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瑾:作为东北菜里无可撼动的“扛把子”,锅包肉的历史可不简单

额尔瑾:作为东北菜里无可撼动的“扛把子”,锅包肉的历史可不简单
2024年07月05日 08:34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额尔瑾】

作为地道的东北人,最近“吉林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这一话题像一记炸雷,直接点燃了我的“相亲相爱一家人”亲友群……

出门在外,吃过不少东北菜馆,不过几乎每个东北人都知道,评判一家东北餐馆的地道程度,无需过分留意招牌的醒目程度,也不必细究老板娘与员工的乡音浓淡,关键在于品尝其招牌佳肴——锅包肉,这道菜如同试金石,能精准反映出厨师技艺的正宗与精湛。

锅包肉的前世传奇

锅包肉这道菜的起源,真是众说纷纭。就东北来说,黑吉辽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

黑龙江的两种起源传说,其一聚焦于“滨江膳祖”郑兴文,这位光绪年间的烹饪大师,于1907年在哈尔滨道台府尹杜学赢麾下担任主厨时,巧妙地将传统咸鲜“焦炒肉片”转变为酸甜新风味,命名为“锅爆肉”,后因洋人发音的趣味,演变成了“锅包肉”。

另一版本则提及清朝末年的王福来,他在哈尔滨经营餐馆之际,应大客户之邀,匠心独运地创制了这道菜,并亲自命名。

辽宁方面,关于锅包肉的起源同样存在分歧。一种说法归功于沈阳名厨王善才,他在伪满时期对地方小吃“焖烤肉片”进行了大胆革新,融入了番茄酱等调料,从而诞生了锅包肉。

而另一种观点则强调奉天厨师周富根对酱汁的独特贡献,使得番茄酱成为辽宁锅包肉独树一帜的标志。无论哪种说法,辽宁锅包肉以其独特的番茄酱风味,在众多版本中脱颖而出。

吉林的起源说则更为古老,追溯至清道光元年(1821年),吉林富春园饭庄的招牌佳肴“辣瓦肉香”。这道菜以薄大肉片炸至金黄如琉璃瓦,烹饪技法与锅包肉异曲同工,口味同样酸甜,但略带一丝干辣椒的微辣。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出于满族祭祖活动及官方外交的需要,菜品逐渐去除了辣味,更加倾向于酸甜口味,最终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锅包肉”。

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一场世界锅包肉大赛

区区一道菜,背后的历史却这么不简单,光是来源就有这么多说法。反而从侧面印证了,在当时那个年代,东三省之间的美食一直在不断融合与变迁中。

不过学术界多认同的说法则是哈尔滨的郑兴文版本。

光绪年间的哈尔滨,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都会,中央大街洋楼林立,异邦友人往来频繁。滨江关道,哈尔滨之行政核心,常设宴款待远方来客,尤以俄国贵宾为多。

名厨郑兴文,旗籍出身,师承恭王府,擅京鲁佳肴,尤以焦烧肉条闻名京华,此菜精选瘦肉,挂糊炸烹,外脆内嫩,咸鲜诱人。

1907年,郑兴文踏上了仕途之路,凭借其卓越的烹饪技艺被委以江关道的膳长一职。这一任命标志着郑兴文正式开启了他在官府厨房中的辉煌生涯。

起初,郑兴文是为迎合其俄罗斯夫人的口味——其夫人偏爱传统京味焦炒肉片外焦里嫩的口感,却对原味的咸鲜不甚满意。于是郑兴文专为她烹制,将咸鲜风味转变为酸甜,并巧妙融入水果元素。此后,这道改良菜品在哈尔滨道台府的宴席上大放异彩。

郑兴文

1910年末,哈尔滨遭遇了一场空前鼠疫,波及广泛,生灵涂炭。幸得留洋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历经数月无抗生素条件下的艰苦奋战,终克时艰。为彰其功,清政府于次年春在沈阳举办“万国鼠疫研究会”,授予伍连德“鼠疫斗士”之誉。

就在这次会上,郑兴文作为主厨,其厨艺备受瞩目,尤其是那道锅包肉,融合了中西风味,深得外国宾客喜爱,尤其是俄罗斯人,每至道台府必点此菜。

然而,一开始上这道菜的时候还出了一点岔子。由于出锅后未能及时品尝,原本外脆内嫩、酸甜适中的锅包肉逐渐失去了其诱人的风味,从而遭到了食客们的忽视。

面对此景,郑兴文匠心独运,决定将原有的“烹汁”技法革新为“熘汁”工艺,并巧妙地添入番茄酱,此举不仅让锅包肉的色泽更加诱人,即便久置,其风味亦能持久保鲜,不失鲜美。改良后的这道菜总算得到了食客们的认可,进而走红。

郑兴文初将此佳肴命名为“锅爆肉”,意在区分于传统京菜。然因俄语中“爆”音近“包”,久而久之,此菜便以“锅包肉”之名流传开来,成为哈尔滨乃至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郑兴文所创锅包肉,不仅令清政府在国际场合增光添彩,更荣获“滨江膳祖”之誉,此称号象征着他作为哈尔滨(古称滨江)餐饮文化奠基人的崇高地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