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瀚齐:让红色文化变成潮流文化 | 圳青年

郭瀚齐:让红色文化变成潮流文化 | 圳青年
2022年12月02日 18:15 深圳特区报

勇气、梦想、力量……这是青年的模样。

创新、活力、奋斗……这是深圳的模样。

潮涌深圳,深圳青年们怀揣初心,一路坚定。

他们用向上的热忱,担起内心的向往。

他们用躬身的匠心,扬起前行的风帆。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这是深圳的模样,

更是青春的模样。

圳青年,正青春。

奋斗者,正青春。

深圳市委网信办、深圳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短视频系列专题《青春百年,看我圳青年》

献给每一位坚持发光发热、正青春的你。

“那是我第一次排演舞台剧,谢幕的时候鞠躬,抬起头时有一束追光打下来,透过那束光我能清楚地看到观众们的脸,那个时候我看到有些观众已经热泪盈眶了,那一刻我觉得,原来红色文化是可以感染到许多人的。”

“我想,在那束光里,我看到了自己初心的模样。”

他是以创新形式讲好红色故事的90后,也曾赴海外从事文化交流、传播工作。他被深圳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吸引而来到这里,又用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深圳的红色文化传播带来年轻与活力。从中华文化聚焦至红色文化,他对文化的思考逐层深入。

“黑暗里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这是郭瀚齐作为作为主创人员的剧本体验活动《炬火》中的一句台词。而文化的传承,也是星火燎原的过程。他的成长史,则是一束星火如何唤起更多星火的过程。

讲党课的90后

“剧本体验”、“沉浸式”,是现今年轻人非常熟悉的词汇。前者可关联到以剧本为载体的桌面推理游戏,后者则可衍生为一系列身临其境般的私体验。如果将这两个词与党课、与红色文化相关联,你是否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2018年,郭瀚齐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龙华。当时,教育学出身的他常常会去听党课,并从教学法的角度去思考党课教学创新。2021年,郭瀚齐加入龙华区政协,是最年轻的政协委员,他也由此聚焦至如何让更多青年人关注红色文化上。“跟年轻人谈党课,他们可能不太感冒。所以我就在想,怎样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党课,让红色文化真正变成一种潮流文化。”

而此前,郭瀚齐曾在丹麦的孔子学院任教,“我在丹麦时是全学段的教学,就是各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当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你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你一定要适时地转化你的教学方法。”

在丹麦的教学经验启发了郭瀚齐,“围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党课这个目标,按照我的教学对象进行设想,我需要做一些符合青年人审美、符合青年人口味的一些课程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选择了艺术党课的形式,把党课从课堂里面搬到舞台上面”。

郭瀚齐与丹麦孔子学院教职工合影

由此,郭瀚齐逐渐对如何给青年人讲好党课、怎么讲好党史有了清晰的思路,参与创编了一系列深受青年人喜爱的艺术党课。2021年,郭瀚齐参与了《风雨归舟》艺术党课的创编工作,这堂艺术党课根据龙华“文化名人大营救”事迹进行创编,用舞蹈、朗诵、戏剧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来呈现给观众,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随后,郭瀚齐参与筹备了艺术党课《红船精神——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的故事》,这堂艺术党课分为“首创”“奋斗”和“奉献”三大篇章,通过深情解说、戏剧表演、视频穿插、音乐沉浸等艺术手段,重现革命先烈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程和为革命牺牲奉献一切的伟大精神,先后被评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深圳市‘四个一百’精品党课”等。

“这是第一个阶段,就是我希望你沉浸进来。但是后来我去反思,它还是一个看历史的过程,你始终是作为一个观众。所以后来我就改变了思路,我想让它更进一步,我希望你能够从看历史变成参与历史。”

这个阶段郭瀚齐借鉴了青年人喜欢的剧本体验类游戏,他以“剧本体验”类活动为切口,提出“结合龙华红色资源实景打造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基地,推动党史教育由被动观看转为主动思考”的想法。

“真正沉浸其中进行思考后,对我也有前所未有的触动。我感受到,无论是红船精神,还是我们的每段党史,它们都不仅属于历史,更应该属于现在,属于未来。所以我也希望每一位观众,不仅仅是去看历史,还要参与历史。党史是如此重要,它保护了整个中华文明的文化命脉。”

郭瀚齐在读书日进行阅读推广

传播、创造、问道

从在校园里研究文化、到丹麦去传播文化,再回国并来到深圳从事党史文化相关工作;从中华文化逐步聚焦至红色文化,郭瀚齐对文化的理解逐层递进,“这是我个人的成长史、进化史。”

在丹麦,郭瀚齐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让学生们画出自己眼中的中国。当时课堂里有许多学生是从未到过中国的,他们画出的一些画面让郭瀚齐啼笑皆非。“其中有一幅画,它是长长的河上面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个老人身披斗笠。我就问画这幅画的学生,这幅画是想表达什么呢?他就说,他觉得中国还依然停留在农业社会。下课时,也有另外的学生举手问我,他说老师,中国有电视吗。”在这样的经历里,郭瀚齐感觉到中华文化的传播仍然任重而道远,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深化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了解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

“我在学校时,读过北师大的刘家和教授的一个观点,他说中华文化是一条长长的经线,给世界文化提供了长长的时间标识。我们总说我们要以中华文化自豪,但其实我们很多人并不清楚我们自豪的点在哪里。所以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把我们文化里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点告诉大家,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这也是郭瀚齐对文化的第一重理解——传播。

郭瀚齐在丹麦奥尔堡大学孔子学院

随后,郭瀚齐回国,并来到深圳——一座他认为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城市,参加工作。“我在北方长大,其实说实话,当时我对深圳不算太了解。抱着闯一闯亦或是换一种生活环境的心态,经过综合考量之后,我选择了深圳这片适合年轻人的土壤,也希望能在这儿长出属于自己的参天大树。”

也是初来深圳参加工作时的经历及思考,让郭瀚齐对文化有了第二层理解。“我发现文化不仅包括了文化知识,还包括了制度、政策等等。在这个阶段,我感悟到我对文化的第二层理解,就是创造文化。”

而在党校的一书一册的学习、讨论、理解中,郭瀚齐对文化有了第三层理解——问道。“对于文明、文化,我们要不断地往深思考,就是问道。”

“我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中、在党课的教育当中,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让我维持了一种不断向前的动力,对文化的思考也逐步深化。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有机会接触到红色文化,我希望能够通过我自己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党课的形式,让党课的受众面不断扩大。”

在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党校工作的郭瀚齐

作为一名90后年轻人,郭瀚齐的履历上有许多闪光:龙华区政协委员、龙华区委党校团支部书记、龙华十大青年演说家,深圳市优秀团干部,国家公派汉语教师……但他认为,对自己最中肯的评价是“阳光”。

“我觉得一个人保持阳光和能量,并能感染身边的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质。对于我来说,能够汲取生活的阳光,并释放自己的阳光,这是一种得到和奉献的关系。所以我觉得阳光是对我最合适的评价,也是我最向往的目标。”

联合出品 | 深圳市委网信办 深圳报业集团

联合主办 | 深圳教育局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出品人 | 陈寅

总策划 | 丁时照

总统筹 | 唐亚明

总监制 | 蓝岸

监制 | 陈建中

执行统筹 | 甘霖 刘思敏

产品监制 | 张颖 徐雅乔 赵偲容 林嘉嘉

撰  稿 | 钟诗婷(见习)

视  频 |  曾俊(见习)

设  计 | 林安迪

审读 | 吴剑林

二审 | 张颖

三审 | 甘霖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