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线索执回“一个小目标”,执行法官“模糊线索”里找到突破口

一个线索执回“一个小目标”,执行法官“模糊线索”里找到突破口
2022年11月25日 20:31 北京日报

被执行人新开账户准备在周末“走账”,却未料到执行法官“周六不休息”。北京二中院发布消息说,执行庭法官在周末“守株待兔”,及时发现了被执行人开设的新账户里进账“一个小目标”,于是快速冻结,为申请人成功执行回全部一亿余元的债权。

“法官,我们得到消息,他们公司最近可能会从银行账户走账,您能帮忙冻结一下吗?”不久前某个周五,临近下午5点,北京二中院执行一庭吴宏法官接到执行案件申请人的电话,这起案件的执行标的有一亿多元,但是被执行人50多个银行账户上,余额都是“0”!

申请人提供的“模糊”信息里,非但没有被执行人即将用来“走账”的银行账户准确信息,甚至连即将通过哪家银行“走账”都不知道。

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吴宏法官还是尽自己的可能,尽量努力一下。通过对被执行人众多银行账户的比较分析,法官发现立案执行以来,被执行人常用的银行账户都不再有资金流动。

经过详细调查,在系统内认真查询,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的公司真的悄悄在某银行开设了新账户——如果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可靠,这家公司应该是打算利用周末法院休息的时候,通过新开设的银行账户走账。

于是,吴法官当机立断,冻结了被执行人所有新开设的银行账户,在周末“守株待兔”。周六一早,法官满怀期待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一长串数字赫然显示在被执行人新开设的银行账户中。对着屏幕认真一数,果然是“一个小目标”。从收到模糊财产线索到冻结扣划发还申请人,法院在极短的时间内为申请人执行到1亿余元的全部债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