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力 编辑/徐喆)1月8日,普利制药(*ST普利,300630.SZ)股价再度遭遇重挫,截至晚间以20cm跌停收盘,报4.94元/股。
消息面上,公司因涉嫌严重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监管机构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前,普利制药于1月5日发布公告,披露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指出其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存在大规模虚假财务记载,虚构药品销售业务,虚假确认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31.08%和76.72%。
而财务造假的背后是普利制药近年来业绩的明显恶化,2024年公司更是陷入“多事之秋”麻烦不断,年初即陷入问题旋涡,4月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被海南证监局责令改正,年报延期披露,7月遭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后财务造假行为逐渐曝光。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化药制剂企业,普利制药2017年深交所上市,曾是中国上市公司科技创新百强企业。其产品包括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抗过敏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等,主要产品包括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和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而此次造假事件不仅让公司形象一落千丈,市值高峰时超过200亿元的辉煌也成过眼云烟,如今股价较高点跌超九成,也面临退市风险。
普利制药 “暴雷”,核心高管难辞其咎
经证监会查明,普利制药在2021-2022年期间,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高达10.3亿元,占该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31.08%;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合计金额达6.95亿元,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76.72%。
具体来看,2021年,公司多计营业收入4.37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94%,对应营业成本1.29亿元,多计利润总额3.08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5.88%;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4.57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5.28%,对应营业成本0.69亿元,多计利润总额3.87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8.27%。
而普利制药在营收利润“注水”同期,在贸易业务核算上也动起了歪脑筋。公司将其开展的不具有控制权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碘佛醇专用)和酵母抽提物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这一违规操作直接导致 2021 年多计营收 0.78 亿元,占当年披露营收的 5.17%,对应营业成本 0.78 亿元;2022 年多计营收 0.59 亿元,占当年披露营收的 3.28%,对应营业成本 0.59 亿元。
正常情况下,对于不具有控制权的业务,应按照净额法核算,仅将公司实际赚取的差价确认为收入,而普利制药采用总额法,将整个业务的流水全额计入营收,就如同给财务报表强行 “注水”,使得营收数据虚胖,严重破坏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合规性,也让公司的财务状况看似比实际情况更加乐观。
在这起震惊市场的财务造假案件背后,普利制药的 6 名核心高管成为众矢之的,他们主导、参与并实施了一系列造假行径,亲手将公司推向了深渊。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作为公司的“一把手”亲自组织销售部和财务部编制虚假销售业务单据,凭借手中的权力,指挥着这场造假闹剧的开场,让虚假数据堂而皇之地流入财务报表。并且,她在明知贸易业务实质的情况下,对相关收入确认未采取任何有效管控措施,放任虚假信息在年报中肆意横行,使得 2021 年、2022 年的年报沦为虚假记载的 “重灾区”,严重误导了投资者与监管机构。
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罗佟凝参与、实施虚假销售业务的单据编制和会计处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造假行为披上看似合法的外衣。她在 2021 年年报、2022 年年报上签字,承诺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实则是公然违背职业操守,用手中的笔为虚假数据背书,其行为直接导致了年报的严重失实。
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朱显华,在罗佟凝的安排下,沦为造假链条上的具体执行者。他具体实施虚假销售业务的单据编制和会计处理,将一个个虚假数字填入报表,亲手为公司财务造假添砖加瓦,与 2021 年年报、2022 年年报虚假记载存在直接关联,让财务报表彻底沦为 “数字游戏”。
此外,副总经理邹银奎、监事会主席丁雨、副总经理兼董秘周茂等高管,虽在公司职责分工不同,但都未能在其位、谋其职。邹银奎分管生产业务,明知真实生产数据与年报披露信息存在巨大差异,却选择视而不见;丁雨知悉公司使用多个系统导致财务数据混乱,不同版本数据存在较大出入,却未加以制止;周茂分管成品药国际销售业务,面对诸多异常情况,未保持应有的审慎关注。他们的失职、纵容,为造假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使得造假行径得以在公司内部一路畅通。
证监会对这些涉事高管予以惩处,对普利制药罚款 1000 万元,对范敏华罚款 500 万元、罗佟凝罚款 400 万元、朱显华罚款 150 万元,对邹银奎、丁雨、周茂分别罚款 130 万元、120 万元、120 万元,合计罚款 2420 万元。同时,范敏华、罗佟凝因违法行为情节较为严重,分别被采取 10 年和 8 年市场禁入措施。
问题早有端倪,面临退市风险及投资者索赔潮
回顾 2024 年,海南证监局责令普利制药整改本应是公司拨乱反正的契机。
当时,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敏锐察觉公司 2021 年、2022 年年报里营收、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存在偏差,要求其彻查自纠。普利制药随后开展自查,对多年度财务数据进行调整,2021 年营业收入调减 2.1 亿元,净利润调减 1.12 亿元;2022 年营业收入调减 1.87 亿元,净利润调减 1.26 亿元。
然而,与此次证监会查实的造假数据相较,之前的整改不过是 “小修小补”,冰山一角下仍潜藏着巨额虚假记载。
再看2024年,普利制药更是乱象频出。2024 年 4 月,因未能如期披露 2023 年年度报告,普利制药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停牌长达两个月之久。原计划 4 月 29 日披露年报,却一再推迟,直至 7 月 5 日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且 2023 年年报还被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一方面,公司无法完整提供前期差错更正依据,让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纠错的完整性、准确性存疑;另一方面,公司与海南德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的采购交易,因缺乏充分审计证据,交易真实性、公允性成谜,关联关系也难以厘清。
此后自 2024 年 7 月以来,普利制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提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已多达 30 余次,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示着投资者。
经营数据来看,更是直观地反映出公司的艰难处境。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6.25 亿元,同比仅微增 0.3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 0.98 亿元、1.25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204.89%、397.45%,业绩跌入谷底。
数据来自普利制药财报
资产负债表也亮起红灯,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应收账款高达 11.97 亿元,占总资产的 19.04%,资金回笼缓慢,坏账风险高悬;资产负债率攀升至 53.74%,偿债压力巨大,财务风险加剧。公司资金链紧绷,研发投入捉襟见肘,多个新药项目被迫延期或搁置,未来发展动力不足;市场拓展受阻,销售渠道收缩,国内市场份额下滑,国际市场出口业务也面临诸多阻碍;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趋于紧张,供应商催款、合作伙伴谨慎观望,公司运营举步维艰。
公司内部治理失效、内控体系漏洞百出,各部门信息沟通迟滞、不准确,从销售、生产到财务,环节脱节,应收账款核算失准,销售收款流程缺陷尽显,内部审计监督软弱无力,诸多问题层层交织,最终让财务造假的毒瘤肆意生长,将公司拖入泥潭,也让投资者陷入信任危机的漩涡。
1月7日,*ST普利复牌当日,股价毫无悬念地一字跌停,当前投资者索赔的浪潮也汹涌而至。有投资者已陆续向法院提交索赔材料,要求公司赔偿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等损失,索赔纠纷将给公司带来持续的财务压力与法律风险,后续进展备受关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