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高储蓄是消费偏低的原因吗?

辨析|高储蓄是消费偏低的原因吗?
2023年04月28日 10:05 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刘洪愧

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下降0.2%,远低于3%的GDP增速。同年,我国新增住户存款达到17万亿元以上,这引起人们关于消费不足的讨论和担忧。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消费占GDP比重确实不高,但这与我国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有关,且长期来看具有符合经济效率的一面,不能简单地通过国际比较而认为我国消费占比偏低就完全不合理。需要澄清的是,高储蓄并不是消费偏低的原因,而更多是消费偏低的结果。虽然我国的总储蓄和储蓄率比较高,但是人均储蓄仍比较低,而且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的储蓄并不多。一定程度的储蓄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是支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稳定消费信心的重要支撑。为什么中国消费偏低?

第一,与劳动者收入占GDP比重较低有关

根据相关研究,在资本、劳动和土地等各类要素中,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占GDP比重仅在30%-50%,而资本收入比重更高,这与许多经济体形成强烈的反差。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人均GDP(85698元)的比值仅为43%,远低于美国80%左右的水平以及全球60%左右的水平。

第二,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关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仍较大,近年来财产差距也在显著拉大。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283元,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0133元,差距非常大;东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达1.61。发展不平衡限制了全社会边际消费率的提高,使得全社会消费水平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第三,与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有关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处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阶段,这个过程最大的特征就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从而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经济发展更加侧重于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因此,我们也需要通过大量出口赚取外汇来购买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所以,在工业化过程中,投资和出口的增速相对更快,消费的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消费占GDP比重偏低。即使我国近几年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基本实现工业化,但仍处于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驱动转向主要由消费驱动仍需要一段过渡时期。

第四,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有关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也会使得居民储蓄过高,抑制本应有的消费水平。200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39%,2021年达到64.72%。但是伴随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使得城市居民各种预防性储蓄过高。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医疗、教育和养老更是供给不足,虽然新农合能够解决一些感冒发烧等小疾病,但是面对大型手术,自费比重仍太高。农村新农保的养老金过低,基本还不足以对农民养老提供保障。此外,大量农民工不愿或者无法进城,农村普遍依靠进城务工农民工的汇款来维持,这也使得农村储蓄率偏高,制约了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

第五,与资本市场不完善有关

我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不完善,使得人们在资本市场无法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甚至经常是负回报,使得大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财产性收入较少。2022年,我国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仅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的8.7%。大部分人只能被动将钱存于银行,但是利率较低,如果考虑不断上升的通胀问题,其回报率基本为0。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财产保值增值,大部分人只能投资房产,而不断上涨的房价以及由此推动的大量购房需求挤压了其他消费支出。

第六,2020年以来主要受疫情影响

一是疫情使得失业率和失业风险上升,阻断了之前的收入增长路径,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普遍下降,从而消费更加谨慎,预防性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市场受疫情短期扰动比较明显。二是疫情使得人们难以找到合适消费场景。疫情使得人们缺乏足够的消费场景,消费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受消费场景制约,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同比下降3.8%和5.0%。疫情也使得餐饮、旅游、住宿、交通、文化、体育等类型的消费大幅度下降。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