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37期::懂点中医,大有益处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37期::懂点中医,大有益处
2024年06月16日 08:18 观察者网

“中医这种哲学,对自己有好处,对社会有好处。”

“健康,它的主体是谁?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今天要讲主动健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中医药学不光跟养生、健康有关,还蕴藏着一整套思维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去感受、学习。在东方卫视6月10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一同探讨了中医与养生。

张伯礼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主动健康与养生保健》,这个题目可能大家更感兴趣,因为关切到每个人的健康状况。

我们的医学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第一次挑战是烈性传染病,像在欧洲,一个乡镇、一个城市、甚至一整个国家的人口死绝了。如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将近四千万人死亡。

实际上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还不是传染病,而是非传染性疾,慢病。慢病是什么呢?像高血压、冠心病、肿瘤、肺心病这些老年性、退行性、代谢性的疾病,我们也笼统地把它们称为“生活方式性疾病”,这些病占了我们死亡率的80%,也消耗了我们所有卫生资源的80%。

我们国家既面临着发达国家的疾病谱,也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病,比如还存在着一些营养不良。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必然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医学该怎么发展?不是建更多的医院、培养更多的大夫、研究更多的药。这种被动地应付,防不胜防,治不胜治。所以上个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所以提出“健康世界”,世界各国都要建设自己的健康国家,如“健康美国”、“健康日本”、“健康英国”,我们中国是“健康中国”。

但这里边有个问题,就是健康,它的主体是谁?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今天要讲主动健康,就是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己关注自己的健康。

对于“健康”这两个字,大家认为是一个词,它实际是两层意思:古人说“体壮曰健”,你这个人挺壮的,就叫“健”;“心怡曰康”,心情舒畅叫“康”。所以“健康”既包括身体,也包括精神——我们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提出来了,这才叫“健康”。而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来,“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你的身体要健康,心理还要健康,这个还不够,还要适应社会,要有生活能力。所以我们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和我们中医老祖宗的定义不谋而合。

而我们人往往是没得病时不重视健康,任性,肆意地透支身体;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有没有途径?有人说了,“我这个家族就不是长寿的,我也长寿不了。”不是那样的。实际上大家有个比较统一的认识:我们的生活方式起主要作用,遗传因素在里边只占15%,环境因素只占17%,医疗条件只占8%,而生活方式占60%,所以还是靠自己。健康长寿是有理念的,生活方式是影响最大的。

对于生活方式这点,并不一定要花多少钱,花钱买不来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吸烟,你省钱了,不酗酒,你还省钱了,晚上早睡觉,还省电钱了。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理念至关重要。

现在我们提“主动健康”,“主动健康”是什么呢?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包括你的自觉性,也包括你的个性,同时也包括持续性、综合性。你说“我不抽烟、不喝酒,净熬夜”,也不行。它一定是综合的。刚才我在外边站那么一会儿,有个人在那说“我这体重太重了,我现在决定一天就两顿饭,并且我最近已经不吃肉了,我再加强点跑步,我体重已经降了多少多少斤了。”这就是“主动健康”。

我们中医还有康养——现在特别时髦。康养里边也要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基础,品质是关键,健康是目的,养护是方法,这个一定要分清楚了。中国人的这种养生保健是世界其它民族没有的——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是研究世界科技史的,他讲了在世界文化当中,只有中国人的养生学是独特的,是其它民族所没有的。

我们天津邮轮特别多。我有几次看见从邮轮里边出来的人,老大爷、老奶奶都是七八九十岁,你搀着我,我搀着你;外国人一到老了,还特别爱穿鲜活的,红袄绿裤,特别鲜活。为什么呢?他们的养生就是旅游,吃维生素。我们中医除了旅游、吃维生素,还可以做什么?我们还可以打太极拳,还可以吃药膳,还可以练气功,还可以练八段锦,很多选择,这是中医的一个长处。

刚才我们主持人说“《黄帝内经》太涩,读不懂”。所以我给大家读一段《黄帝内经》里的话,讲怎么养生的,叫“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我把它总结成“一个根本”、“三点关键”。

“一个根本”,即精气神。我们学校买了一块大石头,他们说“张老师,刻什么字呢”我说“三个字:精气神”。全中国人都要长精气神,每个大学生更要有精气神。“三个关键”是什么呢?饮食、起居、情志。最简单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序、顺应四时,以及最关键的一个——精神内守。就这么五个原则。实际上,我们养生的方法,主要的就是养神。这人有精气神,即使有病了,即使遇到多大的困难,精神不能倒,这点至为重要。中医养生主张形与神俱,首重养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