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续航43公里!混动车将征车船税:背后的一个事实与四个隐患

纯电续航43公里!混动车将征车船税:背后的一个事实与四个隐患
2024年06月14日 22:52 王新喜TMT

文/王新喜

混动纯电续航低于43公里的要交车船税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发布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需达到新的技术标准。其中,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乘用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条件提升至不低于43公里,而纯电动客车(慢充类)的续驶里程需达200公里以上。只要续航里程低于标准,通通要交钱。

从公告来看,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乘用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条件提升至不低于43公里。

既然出台这个标准,意味着过去乃至现在市场上,还存在很多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是低于43公里。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很多的混动车本质上还是打着新能源车招牌的油车。

43公里的续航,在大城市,一天上下班都不够开,加上混动续航慢以及存在续航虚标、缩水的问题,这种极低纯电续航标准的混动车,很多人往往拿来当油车开。

从新规来看,这种车型在过去一直不用交车船税,很多地方甚至还不用交购置税。部分三四线城市,纯电车和混动车一视同仁,也没有规定混动车需要纯电续航达到一定里程数才能免征购置税。在工信部近日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中,减免车船税涉及节能型汽车乘用车1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26款;减免购置税涉及纯电动乘用车66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31款。

在国内,15万以上的混动车,8.85%的购置税就1.3万,加上每年车船税600~700元的车船税,可能会让部分油车更倾向于加一块小电池,改混动。

毕竟,有了新能源的招牌,大量混动车43公里续航就不用交车船税,减免购置税,无论是卖车,还是企业本身的成本压力,都得到了降低,但问题是,这给国家的税收造成了负担,尤其是这种超低续航的混动车其实本质就是要蹭政策的红利,与发展新能源的目标相悖了。

想想看,这种混动车,相当于在油车上加一块小电池,有个大油箱,平时基本上需要当油车开,对汽油的消耗造成负担,既不环保,更谈不上新能源。现在纯电车都有续航焦虑,最大的痛点就在于如何把续航做到尽量能支撑一趟堵车的情况下,能安全到达目的地的长途之旅。

由于电池技术瓶颈,很多消费者买了混动,这其实是抢了真正的新能源——纯电车的蛋糕,纯电车先不说电池污染,至少在路上跑是环保的。

国内发展混动的目的应该是以电为主,以油为辅,平时在大多数场景中用电,在节假日拥堵高速等特殊场景用油才是目的,但以43公里续航为界,44~45公里的续航就满足要求了,但这种续航标准本质依然是油车,在很多场景中需要用油。

如果要发展这种混动,油耗又没有降下来,平时当油车开,跟燃油车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加一块小电池,就能享受油车所没有的购置税与车船税优惠。

这可能产生4个隐患问题。

其一是,没有解决环保的问题,反而造成双重污染。这种低纯电续航版本的混动,以油为主,以电为辅,它平时开的时候,产生燃油污染,最终退役的时候,还有废弃电池污染。这种混动不是新能源,而是双重污染的油车。

其二,对国家税收造成负担。车船税与购置税,都是针对油车,而车船税是按照汽车排量计算的,燃油车的税费方面,1.0L-1.6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是300元,1.6L-2.0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为360元,2.0L-2.5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是720元。这笔费用不大,但是如果按照混动市场庞大的体量来算,却是一笔巨款。

而车船税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资源短缺和保护环境,以及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用以道路建设、维护等。

根据2024年2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张玉玲等人在《中国公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高速公路养护期收费制度的思考》的文章。文章指出,当前全国普通公路每年养护管理资金需求缺口在50%左右,有40%左右的普通公路陷于“列养但无钱养,应修但无钱修”的困境,并且随着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现在混动车的势头比纯电车要更好,不用交车船税与购置税,给国家道路维护、养护和建设造成压力。这些税收收入原本可以为建设新公路、改善现有公路补充一条现金流。但如果打着新能源旗帜的低续航版本混动车越来越多,这种资金缺口压力越来越大。

其三,挤压纯电车的发展空间。纯电车竞争力在提升,但其实还没有对燃油车形成绝对的压倒性优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6月发布的《2024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意向购买用户已与燃油车旗鼓相当,其中41.42%的用户在购买新能源车时,更倾向于插电混动车型;还有17.82%倾向于购买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支持者”仅有三成。

从数据来看,现在混动车已经是新能源车市场的主力了,从购买意向来看,已经超过60%。

混动车发展的越好,燃油发动机销量越好,在50KM左右的低续航混动车型中,核心成本是发动机,甚至很多都是采购国外的发动机,因此,大量发动机抢了新能源车大电池的蛋糕。这对纯电车也就是真正的新能源造成了挤压。

其四,安全层面的双重问题,我们知道,电车与油车都有自燃的概率与风险,尤其是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尤其是我们看到一些混动、增程车往往是从车头烧起,这意味着插电混动或增程由于有油箱有电池,存在双重风险,尤其是很多混动车就想蹭新能源政策红利,电池性能马虎,续航标准低,这本身就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以43公里续航划线,背后透露市场存在大量低纯电续航混动车的这样一个事实,这类车型没有为新能源环保做出应有的贡献,造成的隐患却不能忽视。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可油可电的混动车化解了续航焦虑,但问题是油电的比例要协调,用电要能应付大部分使用场景,如果续航太低,很多场景需要用油,不利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混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是以电为主,以油为辅,混动市场太低的续航标准,容易让车企走入以油为主,以电为辅的歧路,这样会导致大量油车(带一块小电池)改混动,因为这样能吃新能源的政策红利,但隐患却导致新能源的方向跑偏,导致双重污染与更大的汽车税收压力,甚至导致纯电车占比越来越少,与发展新能源初衷相悖,这或许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