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叫“梓晨”,小孩重名率高全怪电视剧?

都叫“梓晨”,小孩重名率高全怪电视剧?
2023年09月15日 14:03 观察者网

又是一年开学季,每逢这时开心步入校园的是祖国的花朵,犯愁的却是拿着花名册准备点名的老师。

近日,多所高校公布了新生姓名统计,其中“子涵”和“欣(心)怡”重名最多。

比起人生运势、性格取向,最新一批升级当父母的95后、00 后,更在乎取的名字能否与众不同、出奇制胜。

然而不管哪个年龄段,父母取名,似乎都有种“电视剧味”?

10后

古偶名字称霸?

最近几年以后,古偶剧成为影视剧龙头。

2022年新生男宝使用最多的十个名字(杭州地区)

2022年新生女宝使用最多的十个名字(杭州地区)

又爱又虐的古偶剧情,拯救了不少因为“觉得没意思不想去谈恋爱”的灵魂。

《苍兰诀》《古相思曲》《长相思》接连出圈,连带着剧中男女主的名字也被大家熟知。

柳、珩、鸢,这种有仙侠古偶感的名字,开始被新一代的父母钟爱。

用古偶取名这件事,早已有之。

90后的白月光《仙剑奇侠传》,成功孕育出05、10后的所有“zǐ xuān”。

2015年的《花千骨》,男主名字“白子画”更是带动了“子”名字的爆红。

再到之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男主的名字为“墨渊”和“夜华”。

墨与华随之在新一年男宝宝命名中占据一席之地。

更不用说火遍全国的《甄嬛传》,那几年诞生了多少小名叫“嬛嬛”的闺女。

父母们起名时的初衷未变,但新生儿的名字却总是跟随着当时的电视剧而有着不同的时代烙印。

千禧年,得益于港台日韩剧的风刮得狠,10后孩子名字满屏的“子、梓、宸、晨、兮、熙”,

又有很长一段时间,从《浪漫满屋》《宫》《我的女孩》《我叫金三顺》伊始,韩剧一部接着一部。

家长给孩子取名,也就越来越“韩范”,从俊熙、恩熙、秀妍、彩静、智恩、静淑到妍珍。

不仅如此,这帮年轻家长,更是从综艺里汲取灵感。

就像《爸爸去哪儿》里的刘烨的儿子,一时间让诺伊、诺一等名字一跃成为爆款姓名。

《快乐大本营》霸屏那几年,家长索性单名一个炅字,放在孩子身上。

电视,这种提供“热词”的地方,无疑是新时代新手父母们起名的灵感来源。

千禧年间

玛丽苏剧的天下?

再说千禧年间孩子的名字,不仅重字、重名的比例高,还有股浓浓的“玛丽苏”女主味。

相关数据统计,00年后出生的小孩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名字为:浩然、宇轩、雨泽、子轩。

女孩名字中重名出现最频繁的为:心怡、雨涵、子涵。

要想搞明白这些名字从何而来,就得知道,00后的父母都经历了什么。

首先,千禧年前后,偶像剧、韩剧大肆攻城略地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从《流星花园》伊始,数不清的台湾偶像剧成为少男少女们的最爱。

剧中角色名,就成为了子轩子涵们的前身。

只要将“梓”、“宇”、“子”等字随意组合,就能拥有偶像剧中男女主角类似的名字。

《泡沫之夏》里的三个主角名尹夏沫、欧辰、洛熙,就是都市言情风里的翘楚。

《命中注定我爱你》里的陈欣怡、《天国的嫁衣》里的陆子皓、《王子变青蛙》里的徐子骞们,很难说没有为起名字的父母们提供灵感。

《何以笙箫默》中何以琛的“琛”、《琅琊榜》中的“琰”、《楚乔传》的“沁”等更为讲究的名字用字都为家长们扩展起名思路。

流水的涵轩兮,铁打的梓字头。

翻开都市言情风扑面而来的花名册,真是难以想象这届老师应该怎样自持。

不难发现,千禧年后出生的孩子们,名字都变得越来越玛丽苏化,妥妥的言情走进现实。

80、90年代

男名金庸,女名琼瑶?

跨越几十年,父母看剧起名的套路依旧没变。

90后的父母,没有看过玛丽苏剧情,但男看金庸,女看琼瑶。

琼瑶剧看多了,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也派上了用场。

电视剧中那么多偶像的名字,喜欢的角色,随随便便挑几个,就够几个孩子用了。

《婉君》《哑妻》《三朵花》《雪珂》海报

《还珠》系列剧热播时,全中国迷上了《还珠格格》的妈妈,不知道起出了多少个“紫薇”。

同名不同姓的紫薇们确认过眼神,当年爸妈都是爱看《还珠格格》的人。

于是,这些追求别致的父母同样被“被潮流审美牵着鼻子走”。

他们孩子的名字又分成了“言情派”和“武侠派”。

看完言情派的琼瑶,还得看看武侠派的金庸。

武侠大师金庸凭借一支妙笔,把取名字当作艺术。

单看名字,就能想象对面是一个或曼妙天真或清纯温婉的女子。

从林中走来,例如木婉清、周芷若、黄蓉、李沅芷、钟灵、王语嫣……

这些影视剧成为家长给孩子起名信息库,随便拿出一个,江湖感就出来了。

也是在这一时期,叠字名字开始流行起来。

要知道,85版的《上海滩》里梳着双尾麻花辫的冯程程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冯程程”这种叫起来朗朗上口,听上去也很亲切的叠字,被不少80、90后的父母所采纳。

网友们甚至开始自发怀念起了那个名字朴实无华的年代,在一堆重复度极高的玛丽苏名字里,连“狗剩”都显得无比清流了。

谁曾想,现在的10后小朋友“逃”过了言情小说,名字又迎来了无穷无尽的古风名,甚至生僻字。

如今想要一口念出小孩们的名字,不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怕是不行的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