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济宁丨历史悠久的永通闸

笔尖上的济宁丨历史悠久的永通闸
2024年04月28日 20:04 闪电新闻

在齐鲁大地的鲁西南,有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济宁市。在其城西约25里的地方,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村庄--永通闸。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北向南贯穿而过。如果把济宁比作京杭运河上的一块硕大的扇贝,那么,永通闸就是这块扇贝所孕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发展到如今人口已达3000多人。老运河与其支流西河子在村子的正中央,垂直交叉成丁字形,将这个自然村一分为三,而划分为三个行政村即:永东村、永南村和永北村。她何止是美丽富饶,她那悠久的历史所积淀的文化底蕴,使得她更显着深沉的内涵和稳重的气质。她的前世今生,与大运河的开通和其所在的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可割舍。讲到她就必然地要先叙述济宁及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辉煌的历史。否则,就说不清永通闸的历史和她风姿卓越的美丽容貌来。因为,她是济宁州的子民和大运河的儿女。

一、社会历史背景及济宁的由来

据明万历年间(万历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其时间为1573--1620年)《兖州府志》载:“济州,古任国,秦为东郡地。汉置任城县,属东平国。”关于这一记载在李白《兖州任城县厅壁记》有所体现:风姓之后,国为任城,盖秦之古县也。在《禹贡》则南徐之分,当周成乃东鲁之邦......随开皇三年,废高平郡,移任城于旧居。可见,先秦时代,济州子民是风姓的后裔,其国叫任城。又据有关史料记载:东汉元和元年(公元84年)任城属于东平国管辖,治任城。到了北魏孝文帝神龟年间(518年)改置任城郡,治任城。隋开皇三年(583年)废任城郡,开皇十六年(596年)废高平郡,任城隶属兖州。隋唐后,到了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始置济州,治巨野。

到了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治任城,至此,济宁始为区名。

至元十六年(1275年)济宁府升济宁路,治巨野。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降为州,治任城。

到了清雍乾时期(1724年--1776年)济宁州上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济宁县)。

二、大运河的开凿拉开了济宁和永通闸故事的帷幕

纵观济宁的历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是与京杭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发展是血肉相连的。京杭运河的开凿分两个时期即隋代和元代,而后历朝历代都给以充分的重视和维护。

隋代的运河是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六年(605年)开凿的。先开挖通济渠即西自洛阳,东至盱眙于淮河。大业四年(608年)开挖永济渠即北自涿州,南至黄河。

淮河以南至淮安为邗沟,是春秋吴王夫差为与齐国争夺中原霸主而开凿的。其路线是沿邗沟进入淮河,由淮河入古泗水运道(由泗水泉林经徐州至邳州,而后由连云港附近如海),一路北上,在莱芜打败齐国。

而后是自淮安至杭州的江南运河。

到了元朝,由于政治中心北上东移至大都,京畿地区所需给养亦需要东移,取直隋代运河势在必行。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朝廷任命兵部尚书李奥鲁赤主持开挖了由济宁至须城(今梁山小安山镇)的济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7年),即济州河开挖后的六年,朝廷又任命协理马之贞主持开挖由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三年后,又任命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开挖了北京至天津的北运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北起北京积水潭南至杭州,全程1816公里的京杭运河全线贯通。

元运河建成后,通航45年。1344年黄河在曹县白茅堤决口,使得济宁、菏泽间的大片土地被淹,河道淤塞,为明代治理运河埋下了伏笔。那么济宁和永通闸的故事也将拉开帷幕。

三、明代运河的治理引出永通闸的登场

济宁地处京杭运河的中段,地势最高,万一不通,全线受阻。因此,历史上往往称之为“咽喉”“要冲”,元代直至明清两朝将其设置为州、府、路;乃至平行的管理河道的总督衙门和卫所之类的军户编制。

济宁辖区的南旺最高,被称之为“水脊”。据《明史.河渠志》记载:“南旺,北至临清三百里,地降九十尺,南至镇口三百九十里,地降百十有六尺;自分水龙王庙至天井闸(济宁市区内)九十里,水高三丈有奇。”明永乐年间,济宁段运河已不能通航。永乐八年(1410年),济宁地方官潘淑正上奏朝廷请求疏浚会通河:“会通河四百五十里至淤塞三分之一,漫而通之,非唯山东之民转运之劳,实国家无穷之利。”第二年朝廷命工部尚书宋礼负责河工,征调民工165000人疏浚会通河,并采纳白英的建议于同年八月份,在汶上北的大汶河上修筑戴村坝,将大汶河的水通过小汶河,导入茂都淀即南旺湖,建成南旺水利枢纽,形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通航局面。至此以后,“漕运大通,帆桅连樯而下,舟舰鱼贯而行”。

宋礼同时还完成了另一伟大工程,即引黄济运工程。在开封附近的封丘金龙口修溢流坝,使黄河水引入菏泽双河口分两路:一路向北经郓城红船口在梁山的张秋入运河;一路向东经巨野、嘉祥至本文所记述的永通闸(当时叫耐牢坡),转而南流入牛头河(即永通闸至南旺的一段运河)。永通闸的历史至此可露出端倪,直至追溯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朝大将徐达自应天府即南京沿河北上至济宁与另一大将常遇春会师于济宁而开耐牢坡,距今已655年。

在此之前,徐达于元至正十七年冬(1367年)北征,先派一偏将抢占东平,在安山一带缴获元军150只兵船,顺河而下将船只集中于草桥口。徐达随后进军至鱼台谷亭搁浅,这才有了开挖、疏浚耐牢坡并沿当时的黄河支流西进攻占了开封,耐牢坡功不可没,并在今后的漕运中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这一年(永乐八年即1410年),宋礼还将元代梁山境内袁口至东平境内沙湾运河东移20里,在安山洼围成第一个“水柜”;在济宁城内挖出越河,建成上下两新闸;在汶河与泗河上分别又修建罡城和金口坝,引汶水、泗水、洸河、府河入济宁济运。汶水引入洸河、府河在济宁城西北汇集进入马场湖,形成第二个“水柜”。还有蜀山湖、南旺湖、马踏湖总称北五湖,他们都是“水柜”,旱时放水济运;涝时蓄水。那么,永通闸,就坐落在老运河堤上,并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修建节制闸。有万历济宁图可知,当时,永通闸分上下闸,应该起到通航和调节马场湖水的作用。记述到此,笔者又想起了永通闸的西河子。小时候,认为它是一条河,可能是为灌溉运河西的农田而开挖的,不知道它的头尾;以后多方求证也没个所以然。现可肯定的认为,它是宋礼自菏泽双河口--曹县--嘉祥--耐牢坡(永通闸)的一个引水河,是把黄河的水由开封经此水道注入运河的小运河,以利舟楫通航。

四、元、明、清三朝运河河道的治理与漕运所演绎的村庄

运河的开通主要是保障京城的给养所需,这就要对河道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漕运的正常营运,就要设置相应的中央和地方衙署。元代治河工程有中央“都水监”总其事,同时兼管河道上的运输,其下属机构为“漕运司”,其治所在济宁的鲁桥镇。元至正八年(1348年),济宁立济宁行郓城都水监,九年,又设山东河南都水监。

明朝初年,裁撤了“都水监”,治河职责划归“工部”管辖,兼管漕运。明永乐九年(1411年),“河道总督”由工部尚书宋礼担任,设“总督河道部院署”。由于这些衙署的官员贪腐,至清雍正七年(1729年),把治河专款划拨给“河道总督”直接掌握,用来管理河道,发展水利,保持漕运的畅通。

雍正一朝,把清初在济宁的“河道总署”分设三员:

(1)“直录河道”,管辖山东境界以北河段及永定河等。

(2)“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管辖山东境内运河河段及河南境内黄河河段。

(3)江南河段的河务,由“漕运总督”兼管

“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辖下都领有一支治理河道的军队,分别为“河标”、“漕标”。标下设“营”,“营”下设“汛”,“汛”由“千总”、和“把总”带兵驻守在重要的沿河集镇。

在济宁的“河道总督”及其下属各级机构还有:“河标中军副将署”、“运河道署”、“运河同知理事厅”、“运河营守备署”、“左将参军署”等。正因为有这么多的衙署和驻军,沿袭明卫所制,这些驻军布防于济宁城周边,故而形成了以军队驻防名字的村庄。如汪、胡、刘、唐、姜营等。在这些村庄中,永通闸雄据于运河崖之上,与其他马场湖中的村庄形成了拱卫之势。居高临下,烟波浩渺的湖面和岛屿似的村庄尽收眼底,好不惬意。

五、湖光云影的永通闸美景如画

上文记述到,永通闸的原始名字叫耐牢坡,就这远古洪荒的名字,就可想像她的遥远和古老。明万历年间建闸距今已有655年的历史,那么自耐牢坡生息的原住民推测也该在上千年以上了吧。

世事沧桑,历史的发展如同一辐巨大的车轮,不停地前进,裹挟着人类社会也不停的变换和不可预见的发展(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又有谁能想到,历史的大潮如疾风暴雨似的将记忆中和想象的一切,冲击的荡然无存。经济发展的需要,矿山的开采,城镇化的模式,转化为大拆大建,合村并居由传统的古村落变化为现代社区,永通闸亦在其中。2015年开始动迁,2021年上房。永通闸和其他八九个村合并为胡营社区,离原址约有16华里吧!社区多了些城镇化,少了烟火气。

六七十年代的村落,虽然经济贫穷,但那时的一切都那么朴实。村落依河而建,河堤是那么的高,从二滩到河堤面,约有十几米的样子;河面宽阔,两岸距离至少在200米以上,东西两岸人影绰绰,人们相互打个招呼,其声音也是隐隐约约的。河水清清,映照着蓝天白云。那会儿,云彩显得特别美丽,也容易识别,如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这样的云都特别美丽,一般不会有雨雪;而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就不同了,它们是雨雪天气的象征。现在哪还有这么多花样,灰蒙蒙的天气多于晴天,更不要说雨后彩虹了。

雨后初霁的天空,可谓空明澄澈,如若站在高高的大堤上向东部山区瞭望,几乎都可看到百里外的邹城的峄山;相反,如看到峄山顶上云雾缭绕,如人带帽一样,那是济宁地区要下雨了。农谚讲:长虫过路狗吃草,峄山带帽跑不了,就是说的这种现象。那时雨水较多,除了运河可接纳一部分水外,村里挖了些沟渠和大坑,我们小孩子就是先从这些坑渠学会游泳的。

从前,村庄也不拥挤,天高地阔,活动期间非常舒服。放眼望去,方圆40里的马场湖早已是米粮仓了。麦浪或稻浪滚滚,黄昏时分,又见炊烟和暮霭,那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美丽乡村图画。

永通闸的美好,哪是笔者的浅识所能描绘穷尽的。想说三天也说不完,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有时候又表达不出,只能借助古代先贤了。明末崇祯时代兵部尚书徐标,安居人,衣锦还乡时,写下《安居西湖记》,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春天来了:那是沙暖草新,水融鱼跃;鸥鹭音音,婉转唱和。夏天来了:则是绿柳铺茵,凉水近浦,扣弦者喧焉如市。秋天来了:白露横空,紅蓼接岸。蒹葭中,征雁一声;菰浦里,铁笛三弄。冬天是元霜凛冽,宿鸟惊寒。深雪弥漫,蓑翁独钓,景虽潇飒,而隐隐鱼矶,淡淡炊烟,亦发山阴之兴。

如临其境,比洞庭湖之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会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葱葱。

试想,在这湖光云影,碧波荡漾,林荫蓊郁的环抱中,那漂着的村庄不就是人间仙境吗?

六、物华天宝造就了永通闸的人杰地灵

观物华而知地灵;观地灵而知人杰。这不是唯心论,它恰恰是唯物的,物质决定意识。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类的成长,也有利于人类的自我约束和有意识的发展。江南水秀出才子佳人;北方大漠黄沙,则历练出雄浑粗狂的性格。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这样的诗句:洵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有曲调先有情。就是一样的道理。

如借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再恰当不过了,演绎一下:任城故郡,济州新府,映对河汉,地接齐鲁。襟微湖而依泰岳,控运河之要冲,引汶水而成舟楫。物华天宝,龙光辉四时之气;人杰地灵,李白下任城之榻。可以说,雄州雾列,俊才星驰。据史料统计明清两朝,济宁籍进士多达359人,更不要说,孔孟儒学对后世的影响了。文化的氛围势必影响永通闸生息的父老乡亲,薪火相传,对教育的重视,早已是一种文化基因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这里女慕贞洁,男效才良;亲戚故旧,老少宜量。可见民风之淳朴,文明之教养。解放前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永通闸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达150余人,其中清华大学2人;科级以上干部近百人;尉校军官亦有30余名。作为一个世代务农的村庄,这是了不起的。

文脉兴,则国运兴、则村运兴。永通闸啊!你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你也同滋养你的古老运河一样,融南北文化,会八方宾客。你见多识广,具有包容多源性的优秀品格。你具有扬弃精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你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注重文教,热爱这片故土,一代一代的建设这片故土,才有今天的辉煌。在今后的历史长河中,衷心地祝愿你将好的传统发扬光大,也相信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理由,在新的世代,将新村建设好,将后代培养好,使我们的永通闸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创造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张振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