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系列按下暂停键之后

理想M系列按下暂停键之后
2024年06月02日 12:34 林燃

理想现在的情况很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

MEGA失利,理想L6一炮而红,是行为方式上呈现出的巨大反差。亦如少年可以因为一句话的刺激而大打出手,但也不妨碍他在母亲节特意为妈妈送上一大束康乃馨。

谁的青春不疯狂?

在大多数人看来,理想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营收破千亿,盈利破百亿,理想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然而,就在一季报发布的现场,掌门人李想毫无征兆的宣布,原本计划在今年会推出的三款纯电动车型,M7、M8和M9将推迟到明年上半年上市。

于理想而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推迟上市的问题。事实上,它甚至可以影响到少年理想未来的成长轨迹。

去年4月的上海车展,理想宣布正式进入“双能战略”的发展新阶段,在“智能”和“电能”两个赛道全面发力。其中,智能对标增程式技术路线,电能对标全新的高压纯电技术路线。

彼时,理想笃定地表示,到2025年,理想将形成 “1款超级旗舰+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 ,面向20万以上的市场,全面满足家庭用户需求。

上述规划配套2023年底理想关于来年80万辆的销量目标,理想成为堪比特斯拉,最拿得出手的自主造车新势力,指日可待。

然而,一切美好,似乎都因为M的上市节奏被打破转瞬成为遥不可及。至少2024年80万的年销量计划已经成为泡影。

对于延迟发布纯电M系列的原因,李想的解释有两点。

第一,自营超充桩的数量还不够,当自营超充桩数量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近的数量时,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

第二,门店展位还不够,如果要支撑一个新车型获得过万的月销量,全国需要新增大概500—600个固定展位,否则就会出现增加产品数量但并没有增加销量的问题。

对此,不少人认为李想的解释实在是太过牵强。

比如,超充桩的数量多少才是够呢?正如蔚来CEO李斌表示,蔚来充电桩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其他品牌在使用。

既然大家都在建,一起用呗。

而门店展位不够是否更像是无稽之谈。试问,比亚迪的哪一家展厅把自家的车型展示全乎了?妨碍它年销量破300万了吗?

然而,转念一想,其实也不尽然。至少站在李想拥有成功经验的角度去看,还是有道理的。

理想卖的是20万以上的车,有专属充电桩,特别是高压电桩,当然对品牌的高端属性是极大的加持。这就是用户常说的,我可以不用,但你必须要有。这才是豪华的意义。

至于展厅、展位方面。李想还真不是矫情。早在2020年,李想就公开表示,一个城市有或没有门店,市场占有率会相差8倍。

这意味着,实践出真知,理想的实体门店确实能大大提升汽车销量。

然而,我们依然认为,导致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李想对于延迟发布纯电系列的理由,或许只是公开了他愿意公开的那一部分。

而另外不谈,或者少谈的那一部分,或许才是问题的核心症结。

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粗算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理想可以为M系列干些什么?

首先,大改款的可能性极低。从已经公布的车辆信息来看,M7/8/9的完成度极高,基本到了拿来即用的水准。

真的要改?那只能说理想已经背离了造车的一般规律。

但针对一些集中的槽点做局部调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车辆尾部的造型。

那么,除了产品本身的局部调整,以及做好扩建电桩与展厅这些更好营造外部氛围的工作之外,其实“等待”也不失为一剂良方。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纯电车销量在新能源车市场占比达到59%,插混占比为32%,增程式占比为9%。

而一年前,这三个比例分别为72%、21%和7%。也就是说,在一年时间里,纯电车在新能源车市场占比下滑了13个百分点。

显然,大盘趋势已经明确告知,理想纯电车型入市的时机并不太好。就像买到一支处在下行通道的股票,一边跌,一边买,还不知道底在哪里?

所以,等待企稳的点很重要。

在今年2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专家媒体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近两年内,新能源市场发展将从“增量探索发展”逐渐转变为“存量博弈”。

同时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接近50%,其中插混占比将达50%。

简言之,大致是明年,纯电和插混分庭抗礼的态势将逐步确立。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大盘将来到1000万级的年销体量。

对纯电车市场而言,一个企稳回升的局面形成。

此时,理想再选择修正之后的M9率先入市,市场的态度将友好很多,从而享受到水涨船高的福利。

尽管如此,理想最初的2025年11款车在售的宏大计划恐怕很难实现。

看今年前4个月的表现,理想L8的月销量持续处于自2023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如果看理想汽车第19周的销量,理想L8比理想L6/7/9都要少。在理想L6贡献了35%的销量之后,理想L8的贡献值只会越来越低。

在理想看来,提升经营效率,彻底改善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是当务之急。那么,在经过2024年的一番观察和酝酿之后,如果在M9上市之前,理想做出停产L8的决定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李想绝对不会因为达成一个全产品矩阵的“虚名”,让产线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发生。必须当断则断,杀伐果断。

而在M9之后,是不是M8/7也会鱼贯而出,其实也是很大的问号。

正如李想所言,我们错误地把理想MEGA的从0到1阶段(商业验证期)当成了从1到10阶段(高速发展期)进行经营。

纯电路线,理想喊不出“没有里程焦虑”的口号,彩电冰箱大沙发的路子也不再新奇,理想纯电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已经没有了L系列时期的王炸效能。

比智能,有华为系;比机械素质,有车二代极氪系;比产品全覆盖,有大佬比亚迪;比品牌效应,有外来的和尚特斯拉;比豪华质感,有羽翼渐丰的蔚来。

一旦摊上了纯电路线,理想从天上飘回到了地上跑,的确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好在理想的认识是清醒的。

有人说,如果你抑郁,那是活在过去; 如果你焦虑,那是活在未来; 如果你平静,你就是活在当下。

李想不愧为最优秀的、最现实的产品经理人,没有感人肺腑的铺垫,M纯电系列在“平静”中按下了暂停键。

至少目前看来,这应该是理想为了解决MEGA折戟引发的次生灾害而采取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除了让理想的品牌形象,或者说几年来积淀的市场口碑有些许减分之外,几乎把对企业实质性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