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网对决星链”,比卫星更迫切的可能是火箭

“星网对决星链”,比卫星更迫切的可能是火箭
2024年12月17日 15:17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玉京】

2024年,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截至发稿日期,美国的星链(Starlink)已部署逾7500颗卫星,而中国的“星网”也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将首批“中国星网”卫星送入轨道,标志着中国版“星链”项目从规划走向实战。

作为国家新型基建工程,“中国星网”的战略意义怎么积极评价都不为过。尽管起步比美国晚了五年,但凭借强大的国家队力量和雄心勃勃的赶超战略,属于中国的“星际网络”时代已经开启。

但比卫星本身更迫切的,可能是火箭。站在这场“星网对决星链”的起点,我们不禁要问:迟来的“中国星网”,能否在这场信息时代的竞速中逆转局势?

“中国星网”首批卫星采用长征五号B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中国星网”:国家队的使命与千帆星座的区别

中国版星链要实现反超,需要两条腿走路,民商队和国家队并重,缺一不可。与此前的千帆星座不同,“中国星网”是一个“国家队”项目。“中国星网”肩负着更广泛的战略任务,不仅包括全球网络覆盖和宽带接入,还涵盖物联网(IoT)应用、海洋监测、国家专网通信以及信息安全保障。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工程”,“中国星网”的背后是国家意志和强大的政策支撑。相比千帆星座的市场化定位,“中国星网”的使命更加明确,资源更加集中,目标是构建中国版的全球低轨通信网络,填补此前的技术和市场空白。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目标上,也反映在运作机制上。千帆星座以市场化力量为主,更多依赖商业公司进行投资和运作。而“中国星网”则以“国家队”的方式整合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国有资源,其运作模式更具系统性和高效性。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注定了“中国星网”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将以更高的起点和更快的追赶速度实现突破。

千帆卫星造型跟星链卫星相似,造型如同“板砖”,其优势在于可堆叠发射,非常适合批量发射 视频截图

火箭运力与“长征五号B”亮点

在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的竞赛中,运载火箭的运力和发射能力直接决定了星座的组网速度和建设成本。相比美国SpaceX依托“猎鹰9号”的高频复用发射,中国的星网首战是长征五号B这一高运力火箭,中国开启“星际网络”时代。

长征五号B是一款重型运载火箭,其最大近地轨道(LEO)运力可达25吨,比SpaceX的猎鹰9号(LEO运力22.8吨)略高——这也是亚洲最强低轨运力火箭。这一运力优势使得长征五号B具备了大批量快速发射的能力。

与传统的两级火箭设计不同,长征五号B采用的是“无二级”的独特构型。相较于长征五号的两级设计,长征五号B取消了二级,直接由一级火箭完成LEO轨道的发射任务,这使其在发射LEO卫星时拥有更高的运力和更低的发射成本。

虽然长征五号B的运力优势明显,但它的最大瓶颈在于“不可复用性”。相比SpaceX的猎鹰9号通过一级火箭复用技术将发射成本降至每次2000万-3000万美元,长征五号B仍然采用一次性抛弃式设计。每次发射后,助推器和一级火箭无法回收复用。

这样的设计虽然保证了发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也使得单次发射成本或高于猎鹰9号的复用成本。这使得“中国星网”的发射成本竞争力不足,特别是面对星链的高频次、低成本发射节奏时,长五B的“天花板效应”尤为明显。

除了成本,发射频率的限制也是一大瓶颈。SpaceX的猎鹰9号每年可以执行50-60次的高密度发射,而长征五号B的发射频率受限于生产周期、发射平台可用性以及发射后平台的维护和检测工作。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长五B的唯一发射平台,这意味着每次发射需要等待平台的清理和维护,进一步拉长了发射周期。长征五号B的年发射频率预计远低于猎鹰9号的发射节奏。对于依赖“批量部署+快速组网”的“中国星网”而言,发射节奏的不足可能会延缓整个网络的组建进程。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长征五号B在初期的星网大规模组网中的角色依然不可替代。

从战略角度来看,长五B的高运力和大批量发射能力,足以在前期实现“大步追赶”。按照常规的卫星发射节奏,如果每年执行6-7次的长五B发射任务,理论上一年内即可将200颗以上卫星送入轨道,5年内完成1000颗以上卫星的组网。相比美国的星链依靠高频发射推进部署,“中国星网”的模式更接近于“大批量少次数”的战略节奏。对于初期的组网任务来说,批量发射的“乘数效应”非常显著,这也是长五B的独特竞争力所在。

总的来看,长征五号B是“中国星网”的“起步助推器”,但不是“终极解决方案”。在星网的早期大规模组网中,长五B凭借高运力和批量发射的优势,能够帮助中国快速追赶美国的星链。

这是国外的一网卫星(OneWeb),可一箭36星发射,“中国星网”卫星或与之相近 网络

中国国家队的可复用火箭

长征六号X(CZ-6X)和长征八号R(CZ-8R)是中国航天在可复用火箭领域的核心探索对象。

长征六号X采用类似SpaceX猎鹰9号的垂直回收设计,具备回收第一级火箭的能力,通过在火箭上安装栅格翼和液压控制系统,使其在下降过程中稳定姿态,并最终实现垂直回收和再利用。

而长征八号R设计相当独特,采用“整箭回收”的模式,核心级和助推器不再分离,而是通过整体回收的方式,使用类似猎鹰9号的反推火箭着陆方式,同时实现多个模块的联合回收。

长征六号X和长征八号R的回收模式各有侧重。长征六号X更接近猎鹰9号的单体回收模式,采用单个一级火箭的“点对点回收”;而长征八号R采用的则是“助推器+芯一级整体回收”,这一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回收的部分不仅包括一级火箭的芯级,还包括助推器部分,而这些模块的成本占火箭总成本的70%,其综合经济效益更高。

未来,长征六号X和长征八号R的复用化将显著降低中国的发射成本,接近甚至低于SpaceX的猎鹰9号的复用发射成本。

我们是否可以大胆设想,在未来的发射策略中,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X+长征八号R的“三箭齐发”组合成为“中国星网”的主力发射配置?

在这一发射体系中,长征五号B负责重型运力发射,批量部署卫星,确保前期大规模组网的任务快速推进;长征六号X和长征八号R凭借助推器和芯级的整体回收,实现发射频率的提升和发射成本的进一步压缩。这一策略将兼顾高运力和高频次的需求,确保“中国星网”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发射节奏的控制上,多场并行发射也是一大关键。与目前文昌航天发射场为唯一场地的局面不同,未来的长征六号X和长征八号R将具备在文昌、酒泉和太原多个发射场执行任务的能力,这将彻底打破“单场地发射”的限制。

多场并行发射布局与SpaceX的多场发射战略一致。如果实现“三箭齐发”,“中国星网”的发射频率有望从每年6-8次提升至每年30-50次,这将进一步加速“中国星网”服务范围的重点区域和全球覆盖。

“批量发射+复用化+多场发射”,将成为“中国星网”全面追赶星链的“战略组合”。如果中国能够在2025-2030年实现发射频率的倍增和发射成本的大幅下降,“中国星网”将不再是“追赶者”,而有可能成为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引领者。

长征九号将打开更高一个层次的天花板。长征九号方案多次调整,已从中国版土星五号变为中国版星舰,目前还不清楚具体的时间节点。

长征八号R飞行剖面图 网络

产业链分析:火箭与卫星的供需矛盾

相比美国SpaceX依靠“自有卫星+自有火箭”的高度一体化模式,中国的星网项目采取了“多方协作、分工负责”的模式,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科等多个国有企业共同参与,涉及火箭研发、卫星制造、通信运营等多个环节。由于各大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节奏不同,产业链供需匹配上需注意协调问题。

与发射端的“瓶颈”不同,卫星制造端的节奏更快。在“中国星网”的产业链中,卫星的生产能力具备大批量交付的条件。

中国的卫星制造体系具备“批量化、模块化、标准化”的生产能力,每年交付数百颗低轨卫星的能力已经具备,尤其是在小型化卫星的设计标准上,中国已采用与星链类似的“单一标准化平台+可替换载荷”的生产模式。

换句话说,星网卫星的单颗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都得到了压缩,但由于火箭发射频率受限,卫星或需要等待发射窗口的排期。这种“生产能力过剩、发射能力受限”的现象,正成为制约星网组网速度的关键因素。

从产业链协同的角度来看,发射端的“短板效应”制约了整体的供给节奏。卫星的制造成本与发射节奏高度相关,卫星一旦生产完毕却无法及时发射,库存和存储成本都会上升。卫星的存储和维护费用每月费用不菲,发射排期的延迟进一步推高了星网的整体成本。

相比之下,SpaceX通过“一体化的发射和制造体系”,实现了卫星“即产即发”,这不仅降低了卫星库存的滞留成本,也优化了整体的生产-发射供应链。“中国星网”可借鉴这一逻辑,但火箭端的“瓶颈”尚未突破,2024年-2026年期间或暂时存在“供给过剩、发射不足”的现象。

首先,星网打通内循环,可尝试调整卫星的生产节奏。考虑到火箭的发射窗口有限,“中国星网”可调整卫星的批量生产周期,采取“分阶段批量生产”的方式,避免卫星积压成本过高。

这种策略类似于汽车生产的“按需生产(Just-in-Time)”理念,卫星的生产计划将与火箭的发射节奏精准对接,在每一批火箭发射任务前的2-3个月内集中生产相应的卫星,以确保“产能不闲置,库存不积压”。

其次,“中国星网”可打通外循环,在更深层次的产业链协调方面,探索“星网联合体”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本质是,将卫星制造商、火箭制造商、发射服务商和地面通信运营商整合为一个“联合供应链”,通过协同排期和任务分配的方式,确保整个产业链的高效运转。比如,卫星制造周期将以发射排期为“锚点”,火箭的生产周期也要围绕卫星的批量生产计划进行调整。此外,卫星制造商和火箭供应商将通过数据对接平台进行协同生产,提前掌握彼此的产能数据和交付节奏,从而优化排期。

从某种意义上说,火箭和卫星的供需矛盾在本质上是“发射能力”不足与“制造能力”过剩的对抗。通过长征六号X和长征八号R的复用化和多场发射策略的实施,这一矛盾有望在2025-2027年得到有效缓解。而通过“星网联合体”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卫星的生产节奏、火箭的发射节奏和发射场的任务排期将趋于一体化协同运作,整个生产-发射-覆盖的闭环系统将更加紧密。

预计从“瓶颈式链条”转向“柔性供应链”的变革,将不仅有助于加速星网的组网速度,还能在国际竞争中压低“中国星网”项目的总成本。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谁能打破产业链的不平衡,谁就能掌控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市场规则。这场关于“卫星与火箭的供需对弈”的战争,正在太空的高轨道上悄然上演。

2024版的长征九号脱胎换骨,已成“中国版星舰” 网络

结语

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是“中国星网”的最终目标。SpaceX高频复用+全球覆盖的策略相当激进,使其在全球市场上形成了巨大领先优势。“中国星网”采取“集中突破+重点覆盖”的战略,通过“批量发射、区域覆盖、灵活定价和多箭并行发射”,完全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星链的差距。

未来,随着长征六号X和长征八号R的复用化、产业链内外循环打通,和“一带一路”市场的深度绑定,“中国星网”的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