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文:国资国企姓“国”,在这方面带头“砸钱”责无旁贷

杨建文:国资国企姓“国”,在这方面带头“砸钱”责无旁贷
2025年03月28日 14:58 观察者网

2025年中国经济如何更上层楼?从四大增长极到县域经济,从产业转移到打破行政壁垒,从创新投资到人才吸引,方方面面都充满机遇与挑战。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日前对观察者网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三驾马车”,同时还要“四个轮子”才能更好地向前推进。但目前还存在着影响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各种障碍和不利因素,需要打破行政壁垒,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杨建文还认为,国家科创“砸钱”的过程不能中断,国资国企对于创新的有效推进责无旁贷。而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我们有相应的产业政策的引导。为吸引创新性人才,除了基础性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还要有进行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

以下为对话实录:

【对话/杨建文&王慧 整理/王恺雯、张菁娟 编辑/岑少宇】

观察者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中国区域经济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增长极。根据您的观察,2024年这“四极”的表现怎么样?各自有怎样的特点?未来在中国经济中的定位又应该是怎样的?

杨建文:这四个增长极有三个位于沿海,一个位于西部,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它们既是“压舱石”,又是挑大梁的领跑者。为什么这么说?根据2024年经济数据,长三角GDP总量突破33万亿,京津冀突破11.5万亿,大湾区广东9城约12万亿,成渝双城经济圈8.6万亿,合计65万亿左右,占全国GDP比重超过48%,可谓“半壁江山”,说这四大经济增长极是“压舱石”“顶梁柱”一点都不为过。它们不仅自己发展得非常快,还起到了带动效应。

就长三角来说,它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24%,接近四分之一。前不久召开的江苏两会期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至少列出9项“全国第一”。1月20日《新华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还透露出一个细节,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说,江苏去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国的近1/6,这个指标其实也是全国第一,但“第一写多了”,硬是把这条删掉了。

浙江的势头同样很猛,本身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去年各类民营经济指标还首次实现了“大满贯”,即“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2024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5张榜单,浙江上榜数均居全国第一。

安徽是后起之秀,科创是安徽的强项。去年新能源车的表现特别好,产量增长94.5%,达到168.4万辆,位居全国第二。不仅产量大,在相关领域也在发挥引领作用。

观察者网对话杨建文现场,杨建文(左)、王慧(右)

京津冀的GDP在10年里翻了一番。京津冀当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北京的雾霾以及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过去10年,这两个问题的处理很有成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下一步是什么?去年5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主题是“科技创新协同产业体系融合”。换句话说,对于京津冀产业发展来说,要打造新形式,发挥新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三驾马车”,同时还要“四个轮子”才能把车向前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这四大区域,起的正是“四个轮子”的作用。

2024年12月28日,怀兴城际铁路廊兴段正式开通运营,京津冀多条城际铁路实现互联互通。 IC Photo

观察者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都市圈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包括长三角在内,全球有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这些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发展有哪些普遍规律?

杨建文:目前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群是‌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东南部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第一,都有一个国际大都市起引领和支撑作用。这个大城市不仅是在其所在的区域内发挥作用,更是面向全球,吸引全球资源,同时促进区域范围内产业的扩散。

第二,产业多且形成体系。对不同的城市群来说,其主导或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也许不尽相同,但总会有一个或多个产业在国际市场是站得住脚的,而且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第三,即使各城市群所在国家的社会制度存在很大差异,但政府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运行中有矛盾及时协调,遇到大的转折大家一起分析,随后明确方向,推动整体的转型发展。

城市群在形成过程中,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城市群的功能就会有所降低。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