们都是利润导向的。显而易见,它们都试图把风险降到最低。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新工具的影响。有时,这些新工具的边界不止于一个特定的市场,人们经常将其应用于其他能够赚钱的领域。比如,利用这些工具,衍生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或者干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出问题的都是那种失控的、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新东西。在传统的简单权益市场中,你很难会见到特别巨大的亏损,因为这种市场比较连续且已经被大众熟知。衍生品,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衍生品却不然,它们对市场影响巨大。信用违约互换(CDS)是另一个好的例子,当然,次级贷也是。那些传统的、存续了好多年的投资工具很少会暴露在特别大的风险之中。

市场从来不缺新创意,而且未来随着创新和复杂多变的环境的出现,新的创意还将层出不穷,这种趋势将长期持续下去。对客户偏好的追求,对新交易工具的追求,将不断创造出新的利润。不要认为这种追求会有尽头,它们只会不断进入下一阶段,因为其他银行快速地跟进模仿,会蚕食掉新交易理念所带来的利润,然后你就不得不再次向前。总有人会创造出新的复杂玩法,要么速度更快,要么方法理念有创新,监管者根本无法跟上步伐。

金融领域有一双“看不见的罪恶之手”将合法组织和企业推向黑暗的犯罪吗?

主观默许的一切事都是错误的。如果回顾次贷危机,再考虑到竞技场般的竞争环境(这意味着大家是在零和博弈),你会发现有盈有亏都是很正常的。每家银行都想追求丰厚利润,然而任何你想要进入的市场都不可能只有银行涉足,一定还会有其他商业主体参与进来。有的时候确实会有利润很丰厚的阶段,但是不久边际利润就会被竞争侵蚀,最终变得不再丰厚。

所以,银行试图找到一种开创性的方法,即创造出许多对应市场的衍生品来攫取更多利润,这就带来了问题。银行聘用的统计学家或者数学家,声称银行可以通过这些新的工具和方法赚到更多的利润,但是有时这些专家也会出错。一旦出错了,只能由合规人员和董事会接手处理。而这么多年下来,他们推陈出新的各类金融工具都失败得很惨烈。焦点是赚钱,但是赚钱的工具有时会崩溃,或许是信用违约互换(CDS),或许是近年来出现的其他工具。而且这种现象还会一直存在,银行将会持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金融陷阱:金融史上的骗局解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