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江西38万彩礼是破不了的局?

为何江西38万彩礼是破不了的局?
2024年04月30日 08:06 观察者网

【本文原标题为“江西38万彩礼是破不了的局”,风闻社区有修改】

文/挪威

前阵子江西38万彩礼的事儿热度很高,现在热度下来了,可以聊这么敏感的话题了,本文的结论是:高价彩礼是破不了的局,至少短时间内破不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相亲的本质就是交易,而交易受观念、过往传统等因素影响非常非常深。

有些东西你觉得一文不值,你觉得离谱,但在有些观念里,就是非常值钱,就是理所应当,最极端的例子是宗教,你信你什么都愿意投入,你不信你看都不看一眼。那么相亲作为一场交易,受什么观念影响最深呢?显而易见的,传统重男轻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等观念。

很多人听到相亲就是交易这种话,容易破防,开始骂人。其实这就是现实,如果你还在大学里还没在社会的咸水里泡过这么想能理解,但如果你相过亲或者陪人去相过亲,你就会发现这个现实,这就是为什么大众会用「相亲市场」这个词。

彩礼是相亲市场最敏感的话题,最能引发争议的话题,这么些年很多地方都开始整治什么高价彩礼,有没有用?基本都没有用,还是那句话,高价彩礼是破不了的局。

为什么?我陪人相过亲,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相亲,据我的观察,大部分开出高价彩礼且没得商量的家庭,女性背后都有一个嗷嗷待娶的哥哥或者弟弟。

非编撰的故事1: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跟他女朋友都不算相亲认识的,俩人处下来对对方都很满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了,女方父母开出了一个男方完全没法实现的价码,20万的彩礼,外加60万广州买房的首付。

彩礼要打到女方父母卡里,买房的首付要打到女儿卡里。对于普通家庭的男生来说,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是的。女方父母的意思是,彩礼是给自己家的,买房的钱是为了确保以后女儿生活能有保障。挺好,考虑得挺周全。

把目光这对情侣身上,对男生以及男生背后的那个家庭,要求都很高了。把目光范围扩大一点,你就能发现高价彩礼的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了,因为女方还有个弟弟,当时弟弟结婚,就花了这么多钱,还在县城买了房,导致这个家庭至今还欠着大几十万。

换句话说,从交易的角度看,弟弟结婚让这个家庭欠债,只能通过女儿出嫁要彩礼,才能填补亏空。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大家坐在一起谈的时候,弟媳也在,弟媳跟女方父母表达的意思是,自从嫁进你们家就一直在还钱,日子过得很苦,据说动了离婚的念头。

这给女方父母非常大的压力,花了这么多钱娶回来的媳妇,要是离婚了钱岂不是白花了,还欠了这么多钱,然后压力给到了女方以及我朋友。

另外一个非编撰故事:情况也差不多,朋友介绍认识,感情也挺不错的,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女方父母要求彩礼18万,一个字儿也不能少。

说一下俩人的情况,男方某TOP军校硕士生,父母均有稳定工作,女方中专毕业,父母没啥背景,其实这是一段挺好的缘分,男方条件也不错。彩礼起了争议,男方父母表示只能给14万,女方父母表示一个字儿也不让,最后崩了。

为什么一个字儿也不让,朋友告诉我了,因为她还有个已经结婚了正在还债的哥哥。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在彩礼问题上非常较劲,不愿意退让的家庭,背后都有因为结婚产生的亏空,大家可以问问周边人。所以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心知肚明了,彩礼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而这社会经济问题,不是改个观念或者喊几个口号就能解决得了的,好比一个经济体强度依赖于大家去买房透支30年的债务创造出来的财富去投资,那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得了的,因为债务就是刚需。

同样的,一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背后所处的地域,受重男轻女影响非常深,对传宗接代充满执念,且一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然男性娶妻就要付出巨大成本,没钱也要借钱,欠下的亏空,只能靠嫁女儿来补,有些父母其实把彩礼能不能到手看得比女儿嫁出去之后的生活重要得多。

我知道这种观念是封建的,是值得唾弃的,是不合理的,但这就是现实,这种现实是几百年来几代人传下来的,而且形成了一种经济模式,就是借钱给儿子娶媳妇,再嫁女儿要彩礼,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不合理」的也合理了。

怎么破?没办法破,债务已经形成了,破了,很多家庭的现金流就崩了,后果很严重,不是这些家庭的父母可以承受的。所以所谓整治高价彩礼,也只能喊喊口号,找一些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于高水平的家庭做个示范。

但这种示范其实没有任何示范作用,就像你不会学着月入十万的人动不动去买个奢侈品来个出国游一样,那些家庭也不会学着富余的人家高风亮节说不要彩礼或者随便收点。当然,个例肯定是有的,但并不普遍。

我常常说,重男轻女是对女性的束缚,也是对男性的束缚,我很讨厌这种叙事,因为标签化了女性也标签化了男性。彩礼就是典型的案例,这种观念塑造起来的婚姻经济,就带来了男性互害,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其实父母、女方、男方,都是这个循环里的受害者。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破局,是什么呢?爱情。故事1里,我朋友最终和他对象,还是修成正果了,他们一致认为,先领证再说,证领了,再去应付父母,什么叫爱情,这就是爱情。

爱情能够打败一切世俗,但是,如果你站在女方父母的视角,看着家里的经济状况,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感受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