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冬奥支线,每辆车都有个“智慧大脑”

北京地铁冬奥支线,每辆车都有个“智慧大脑”
2022年02月19日 10:34 北京日报

列车配备“慧眼”秒识障碍物、“虚拟编组”技术缩短乘客等候时间、车厢雪花元素凸显冬奥氛围……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试运营以来,凭科技范儿出圈儿。这趟承担了北京冬奥会“特约”交通服务任务的列车背后,一套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信号系统研发团队领头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讲述了北京地铁11号线背后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力量。

2021年12月8日,交控科技取得新一代“车车通信+自主感知系统”试运行授权证书,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新建线、既有线改造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郜春海介绍,“车车通信”是由“车-地-车”通信升级而成,精简了通信数据从列车到地面再到列车中间的流通环节。这意味着,列车的位置、速度、移动授权等信息无需再通过地面转发,每辆列车都是可以成为为自己做主的“指挥家”。

而自主感知系统则通过雷达、机器视觉等对周围环境,包括前方轨行区列车、人员、障碍物等进行高可靠感知识别,实现故障情况下无需司机参与的净空检测,最大限度确保行车安全。郜春海举了个形象的例子:自主感知系统能一“眼”看到前方300米以内的障碍物。

“我们在此前进行的实验中,模拟了列车运行前方隧道顶部被击穿的场景,自主感知系统立即检测到了这一异常,提示预警并控制车辆进行制动。”

这些高新科技加持的智能系统能为行业和乘客带来什么?“可以进一步提高运营安全水平、提高运输效率、提升乘客服务品质、降低运营成本。”郜春海说。

自主感知系统作为列车“安全员”,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可以不知疲倦地全方位“观察”周边环境,使得轨行区异物入侵、运营车辆侵限、信号系统降级等造成的安全风险将大大降低。

在车车通信的基础上,列车未来还将实现“虚拟编组”,即前后列车不通过物理连接,而是将列车虚拟连挂在一起,使得运营更加灵活,有效优化乘客的出行体验。

“列车可以根据需求在线分离组合,地铁运营高峰期,列车组成虚拟编组、提供高运力,地铁运营平峰乘客少的时候,列车自动解编,小编组低间隔运行,减少乘客等待时间。”郜春海解释,这样的设计也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减少能耗。

据悉,北京11号线作为北京冬奥支线,也是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的国家智慧地铁首个示范工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