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主筋分段控制锚长带来的问题

梁柱主筋分段控制锚长带来的问题
2024年06月27日 22:09 土木智库

上文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控制平直段锚长和直钩长度,不控制总锚长?

结论是:只要平直段≥0.4LabE、直钩≥15d,则总锚长自然满足。

从留言来看,多数人认为提出这个问题是多余的,是未理解锚固的机理云云。

其实,该疑问并非作者提出的,更非无事生非,而是长期以来经常有人谈及。

一、分段控制锚长的尴尬

如下图所示,普遍采用的分段控制锚长的三个指标是:

1、平直段锚长≥0.4LabE;

2、直钩长度恒定15d;

3、梁负筋伸至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再弯折。

那么问题来了:梁负筋均要伸至柱筋内侧,随着柱子加大(但未达到直锚条件),平直段锚长相应加大,则总锚长也相应加大。如下图所示,图2总锚长比图1大0.5LabE。

以C40混凝土、Φ25三级钢、抗震等级二级为例:

就是说,同样是为了充分发挥Φ25钢筋的抗拉强度,只因为柱子加大了,图2的每根钢筋要比图1增加锚固400多。这是不应该的。

或者如下图,图3梁负筋平直段不随柱加大而延长,锚固与图1相同,锚固力是一样的,但没有这么做的,也不符合要求。

柱纵筋锚固和收头同理,不再赘述。

二、应以总锚长和最小平直锚固段来控制锚固

这么多年来,梁柱纵筋锚固的上述尴尬一直存在。总锚长为什么要随柱宽的加大而加大呢?直钩为什么永远都是15d?如果平直锚固段已达图2,直钩还需要15d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参考一下其他规范的条文。

1、《高规》图10.2.8框支梁纵筋的锚固。除了最外侧梁负筋特殊外,其他均是控制平直段和总锚长。

2、《地基基础规范》8.2.2-3关于竖向构件纵筋在基础内的锚固,也是控制总锚长和平直段锚固长度。直钩长度是考虑纵筋在基础底筋上站立的需要。

三、总结

只控制平直锚固段和直钩长度,存在总锚长随柱宽(或梁高)加大而加大的不合理现象。

应以“总锚长”和“平直段最小锚长”来控制锚固,如下图4。

从锚固机理来说,平直锚固段提供绝大部分锚固力,对锚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平直段能延长尽量延长,以充分发挥平直锚固段的作用,伸至外侧纵筋的内侧,不足总锚长的部分采用弯折。当弯后直钩长度不小于12d时,可考虑弯锚的附加锚固作用来计算总锚长。否则不予考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