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总结成功的经验

《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总结成功的经验
2024年06月28日 18:59 观察者网

“作为《中国奇谭》的当事人,我时刻提醒自己的一点就是不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说道。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动画片大师班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陈廖宇在会上分享了众多有关创作《中国奇谭》的体悟与经历。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上海电视节官网)

“作出创新、差异化的办法在于尽可能的追根溯源”

如何推出有探索性又多元化的短片,做到作品的差异化?在陈廖宇看来,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宏观的层面就是“尽量追求”。陈廖宇解释道,“我们《中国奇谭》作为一个整体,与当下的其他作品相较,不说好坏,至少我们主观追求做不一样的作品”。

陈廖宇进一步说道,“其次(下一个层面),就《中国奇谭》内部,我找了10个导演。我在找导演的时候就会关注这些导演本身的差异化,他们开始创作之后我也会在意他们作品之间的差异化。”

第三个层面则是“在微观上来说”,进一步具体到参与《中国奇谭》的每一个导演本身。陈廖宇补充道,“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导演自身,我会要求他尽量和他之前的作品也要有差异化,哪怕已经有过很成功的作品。”

怎样做到差异化?陈廖宇表示,“任何一个事物,当我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他业已完成的作品的时候,差异化的可能性就已经相对较少了”。因此,陈廖宇认为,创作者应当把创作的思路尽量回溯到创作的根源,例如作品的生活根源、文化根源、价值观根源等。

“一个事物的源头就相当于回到一个原点。当我们站在一个原点上的时候,你可以发现自己具有了广阔的空间,可以往前、后、左、右,“”陈廖宇说道。

“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总结成功的经验

另一方面,当被问及《中国奇谭》第一部有哪些成功经验时,陈廖宇表示,他作为《中国奇谭》的当事人,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总结成功的经验,而在创作《中国奇谭》时,他所看重的并非是总结分析市场,而是如何“在这里面突破”。

陈廖宇认为,“更重要的是遵循每个创作者的内心和初衷,以及我们对于动画的了解、理解、和理想。”。陈廖宇分享道,在观看当下作品的时候,作为动画人也会有自己的评判:喜欢的、不喜欢的,或者希望能看到什么样的作品。陈廖宇说道,“作为专业人员,与其去说,不如去做我们认为所应该呈现的样子的动画片”。而这正是陈廖宇制作《中国奇谭》背后“最深层的原因”。也因此,《中国奇谭》得以“摆脱了很多功利性或者目的性很强的创作”。

陈廖宇认为,“真正的成功需要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所以在他制作《中国奇谭》2时不断提醒自己和所有的导演“回到创作,从0开始创作”。陈廖宇补充道,在具体细节上,他也对技术、制作层面(包括画面、声音、叙事等)进行了总结。然而,陈廖宇也希望能够维持《中国奇谭》的初衷——去探索创作的多元化,而不想受过于具象的目标的影响。

陈廖宇坦承,“多元化同时意味着风险——这里面会有成功的可能,也会有探索失败的可能。我们希望在第一部的基础之上更好的探索,但我自己有做好心理准备,可能2(第二部)会有2的成功之处,但是2也可能会有2的失败之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