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马克之冠:内娱不要轻易碰“国家荣誉”的瓷

托卡马克之冠:内娱不要轻易碰“国家荣誉”的瓷
2024年05月14日 10:19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托卡马克之冠】

时隔4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音乐竞技综艺节目《歌手》再次重启。这一季节目以直播的形式推出,一经播出就引爆了內娱圈,从微博到抖音,从朋友圈到小红书,从知乎到B站,对《歌手2024》的调侃和讨论一片火热。

按笔者身边一些对综艺文娱颇为精通的行家老手的说法,內娱圈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火爆的话题了,是越来越收敛内卷的內娱难得的一次出圈。

但这次出圈,对内娱行业来说恐怕是要汗流浃背的。因为《歌手2024》引发的热烈讨论开始不局限于节目内容本身,相当一部分讨论跳脱出了节目的娱乐范畴,甚至有了泛政治化和扩大化的趋势。

扎心的现实

《歌手2024》采用全开麦、不修音、一遍过的直播模式进行竞技演出,消除了传统综艺节目中普遍存在的“声音滤镜”“半假唱”的问题,完全靠人声肉嗓一较高下。

这种比赛方法让歌手无法凭借外部技术手段把自己的演唱表现拔高到自己达不到的水准,因此对歌手的唱功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季《歌手2024》也因此被视为真枪实弹的实战对抗。据该节目的监制洪啸透露,有许多歌手因为必须直播的要求而回绝了节目邀约。

在赛前,华语歌坛大姐大那英被认为是歌王的最有力竞争者,甚至有人戏称就差直接给了。而前来参赛的两位外国歌手是国内观众不太熟悉的加拿大籍摩洛哥裔歌手凡希亚(Faouzia Ouihya)和美国歌手香缇·莫(Chanté Moore)。这两位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结果比赛开始后却让所有观众大感震惊。

凡希亚这位00后一开嗓,就给了在场所有中国歌手一个下马威,其音色明亮,声压沉重,唱功扎实,水平极高。

而随后上场的香缇·莫,更是在刚落地不到24小时且缺乏准备的情况下,就在现场游刃有余地展现出了横跨四个八度的广阔音域,低音沉稳厚重,高音明亮通透,其声音质感绵密紧致,状态极佳,情感饱满丰富,张力极强,甚至在演唱过程中还有一些即兴表演的成分,丝毫看不出吃力和疲劳的样子。整个人沉浸在音乐中,是在歌唱,而不是在表演。要知道香缇·莫今年已经57岁了,早已过了一个歌手的巅峰期,但依然在这场赛事中展现出了力压群雄的水平。

香缇·莫幕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以为自己是来做评委的……

在这期节目中,这两位来自异国他乡的选手几乎把国内参赛歌手“吊着打”。甚至话说得难听点,这次竞技中大部分参赛的国内歌手的表现,与这两位的实力差距已经大到一耳朵就能辨优劣的地步,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业余。也因此,有人戏称两位外国选手是来内娱圈子搞“支教”的,教国内歌手怎么唱歌。

比赛结果毫无悬念,在第一期张榜赛中,香缇·莫和凡希亚分获冠亚军,而那英仅列第三,其余国内参赛选手的成绩……不提也罢。

外国歌手的歌我们不是没听过,但将内娱歌手和外国歌手放在同一个环境下同台竞技,对比反差空前强烈,真正做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现场差距让国内不少观众甚至产生了“我们这么些年究竟都在听些什么玩意?”的疑问。

因为湖南卫视此前有一届《歌手》取名为《歌手:当打之年》,因此这届《歌手2024》也被戏称为《歌手:挨打之年》。有人戏言,这就像是人家拿出一根手指就挡住了你的降龙十八掌,是格莱美碰到了草莓音乐节和红白喜事。更有人调侃内娱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偌大一个华语乐坛竟无一人有可战之力,居然要让“五旬老太守国门”。

那英在观看香缇·莫演唱时的表情

倍感“屈辱”的观众开始满世界摇人,名单从邓紫棋一直蔓延到廖昌永。一众国内歌手也陆续主动请缨,如韩红在微博写道:“我是中国歌手韩红,我请战!”

内娱不要轻易碰国家荣誉的瓷

这种热闹的景象本来并无不妥,娱乐场热闹一些才正常。但在种种声浪中,有一类声音是值得警惕的,那就是把这次赛事进行泛政治化解读。

有相当一部人把这次《歌手2024》上升到为国家荣誉而战的高度,甚至将其与民族自信捆绑,颇有一种要倾举国之力大搞动员,不惜代价扳回一城的架势。仿佛在这场音乐竞技中败下阵来的,不是萎靡已久的华语乐坛;个个请战,争先恐后地要为国争光,气氛竟有些悲壮了起来。

在笔者看来,对一档音综反映如此激昂亢奋其实大可不必,事事上价值上强度不是明智之举。

华语乐坛近年来乏善可陈,从作词作曲到歌手演唱水平全面下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行业陷入了一种低水平运转和高烈度内卷并行的困境中,能让人朗朗上口、传唱不衰的优质作品久已未闻,更谈不上重现20年前的“诸神之战”。笔者有朋友甚至吐槽,近年来华语乐坛唯一有明显进步的,只有灯光效果和修音水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