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安全员驾驶有望在上海浦东率先立法,自动驾驶的爆发点即将到来?

无安全员驾驶有望在上海浦东率先立法,自动驾驶的爆发点即将到来?
2022年06月28日 07:23 观察者网

在仿真测试领域,由上海科研人员研发的“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技术已领先于世界。

30多公里长的东海大桥,蜿蜒在上海临港与洋山港之间。45岁的龙在勇师傅在这条线路上已经往返了两年多。6月的一个下午,他再次驾车行在桥上。不过,说“驾”并不准确,因为他双手交叉在胸前,而方向盘径自动着。

旁边车道上,一位货车司机用余光扫了一下龙在勇,面露惊异,似乎在说:“这人怎么敢开车不用手?”这一眼,他瞥见的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自动驾驶。

最热与最难

东海大桥是目前全世界少数几个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之一。像龙在勇驾驶的这辆智能重卡共约30辆,都来自自动驾驶企业友道智途。友道智途CEO王瑞介绍,2021年智能重卡在东海大桥上转运了4.08万个标准集装箱,今年计划转运10万个标准箱。

行驶在东海大桥上的友道智途智能重卡

自动驾驶以及它背后的智能汽车是全球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各国全力抢占的产业战略制高点。在美国,谷歌从十多年前率先研发自动驾驶,近期将在旧金山开始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业运营。在中国,百度、华为、小米、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纷纷入局。中国国家层面和多个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今年4月28日,北京试点乘用车无人化运营,首次允许自动驾驶车辆“方向盘后无人”。在上海,智能汽车相关管理办法至今已经出了第三版。《纽约时报》甚至断言:“自动驾驶汽车是本世纪最热门的科技试验。”

最热门,恐怕也最困难。虽然有东海大桥上智能重卡这样的成功案例,但自动驾驶仍只能运用于几个单纯的场景,还面临难以攻克的长尾问题——那些在真实环境里发生概率虽小但数量庞大的极端情况,比如散落在道路中间的轮胎碎片、因道路维修临时围起来的锥桶。

业界普遍认为,要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路还很长。研究机构Pitchbook预言,各家自动驾驶企业需要再花60亿到100亿美元,才能在本世纪20年代末实现自动驾驶。

“尽管自动驾驶还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创新之路,但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史占中说,“未来汽车的差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智能化,汽车将成为消费电子新的载体,上海如果能抓住自动驾驶产业链,就有望抢占电子信息产业的价值链高地,成为未来新兴产业的摇篮。”

未来的高地

自动驾驶的世界是什么样?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甘沙曾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如此遐想:“未来每一辆车都是一个移动的房地产,它把整个道路变成了商业街。它可以是移动影院,在车上享受非常震撼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可以是移动健身房,车在路上跑,你在车上跑步机上跑;可以是移动茶馆,来一杯茶和小酒。当有了无人驾驶以后,城市里面大量的车、道路、停车位、加油站空间都被释放出来。原来只是我们人在动,未来物可以动、空间可以动,相对移动、时空折叠,距离缩短。”

一旦变成无人驾驶以后,所有的功能都被重新定义了,创新的空间打开了。

被重新定义的,不单单是车本身,还有商业模式。史占中教授说:“自动驾驶时代,很多人将不需要买车,而只需要订购由专业化公司提供的出行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每辆车的使用率,还可以减少停车需求。”

位于临港南桥园区的智能驾驶全出行链创新示范区

自动驾驶融合了诸多新技术,产业链很长:高性能芯片、人工智能、雷达、高精度地图、5G、大数据……可以牵引多项产业发展。史占中教授回顾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指出,深圳当初抓住了PC和手机两大产业,围绕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的生产完成了相关零部件产业配套,从而让电子信息产业至今保持活力。今天智能汽车的技术链、产业链远远超过当年的PC和手机。他说:“如果上海抓住自动驾驶,就有可能抢占下一轮产业革命的高地。”

完全自动还有多远?

在上海嘉定,市民已经对头顶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习以为常。这些车辆自动驾驶,方向盘后坐着的安全员只是在系统无法应对的情况下才接管。

“上下班高峰期间,自动驾驶出租车常常一车难求。”享道出行前瞻与创新事业部总经理袁栋梁介绍,自去年12月,这家公司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免费向乘客开放,受到市民欢迎,70%乘客曾多次体验。

享道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

除了享道出行,百度、小马、滴滴、AutoX等企业的100多辆智能汽车也在嘉定测试道路上开展示范应用,市民通过手机App下单,就可免费乘坐。截至去年底,上海市自动驾驶出租车累计完成5.91万个订单。

在大多数场合下,不管是乘客还是路人,几乎分辨不出这些出租车是机器还是人在操控。不过,意外情况还是时有发生。记者在嘉定采访时看到,一个行人推着轮椅在车道上缓慢前行,从后方跟上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显得有些茫然无措,它尾随行人,时而加速,时而刹车,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安全员接管。

这就是自动驾驶业界常常说的corner case(极端情况、边界情况)。这些极端情况出现概率低,但数量庞大(超过100万种),又被称为长尾问题。因此,行业里有个“二八法则”:用80%的精力去解决20%的极端情况。

不少人以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像手机App那样一日千里。事实上,让机器去驾车要难得多。“纵观所有行业,如果要面对非常艰巨的技术挑战,从业者必须有些疯狂,有些乐观。”谷歌自动驾驶的早期工程师戴夫·弗格森说,“你必须乐观,才能每天挖空心思去解决从未被解决的难题,而且无法保证未来能解决。”

上海方案

当然,除了工程师挖空心思,政府也在想办法。

上海“十四五”规划中将自动驾驶所属的人工智能列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也一再展望智能汽车的未来。

今年2月起实施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特别提到,浦东新区可以制定完全自动驾驶的管理措施。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今年初表示“支持浦东无安全员驾驶立法”。上研智联副总经理刘建泉说,这将是国内相关法规的重大突破。

同样突破陈规的,还有自动驾驶产业链条上的另一环——汽车测试机构。

在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SICV),一项新奇的检测正在进行:一辆轿车的四个轮子被四个巨大的滚筒支撑着,车轮时而加速、时而减速,车身却不动。轿车正前方,环形幕布上播放的动画模拟着路况场景。看上去,仿佛一辆汽车(而不是一个人)在玩赛车游戏。SICV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监秦文刚介绍说,这辆汽车正在做整车在环仿真测试。相比于在真实环境里检测,仿真测试更高效,也更安全。

SICV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环仿真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SICV董事长殷承良说:“在仿真测试领域,由上海科研人员研发的多项新技术已处于全国甚至全球前列。当西方国家都在考虑单车智能路线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研究单车智能、车路协同两条路线并行的技术路线,即‘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这是领先于世界的。”

在东海大桥上,自动驾驶的智能重卡穿行在普通卡车中,汇成滚滚车流。这个项目已实现5车编队自动驾驶,不久后,编队的安全员总数将从5人逐步减少,直至0。完全无人驾驶的未来又近了一些。

安全员龙在勇端坐在一辆智能重卡的驾驶座上,观察卡车自主变速、择机换道。他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紧张。“这两年多,自动驾驶系统一直在升级,车越来越像人了。”他笑说,“我现在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作者:宰飞 俱鹤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