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好争的,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就是产业神技!

没啥好争的,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就是产业神技!
2024年06月07日 09:22 林燃

前段时间,比亚迪发布了第5代DM技术,在势头巨大的赞誉里,也夹杂着声量不小的质疑。

其实,正方的赞美没有言过其实,反方的质疑也并非全无道理,我这并不是和稀泥,下面就给大家捋一捋其中的逻辑。

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当比亚迪拿出百公里油耗2.9升的成绩时,在正方鼓吹“工业奇迹”的同时,反方展开了猛烈的抨击。

只要是有理有据的批评,就应该得到鼓励,站在这个出发点上,我们来看一看反方的批评有没有道理。

批评者的话术是如此这般的,都已经2024年了,比亚迪却没有采用由工信部提出、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 1957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进行百公里油耗成绩测试。

这份国标2021年2月20日公布,当年的7月1日开始实施,在这份文件里,明确规定“可外接充电及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油消耗量”应该按照WLTC工况测试循环进行测定。

但是,比亚迪公布的百公里2.9升的油耗数据,采用了被替代的NEDC工况做测试。

WLTC和NEDC工况曲线的对比是下图这个样子。

很显然,和车速变化更剧烈、平均车速更高的WLTC工况循环相比,NEDC工况循环对百公里油耗测试成绩更加友好。

反方观点到此论证完毕,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毕竟国家标准明明白白地摆在这里。

既然如此,比亚迪为什么还采用NEDC工况循环做测试,难道只是为了做出一个更好看的数据,还没开始拿来吹牛逼,就被稍微掌握一点点基础知识的人们拿来当众矢之的?

当然不是,采用NEDC工况做测试,是为了更好地与第4代DM技术做对比。

2021年1月份,比亚迪发布第4代DM技术,在当时的国家标准里,测试工况就是NEDC,按照当时的国标测出来的秦PLUS百公里油耗成绩是3.8升。

好巧不巧,今年5月份发布第5代DM技术,按照现在的国标测出来的秦L百公里油耗成绩也是3.8升。

花了三年时间,投了几十个小目标,难道比亚迪原地踏步走,一点进步也没有?

显然不是嘛,既然要做对比,肯定要在同一个标准下做测试,但是,我们又不能坐上时光机,穿越回去,当然要用第四代DM技术发布时的国标NEDC做对比测试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有什么好争议的呢?

想当年,秦扫六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在同一个度量衡NEDC工况测试标准之下,比亚迪第五代DM的百公里油耗从第4代DM技术的3.8升进步到了2.9升,提升了接近三十个百分点,称一声“全球最牛”,说一句“工业奇迹”不为过吧。

在震撼和赞叹之余,想必大家更想知道的是,比亚迪到底是怎么把油耗降到这么低的?

就像比亚迪DM技术总设计师杨冬生在发布会上讲的那样,第五代DM技术在油耗上取得的大幅度进步是他们的团队和工程师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所有提高能耗水平的技术的背后都能归结到同一条主线,即降低能量传递路径上的损耗,从能量源到端扭矩,路径上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零部件的效率提高一点。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最后的总成绩就很乐观了。

换句话说,能量传递路径上存在多少零部件,理论上就存在多少进步的空间。

从头开始捋,第一个能量源是插混专用发动机,第4代DM技术下,发动机最高热效率为43.04%。

到了第五代,峰值热效率提高到46.06%,改善了3.02个百分点。

第二个能量源是刀片电池,相较于第4代DM技术,第5代DM技术的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15.9%,电池容量拿最低电量车型做对比的话,从8.32度提升到了10.08度。

接下来就是EHS电混系统了,通过对电机转子上的磁钢、定子上的硅钢、冷却系统和传动轴的极致设计。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电混系统的综合工况效率从87.6%提高到92%,提升了大约5个百分点。

除了动力系统,还有全温域整车热管理系统,高温能耗最高节省10%,低温能耗最高节省8%,这还没完,第二代电池直冷系统,可以将电池温控系统的能耗节约34%。

这里的损耗降一点,那里的能耗省一点,整车的能耗水平不就一步一步地提高上去了嘛!

周星驰的电影《破坏之王》里,断水流大师兄表现得很嚣张,“我不是针对你,我是针对在座的每一位”。

比亚迪搭载第5代DM技术的秦L和海豹06 DM-i针对的,也不是哪个具体的车企。

事实上,10-15万价格带内的所有车型都会遭遇来自比亚迪全方位、无差别的炮火打击,套用理想汽车的话,无差别指的是“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

春江水暖鸭先知,谁最难受谁第一个就能体会到,在这里不讨论具体的车型,也少给比亚迪拉点仇恨,咱们换一个视角,谈谈哪个细分市场最有可能受到最大的冲击。

我觉得大概率会是网约车市场,这个市场的消费者不仅对购车成本非常敏感,对行车成本也很在意。

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网约车的能源形式经历了从汽油到天然气,再到混动和纯电的几次切换,每一次切换的背后都是为了更省钱。

在目前的网约车市场里,主力纯电车型以埃安S和埃安Y为代表,主力混动车型以比亚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为代表。纯电的优势在于更省钱,混动的优势在于更省时间。

根据汽车之家研究院的调查,2021-2022年疫情期间,运营车辆的日均行驶里程在250公里左右,假设现在网约车单日行驶里程在三百公里,纯电车型比混动车型的单公里行车成本便宜一毛钱,一个月下来能省下来千把块。

现在,第5代DM技术来了,五分钟加满一箱油跑2000多公里,而且,按照比亚迪高管在发布会上的计算,如果在公共桩上充电,纯电车型和搭载第5代DM技术的混动车型的单公里行车成本非常接近。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充电时间,还能做到同样省钱,如果你是网约车司机,你会怎么选?

一个健康的舆论场里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对于比亚迪第5代DM技术引发的一系列争议,大家应该持喜闻乐见的态度。

有争议是好的,在探讨中进步,在内卷中共同推进中国电动车事业的发展,这不也正是带头大哥比亚迪应该承担起来的历史重任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