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普京访越,透视出的国家相处之道应该是什么?

冯超:普京访越,透视出的国家相处之道应该是什么?
2024年06月23日 08:48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超】

在焦灼于俄乌战场、战争升级隐忧频现的形势下,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朝鲜之行,于6月20日凌晨抵达河内,风尘仆仆地开启了访越之旅。

这是自2001年以来普京第五次访越,上一次是在2017年参加岘港APEC会议。联系到苏联和朝鲜的关系变化以及朝鲜对俄罗斯外交与军事的支持,与时隔24年才访问朝鲜一次相比,俄罗斯对越南的重视可见一斑。

应该讲,此次普京对越南国事访问的背景不同寻常。就在他启程的前两天,西方主导的“和平峰会”刚刚落幕,少了当事方和有担当大国的参与,和平统一战线不过是奢谈。而俄乌冲突导致世界被撕裂为两大阵营,再次印证了内部积弊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对外关系则难以理顺,爆发对外冲突的可能性则相应加大。

越南给足俄罗斯大国颜面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越南秉持平衡立场,并获得了普京的首肯。西方制裁下,俄罗斯寻求新的外交和经济伙伴,越南也成为重要选择。近些年来越南在独立自主、不结盟、安全上实行“四不”国防政策的基础上,以阮富仲为核心的越共高层领导集体奉行“不偏不倚的平衡外交政策”,用他们自己的外交话语来表述,就是“竹式外交”。

从越南的角度看,实行革新开放的越南正在推进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特别是在能源和军事领域需要俄罗斯的支持,以保障经济和国防安全。但是公开报道显示,军事国防领域并未列入此次访问的议题,普京此次访问的重头戏是科技能源合作。

根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在越投资项目将近200个,投资额近10亿美元,在14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仅列28位。普京在越南《人民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俄罗斯将竭诚帮助越南建立原子能中心,可见俄罗斯急越南之所需的考虑。范明正总理则回应将和平利用核能,越南没有考虑重点建设核电站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貌似有点拧巴,但越南承诺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目标,综合多种因素,范明正表态说越方还要研究民用核能项目,因为核电在越南能源结构中占比有限。

因此,范明正建议俄方和国家原子能公司继续帮助越方培训核能科学人才,重启1984年开始运行的岘港核反应堆,增加使用年限,延长8-10年;及时解决俄方援建的同奈省核能工业科研中心项目推进障碍,并保障工程质量;希望俄方援建核能医学中心,并开展风电合作开发和研究项目。

在经贸和货币金融领域,自2015年签署《越南-亚欧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协定》以来,根据俄方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俄越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8%,扩大卢比与越南盾本币结算迅速推进,占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40%,今年一季度达到近60%。普京也在文章中提到要加强教育人文交流与合作。

普京的访问获得了越方高规格接待,先后与国家主席苏林、总理范明正、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和国会主席陈清敏会见。阮富仲在会谈中表示,越南将发展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视其为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会见结束当天,双方发表了《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续签了《越俄友好关系基本原则》,签署了涉及教育、科技、司法和文体等领域11个双边协定。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0日,越南河内,越南国家主席苏林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签字仪式。(IC Photo)

从外交表态上讲,越南给了俄罗斯应有的大国颜面,坚决拒掉欧盟要求讨论对俄制裁的事项,并重申双边关系的重要性,比如越南驻俄大使邓明魁认为,“这不仅是一次重大的外交事件,还体现了俄罗斯对与越南在多个方面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视和承诺”。新任越南国家主席苏林则表示,“越南一直把俄罗斯视为在外交政策上优先合作伙伴,一直关切和支持俄罗斯的稳定发展”。但在敏感问题上,越南懂得把握分寸。俄乌冲突以后,为了避嫌,尽量减少大宗军火采购。

从意识形态站队转向更加务实的战略利益合作

回顾历史,从苏联时期至俄罗斯独立初期,俄越关系历经波折,其演变轨迹深受国际政治风云、意识形态纷争及两国核心利益交织的影响。

对于两国关系的历史发展,越南官媒《年轻人报》评论说,俄越关系在新的国际变局中经受了岁月洗礼。越俄关系的前身越苏关系自1950年建交,1991年苏联解体后,越南第一时间承认了俄罗斯继承前苏联的合法地位。2012年越俄两国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是,普京要想从越南人身上得到如同朝鲜在政治或隐形经济方面的耿直承诺,恐怕并不容易。

早在革命初期,越南的确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胡志明曾留学西方思想重要策源地——法国,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共产党。他的继承者们肯定清醒地看到了越南吃过选边站队的亏,大概率不会重走老路。

后来在冷战格局下,中苏关系的变化间接影响了苏联对越南的政策,因为越南在冷战中寻求平衡其与两个共产主义大国的关系。越南自感被中国抛弃,利用中苏矛盾,被迫选边站队。只是当时的国际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交理论也由“三个世界”取代了“两大阵营”,中国推行更加务实的外交政策,开始实行与美和解、联美制苏战略。

但当时以黎笋为首的越南当局,选择了联苏反华为既定国策。1978年11月3日,越南和苏联签订了《越苏友好合作条约》,这样,越苏之间在70年代后半期完成了从政治、经济到军事的全面合作,并且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实质上,这是一项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但由于越南错误执行了亲苏反华侵柬的一系列昏招,外交陷入空前孤立。

1986年越共六大后,越南彻底抛弃了“一边倒”向前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政策,实行多样化、多元化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从多交友、少树敌到越南愿意做国际上的朋友,到可信赖的朋友、再到国际社会可信赖的朋友和积极、有责任的成员等,越南外交方针的表述也不断更新。

最新表述“竹式外交”,则贯穿于越南自1986年全面革新开放以来融入世界的进程。从打破封锁开始,越南就建立和巩固了日益稳定的对外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元化、多样化外交关系,给革新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越南已扩大和提高与所有邻国、大国和传统朋友的外交层级,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反观俄罗斯和其前身苏联的对越政策,在斯大林至赫鲁晓夫的时代(1924-1964年),苏联对越南持审慎态度,虽支持其民族解放斗争,但未深入干预内政。赫鲁晓夫时代,在中苏裂痕初现之际,苏联仍通过经济援助和军事咨询助力越南抗法斗争。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年)则见证了越苏关系的飞跃,特别是1978年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使苏联对越南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达到高峰,助推越南战后重建。然而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年),因苏联自身困境,对越支持减弱,双边关系趋冷。

苏联解体后,俄越关系在1991年至1999年间经历重建期,其中1994年的《越俄友好关系基本原则条约》确立了新起点,随后两国在多领域合作日益紧密。

总体来看,俄罗斯承接了苏越关系的历史遗产和教训,双方由疏远走向紧密,甚至发展到了准结盟关系。虽然遭遇关系突然遇冷,但经双方自省后,再发展到冷战后的平等互惠关系,其发展脉络与全球战略格局变迁及各自战略诉求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后,这种关系从军事安全向科技、能源、人文等领域进一步巩固与扩展。

普京执政后,在前两个任期(2000-2012年)内,基于冷战时期苏联与越南的传统伙伴关系,重点推进深化俄越双边政治互信、经贸和军事合作。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尽管两国政治上的亲密程度有所下降,但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从普京第三到第四任期(2012-2024年),随着俄罗斯外交策略的转变,特别是“东向”政策的实施,越南成为了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关键伙伴,两国在能源和军工领域的合作尤为突出。

最后,普京在2024年开始的第五个任期,恐怕要面对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俄罗斯继续深化与越南的关系在意料之中,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加强了与亚太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的联系。俄越关系不仅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得到加强,而且在能源合作方面也实现了新的突破。

综合来看,普京时期的俄越关系从冷战遗留的意识形态,转向了更加务实的战略利益合作,体现了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共同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共识,但也各取所需。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0日,越南河内,俄罗斯总统普京瞻仰胡志明陵并敬献花圈。(IC Photo)

俄越两国不同的外交思路

苏联解体的创伤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挫败感,至今仍挥之不去。雄心勃勃的普京正是靠着承诺假以时日还给其人民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赢得国民信任,却没能避免由于内循环不足而外循环过度所引发的创伤,陷入身份危机。在北约切香肠般挤压俄罗斯敏感生存空间的逼迫下,爆发了俄乌冲突,从而也让俄罗斯与欧盟彻底决裂,成为西方集团的头号敌人。

而在后冷战时代,越南吸取了历史教训,在反复权衡中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找准定位,加入东盟,巧妙地处理了与大国的关系,远离了战争,开启了通过运用伙伴外交与“竹式外交”巧妙融入国际的进程。

迄今为止,越南与189个联合国成员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除了与老挝、柬埔寨和古巴三国家建有“特殊关系”,还有18个“战略伙伴”、12个“全面伙伴”,其中与中国建有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升格为实际上的第一层级,即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越南对外宣称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另外5个国家建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都被视为对外关系的第一层级,分别是俄罗斯(2012)、印度(2016)、韩国(2022)、美国(2023)和日本(2023)。

此外,越南还与联合国、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世贸组织等70多个国际组织和重要国际论坛开展积极互动。不仅如此,越南日益扩大、积极、主动、深入开展党际外交、国家外交、人民外交;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增强政治互信,与合作伙伴利益交织。

毛泽东主席曾在上个世纪冷战阴云密布、左右分歧充斥党内的形势下,一声惊雷地发出感慨,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鸣:“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风云诡谲的今天,不管大国还是小国,不管是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这句话仍兼具全局性和普遍性的重大战略意义。

此次普京东亚之行也说明,俄罗斯也用这种方式向美国宣示,即便遭遇西方围堵,俄罗斯依然在全球南方这边找到出路。因此,自居于与北方对立地位的全球南方,或许是身处当今三个世界中的各国脱离对外依附的最好身份定位。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乱局中,不断认识自己的清醒者或许依稀可以意识到,从眼下的内政外交来看,由于俄罗斯此前没有及时处理内部社会矛盾,导致内部安全危机外溢,而越南敢于刮骨疗毒般地开展熔炉式反腐,显示自我革命的勇气,对外这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最终普京融入西方失败,卷入了不断延宕的内耗和地缘安全危机,而越南则巧妙腾挪,发挥内力和外力,通过打造多层次的伙伴外交网络,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不管怎么说,普京旨在缓解内外安全威胁和经济制裁的亡羊补牢之举,其目标总算已经达到了,从战略上对冲了在欧洲被孤立的局面。而越南的平衡外交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游走于大国之间,巧妙化解了自身的外在压力,不动声色中已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树立了亲和的国际形象,同时也给中小国家提供了应对各种内外不确定性的良好范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