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中国高超音速战机5马赫发射导弹?英媒太离谱了

炒作中国高超音速战机5马赫发射导弹?英媒太离谱了
2021年11月22日 14:26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今年以来,西方媒体持续炒作我高超音速武器、“扩核”等威胁论议题。但这一次,《金融时报》炒作的“我军新型高超音速滑翔体”,似乎有点太离谱了……

11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又一次进行所谓“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独家爆料”,《金融时报》宣称,我国在7月份发射的高超音速发射器从轨道返回了南海区域,但和寻常高超滑翔体不一样的是,这款滑翔体“还在飞行过程中发射了一枚导弹”。

报道称,美国情报官员对此次试验感到“震惊”,美国国防部有关人士宣称,这枚“高超音速滑翔体”发射的“高超音速导弹”是某种空空导弹或者对抗反导系统用的导弹,这技术目前“还没有国家拥有”,甚至“违背了物理学定律”。这意味着这是一款“高超音速战机”。

对于《金融时报》的炒作,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炒作应有基于事实,要有限度,人类当前技术发展的武器应该符合物理定律,更应该符合军事常识。希望西方某些媒体不要随意败坏媒体多年积攒下来的名声。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金融时报》称,我国外交部回应称的,7月份的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常规测试是“另外一次试射”,这次可复用航天器发生在8月份高超音速导弹测试的11天前,这个航天器最终以5马赫的速度返回了南海空域进行滑翔。

随后,《金融时报》宣称,这次试验让五角大楼科学家感到“措手不及”,“违背了物理学定律”的具体技术进步,是滑翔飞行器在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射自己的导弹的能力。该弹是由高超音速飞行器从轨道返回,进入南海水域以后发射的,本身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弹最终落入了南海。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专家告诉《金融时报》称,“仍不确定中国是如何通过高超音速飞行器克服物理限制发射导弹的”。五角大楼的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枚空对空导弹,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这是摧毁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制措施。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政策项目斯坦顿高级研究员安基特·潘达(Ankit Panda)在推特上对这一消息做出了回应,他表示,据我所知,此次试验在技术上是前所未有的。

乔治梅森大学的国家安全专家杰夫补充说:“如果(金融时报的报道)是正确的,这次航天器发射导弹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进步,似乎远远超过今年夏天早些时候关于中国高超音速导弹试验的报道。”

对于《金融时报》的炒作,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炒作应有基于事实,要有限度,人类当前技术发展的武器应该符合物理定律,。中国尚未有可回收高超音速滑翔体飞行器,即便有,也无法解决可发射载荷的隔热和制导问题。

人类现有的能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高超音速滑翔体重量远小于任何一款歼击机,无法携带更大的载荷,将这样一款滑翔体发射到轨道上再返回大气层,然后再让它发射某种导弹,是一种纯粹的“脱裤子放屁”行为,打击效能很低,是不符合军事常识的。即便中国有这样技术,也会用在其他符合军事常识,打击效能更高的武器上。希望西方某些媒体不要随意无中生有,败坏多年积攒下来的名声。

航天科工“五朵云”工程中的“腾云工程”是最接近,但是其投送能力不如一款普通的轰-6轰炸机,毫无军事价值 图源:社交媒体

西方国家和媒体热炒“中国高超音速武器”话题已有一段时间了。上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重点提到了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崛起和军事发展,并称中国在海军、导弹以及核能力方面发展迅速。他又再度提及近期美军热炒的“高超音速武器”,声称类似今年夏季中国试射的“这一武器”速度极快,美国将无力防御。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16日独家报道称,中国在8月份试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枚导弹先是进入轨道以后进行“环绕地球”飞行,随后再重返大气层进行“高超音速滑翔”,不过最终战斗部落在距标靶二十余英里(约合30多公里)处。

对于外媒的炒作,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指出,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世界上有多家公司都开展了类似试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