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爽剧?快别吹了

今年第一爽剧?快别吹了
2024年06月13日 22:01 独立鱼电影

最近有部古偶杀疯了。

那就是由吴谨言与王星越主演的《墨雨云间》

上线没两天,播放量与话题热度都呈现全网断层第一的趋势。

就连自带大流量体质的《狐妖小红娘》都打不过。

不少人把本剧夸上了天。

觉得剧中的双强CP的极限拉扯太上头,简直嗑生嗑死。

男主战损咬女主玉佩的画面,正片还未出现,性张力已被吹爆。

也有人觉得画面绝美,如梦似歌。

还有人觉得反派坏得带感,忍不住多看几眼。

更多的是有人觉得这剧节奏飞起,剧情太爽,看得人畅快。

不止这些,网上还有大批人被剧中女主的成长与清醒独立的意识所以折服。

看看这满眼的夸赞,好像今年最佳神剧已经出现。

但,你信吗?

今天咱们就来品鉴一下——

《墨雨云间》

正如前文所言,这剧在网上被讨论最多的就是一个「爽」字。

别的先不说,就看看这主创阵容。

导演侣皓吉吉,著名作家海岩之子,一代网剧代表《太子妃升职记》的制造者。

女主吴谨言,专业的复仇爽姐。

当年在《延禧攻略》中那几个清脆巴掌的余威至今犹在。

另外,还有制片人于正

这二字一出,你就该明白,本剧的抓马程度必不会低。

只是鱼叔没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它起飞的程度。

开篇仅仅十分钟:

女主薛芳菲(吴谨言饰)就先是遭人设计被婆婆与小姑子捉奸在床。

然后被丈夫骗去荒山野岭拍晕活埋。

下一秒,暴雨狂起。

薛芳菲一只手破土而出,重返人间。

这还没完。

第一集结束,薛芳菲就成功结识京城首辅的千金嫡女姜梨,并在后者被冤死后代替其身份,开启了一身两命的复仇之路。

抓狂徒、撕恶毒继母、打压一众嚣张京城贵女、识奸计保清白...

一路从声名狼藉走到惊艳全城。

旧薛芳菲、现姜梨,可谓是一路大杀四方,让人爽气爆棚。

于是吴谨言有了一个专属名词:

乳腺侠

说的就是她在剧中触底逆袭,看得人「乳腺都畅通了」。

这种节奏,比起以往注水成灾的国产剧的确十分「干爽」。

但,干得有些过头了。

不难看出,这部剧走的完全是「爽点先行」的套路。

一个接一个的反杀,的确让人过瘾。

可当爽意退去后,大部分故事逻辑都经不起细想

就拿贞女堂的情节为例。

姜梨之所以会被关在这里,是因为年幼时被诬陷推倒继母导致其流产。

贞女堂严苛残酷的看管与惩罚,让姜梨在这里十年都没有一丝出逃的可能。

但等到后面薛芳菲出现,贞女堂那些所谓的森严的规矩好似全部下线。

姜梨想偷偷给等在野外的薛芳菲送个药,一下就被巡查之人抓住。

可薛芳菲却可以半夜随意在贞女堂中行走,甚至随意升降只有堂主可以决定高度的灯笼。

而这么做的所有原因,就是为了给薛芳菲设计暴露堂主奸情做铺垫。

还有前面被人狠狠称赞的快节奏「复活戏」。

人们都在惊呼破土而出的画面。

薛芳菲是在被打晕后,埋在足有一人高的深坑中。

究竟如何破土而出?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人们也不是很关心,毕竟爽就够了。

但我总有一种「被当傻子耍」的感觉。

难道现在的观众只配被喂一些空洞无物的刺激情节吗?

凭什么?

当然,肯定会有人反驳我说:

《墨雨云间》才不是只有爽的无脑剧,里面的立意深刻着呢。

不信你看——

困境中携手的女性群像。

「爽」在人的成长美的呈现。

字字句句无不在彰显这部剧中存在很强大的女性意识

并且在网上广为流传的那些金句,也无一不在证明这点。

好友问薛芳菲为何一定要在岁试中争得头筹。

薛芳菲道:

因为不甘心。

不甘心被困在贞女堂,不甘心被踩在明义堂。

甚至不甘心被藏在闺阁中,只为嫁个好夫婿。

我要从这个乌烟瘴气的地方杀出去。

我就是要争,争一番道理。

的确,薛芳菲的经历真的好惨。

在封建社会,被人冠上淫妇之名,丧命于爱人之手。

兄父也因为她而亡。

「复活后」所套用的姜梨也是苦命之人,明明是千金小姐,却被人扣上「弑母杀弟」的罪名。

所以薛芳菲的复仇,就是女性意识觉醒,反抗压在身上的枷锁。

可是鱼叔想问一句:

这些经历真的是所谓的「女性困境」吗?

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究竟是什么?

在我看来,是《梁祝》中,祝英台死都难以成全的爱情。

是《金枝欲孽》中,被父权体制不停蚕食的女性自我。

还是《火舞黄沙》中,被封建礼教残害的女性生命。

这些女性,没有追求自由生活的权利,甚至连死都不能自主选择。

可薛芳菲呢?

她的父亲爱她如珍宝,从未因她身为女子而不让她习字读书,甚至还将她培养成一代才女。

到了感情之事,所嫁之人也是她自己所选,虽父亲并不认同,但最后还是如了她的愿。

后来变身姜梨,她几乎将「首辅嫡女」的身份挂在嘴边,仗着这种身份红利各种开挂。

不仅如此,身边还有一个几乎万能的男主,肃国公萧衡(王星越饰)

每到关键时刻,萧衡都能及时出现在薛芳菲身边,让她化险为夷。

更有趣的是,薛芳菲「死亡困境」产生的原因也是因为另一个女人的嫉妒:

公主爱上了她丈夫,所以要将她除掉。

再往深处走,真正面临结构困境的是她的父亲。

因为薛父的县令之位阻碍了上面大人物的贪腐之心,所以要将所有相关人员清扫干净。

对比之下,剧中帮助薛芳菲收集线索的风尘女子,面对的才真是女性困境。

身为一介平民,因为社会不公被逼良为娼。

之后还要通过牺牲肉体的方式去换取所求之物。

何其悲哀。

我觉得甚至连反派公主,都比薛芳菲苦。

虽贵为公主,但依旧被当作物品一般交换出去来保国家安平。

谁能知道,她如今的疯狂与残忍是不是因为当初在黑暗中被磋磨而出的苦痛?

不仅没有困境,薛芳菲其实也谈不上成长

因为剧中她几乎是一种被神化的完美榜样。

她善良、坚韧、聪慧、心有大爱。

连弹个琴都能让人感觉宛如神迹降临。

可对比之下,其他女性配角,要么是等待被她救赎的弱小百花。

要么就是恶毒狠心的黑莲花。

用这种对比/拉踩的方式来塑造一个近乎无瑕的女主,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物化女性吗?

当这样的「神人」来告诉我女性要觉醒、要成长。

只会让人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轻蔑感。

也有很多人都在说,看这部剧图的就是一个爽,整那么多大道理干什么?

是呀,这也是我想说的话。

明明这个故事本身就撑不起高深的立意。

从内容讲,它改编自2017年的一本网文小说《嫡嫁千金》。

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女频爽文。

各种金手指,为的就是让人们在一个架空的背景中尝尽现实所不可能之事。

所以,你又何必来扯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大道理?

要清楚,并不是写一个关于女性的故事,或让女性角色灌几句鸡汤就是女性叙事、女性议题了。

充其量只是蹭话题蹭流量而已。

就像鱼叔之前和大家聊过的一部电影《美国小说》。

因为主角是一个黑人,他所写的小说就被放在黑人文学中。

但实际上,他在书中想要探讨的并非只有黑人问题。

却只因为自己的种族就被简单归纳。

而在这背后,还有编辑认为「黑人」二字,就是一种畅销密码。

从剧情设计上来说,本剧几乎不讲逻辑,也没有任何细节

发展到后面的剧情,无论是薛芳菲在笄礼上的惊艳亮相,还是岁试中一鸣惊人,以及到淮乡寻父倒贪官。

她走的几乎都是先遇阻碍再绝地反杀,然后用闪回+嘴炮的方式来解释说明。

这种「看结果写过程」的内容说白了就是一种偷懒的马后炮。

最后再从演员表演上来看,虽然不想这么直白,但鱼叔必须要说四个字:

不忍直视

吴谨言是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区,但表演根本没有任何长进。

肢体语言没有任何框架所言。

表情也是「瞪大双眼」走天下。

再加上剧中总是出现不知所云的特写镜头和没完没了的慢镜头。

你都搞不懂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不少人都在用「短剧思路」来吹捧这部剧。

对此,鱼叔很是不解。

因为短剧与长剧压根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此言,并非在说两者谁更高贵。

而是制作模式不相同、受众群体不一样,让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短小精悍的体量,让短剧必须通过热搜式的剧本、奇观化的视听及符号性的人物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

长剧却需要足够扎实的剧情铺垫,足够立体的人物弧光构建和足够严谨的故事逻辑来支撑。

鱼叔明白,很多人也是因为苦内娱「注水剧」久已,才会对这样的加速剧颇有好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上述所有条件都要因为一个「爽」字而退让,乃至完全消失不见。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电影作品中。

越来越多「短视频化」的议题电影出现,让众多创作者找到偷懒的方式。

可这样真的好吗?

当我们一边哀悼优秀作品的消失,一边却又用「快餐文化」的度量去评判一部文艺作品。

这非但不是「与时俱进」的进步,反而是一种标准降级的体现。

如果有一天,当这样的底线降到无处可降。

鱼叔不敢想象,那时的内娱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