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领域首单数据资产“IPO” 马陆葡萄融资千万

农业领域首单数据资产“IPO” 马陆葡萄融资千万
2024年12月11日 19:08 IT时报

“真数据”如何成为“金资产”?

作者/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潘少颖 孙妍

每逢夏季,葡萄是首选水果之一,而马陆葡萄是其中的“王者”,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的常客。

作为独具上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马陆葡萄在其种植、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融入“数字基因”,不仅能通过精准调控灌溉、施肥等作业,优化葡萄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让农产品成为“金资产”,凸显其“数据价值”。

在11月25日举行的2024数据资产管理峰会上,左岸芯慧(上海)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农业领域首个马陆葡萄RWA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数据资产的打包与整合,实现马陆葡萄品牌资产和相应数据资产的代币化,为马陆葡萄带来额外的收入增长,农产品价值得以扩大化。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全球数据交易市场正蓬勃发展,聚焦中国,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约为1537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约2841亿元人民币。《IT时报》在会上了解到,2024年,上海数交所预计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40亿元,累计挂牌数据产品数超4000个。

马陆葡萄融资千万

农业领域首单数据资产“IPO”落地

何谓RWA?RWA(Real World Asset)即真实世界资产,其核心在于,它将实体资产的所有权以数字代币的形式在区块链网络上实现交易与流转,为资产融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RWA,原本难以分割、流动性受限的真实世界资产被数字化、标准化,投资者和资产所有者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资产交易与融资。

对于有40年历史且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品牌之一的马陆葡萄来说,其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数据资产的整合与交易,可以提供全新的品牌增值途径。

“我们把马陆葡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了资产打包以及数据资产合规性的认定、估值、披露、交易、处置等,将这些数据转为可交易、有价值的资产。”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数据资产管理中心主任刘小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区块链,实现三个关键方面的上链:一是数据上链,即葡萄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被准确记录并上传至区块链;二是收益上链,即与葡萄生产相关的经济收益数据也被纳入区块链记录;三是资产上链,不仅数据,连同与这些数据相关联的实体资产也在区块链上,保证底层资产的真实性和透明性。

在此过程中,上海数交所扮演了三个角色,第一是增信,通过数据资产管理框架和体系,把马陆葡萄整个数据进行上链,实现了马陆葡萄从生产到采集再到销售全环节的数据上链,确保了数据的公开、公正与可追溯性;第二是增值,马陆葡萄每年的销量稳定在800万元左右,通过数据资产打包,马陆葡萄能够在数据层面上与银行、保险机构等数据需求方进行交易,每年额外可以增加300万元左右的收入,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第三是增渠,马陆葡萄RWA的项目公司将股份在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进行上链存证,保证股权的可流通可交易性。

左岸芯慧作为项目运营方,基于SwiftLink管理平台核心架构,将农产品及农产品生产数据整合为项目资产,依托项目运营方股份的可流通交易属性,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增强投资者信心。最终,通过马陆葡萄RWA项目的首发,完成一千万元股权融资。

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交易部总监叶礼峰表示,左岸芯慧通过其SwiftLink管理平台,将农产品及生产数据整合为项目资产,信息披露更加准确和高效,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据了解,该笔融资将用于智慧农业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实现农产品溯源,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提高销售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支持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特色农业产业开展数字金融、普惠金融创新,促进数据要素市场与资本要素市场联动发展。

在刘小钰看来,未来RWA可以在多个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创新探索,比如算力算法、房地产、绿色能源、碳排放等,预计到2030年,国内RWA的资产规模有望扩展到百万亿级的水平。

“DAS+AMC”驱动Web3.0

构建数字信任基础设施

马陆葡萄RWA项目融资总额达到一千万元,目标是实现更高标准的农业生产,提升农产品的溯源能力,并优化供应链管理,代表农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通过构建更高效的数据交易市场,可以实现数据要素与资本要素的协同,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也破解了实体资产金融化在真实性、透明性等方面的挑战。

依托区块链技术将实物资产以及数据要素等无形资产转换为数字形态,已成为区块链发展中的最新应用,为解决实体资产金融化面临的真实性、透明性、流动性、经济性和共识性五重挑战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在全球范围内,数据资产化趋势不断增强,美国、日本、瑞士、新加坡、阿联酋等全球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资产通证化,中国香港也以Ensemble项目沙盒推动虚拟资产创新应用。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文件。

上海也正在加速构建数字信任基础设施,抢抓Web3.0发展战略机遇,推动建设“浦江数链”基础设施工程,为数据存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IT时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上海数据交易所创新“数据资产壳DAS”服务体系,形成链上多方共证的“真数据”;创新“多链同轨AMC”机制,形成链上多方共识的“金资产”。“数据资产壳DAS”服务体系和“多链同轨AMC”机制基础设施由SwiftLink管理平台核心架构提供技术保障,包含DePIN分布式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区块链链网融合、IPFS分布式存储、可验证数据库、抗量子多方安全密钥管理、AI智能合约代码审计工具。

今年以来,数据资产交易市场按照“规范、透明、公开”以及“真实可信、合规可控、记录可溯、创新可拓”的原则,打造登记、估值、交易、披露、处置五项核心功能。在此基础上,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的U235框架,探索了数据要素创新的新范式,联通真实世界和数据世界,基于SwiftLink管理平台核心架构实现数据上链、收益上链、资产上链,使得“真数据”成为“金资产”,以数实结合助力新型资产价值释放与传统产业升级发展。

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徐翔看来,目前要建设中国特色数据要素一体化市场,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数据市场主体多元化,数据交易流通服务商、技术供应商、数据需求方等主体类型丰富,增加了数据市场一体化难度,比如数据标准和质量难以实现一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不同等;二是对于数据的需求呈现层次化特征,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增加了供需匹配难度;三是数据交易成本成为市场天然门槛,包括确权成本、合规成本、搜寻成本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供给与需求协同,安全与效率协同。”徐翔表示,比如把政策引导与市场激励相结合,有序释放市场活力;把供给主体类型与需求层次协同,优化数据市场供需匹配效率;建立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统一制度规则和标准体系,提高安全和效率的平衡性。

排版/ 潘璐

图片/ pixabay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