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清路上通行和停车能不能“既要又要”?

月清路上通行和停车能不能“既要又要”?
2024年05月17日 08:33 北京日报

近日,一条约300米长的断头路引发两侧居民频频投诉。这条路名为月清路,由于车位挤占通行空间,拥堵、剐蹭频发,路北的学清苑小区居民希望减少车位,优化道路环境。

重新划线的消息传来,立刻招来路南侧学知园小区居民的一轮投诉。原来,作为老旧小区,学知园空间狭小,居民停车一直依赖这处路面停车场,重新划线后车位骤减,无处停车让居民忧心不已。如何兼顾道路通行安全与停车保障,化解双方矛盾?记者进行探访调查。

学清苑居民建议减少车位

开车太拥堵 骑行不安全

从学清路向东拐,有一条断头路,路南是老旧小区学知园,路北是近年来新建的小区学清苑。这条断头路全长约300米,双向通行,中央设有隔离护栏,道路宽约20米,路侧划着车位线,车停得满满当当。就是这些停车位,让住在路两侧的学清苑和学知园居民产生了矛盾。

“两侧本该是非机动车道,现在都划了车位,有的地方为了多停点车,车位划成斜的,一下子占了5米多宽。路本就不宽,这样停车把路面挤得更窄了。”家住学清苑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条路名为月清路,因多年来没有移交,被用做了路面停车场,供学知园小区居民停车。

2016年学清苑建成,在这条路上进进出出的居民一下子增加了1000多户,学清苑在月清路还设有地库出入口,车多人多,停车与通行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现在留给机动车双向通行的路面宽度只有大约6米,早晚通勤高峰时,路上非常拥堵,尤其在地库出入口,很容易发生剐蹭。”

学清苑居民陈先生平时骑车上下班,他最关心骑行的安全。他指着车位旁一条模模糊糊的白线说,这里原本是非机动车道的划线,但在划车位线时,便将其抹去了。隐约可以看出,斜停车位已经压在了这条白线上。“车往这儿一停,骑行空间就全被挤占了,我们只好在机动车道上骑车。”

“既然是道路,就不该用做停车场。”一位学清苑居民表示,小区里老人孩子多,道路拥堵、人车混行让月清路安全隐患重重。2016年学清苑建成入住后,居民便多次向属地反映,希望能够减少路侧停车位。

学知园居民呼吁保留车位

老小区车位不足 周边车位一减再减

“车位少了,我们的车往哪儿停?”重新划线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学知园小区居民的反对。居民表示,对于停车资源紧张的老旧小区来说,这处路面停车场太重要了。

据居民李先生介绍,学知园是1998年开发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并不完善,没有地下停车场,地面车位数量也有限。“学知园有将近600户,车位却不足200个,停车问题比近几年新建的小区严重得多。”

老住户王女士告诉记者,学知园开发建设时,对面还是一片荒地,月清路也是一条十来米宽的土路。为方便居民停车,开发商租用了对面的荒地。2015年前后,这片荒地开始动工建设居民楼,停车的场地没了,车辆却越来越多,停车自此便成了难题。好在这条土路进行了大修,按照规划建成了宽20米的道路。

“没了停车场,大家开始在路两侧乱停乱放,月清路上秩序混乱,关于停车难的投诉也越来越多。”她说,为了改善路面环境,优化停车秩序,属地学院路街道、学知园社区组织居民召开过多次协商会,最终共同商议决定,在这条代征道路上设置停车场,引入第三方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据了解,随后的几年里,月清路以公共性质停车场进行备案,名称为“学知园小区北侧停车场”。

“最初一共划了190个车位,虽然收费比小区内贵一些,却极大缓解了大家的停车难题,居民再也不用兜圈子找车位了,大家都很高兴。”

学知园居民介绍,2016年后,因通行问题,停车场的车位经过多次重新施划,逐渐减少到119个,变成一侧竖停,一侧斜停。

2021年停车场再次被投诉后,第三方公司便弃管了,连续6个月停车秩序陷入混乱,道路严重拥堵,消防车根本进不来。“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后来停车场重新备案,恢复管理,车位又减少到100来个。”

“不能只考虑通行,停车问题也迫在眉睫啊。”学知园小区居民表示,随着车位的逐渐减少,停车已经越来越困难,部分居民又开始四处打游击、兜圈子找车位,如果车位再减少,更多居民将无处停车。

满足停行双方需求

属地努力寻求两全之策

为解决道路通行问题,规范停车秩序,今年3月底,属地学院路街道发布一则通知,月清路将进行移交,移交后按照市政道路进行管理,开展道路停车居住管理工作,预计规范施划停车位52个,实行电子收费,限定办理居住区为学知园社区和学清苑社区。

记者从属地了解到,这两个社区满足五证齐全的居民,可携带相关材料办理居住认证,若申请人数超过52人,将进行摇号。办理成功后居民可享受停车优惠,但并不确保有地儿可停。“这52个车位不固定,哪里有空就停在哪儿,但这些车位仍向社会开放,难免有其他社会车辆临停,这种情况下居民需要再自行寻找车位。”

这一消息让学知园居民忧心不已。“车位一下子减少了一半,让大家往哪儿停?”居民担心,若只是减少车位,不解决停车困难,路上反而会违停越来越多,通行也难得到保障。

记者探访中了解到,双方居民虽对路面停车存在争议,但有一点仍具共识:解决停行矛盾的根源,在于挖潜停车资源,根治停车难题。

属地多次与居民协商,协调学知园地铁站口的商业楼宇地下车库向居民部分开放。最初停放时间仅为一年,考虑到居民停车的实际需求,期限放宽到2年。

属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协商出的地下车位共有50个,优先向此前在月清路上租用车位的居民开放。停车费用为每月800元,居民普遍反映这一价格过高,经过多次协商,价格降为每月200元,每天24小时均可停车。

“若居民需要租用车位,请先联系社区,携带相关材料办理。月清路上的电子收费车位和商业楼宇的地下车位加起来,能够基本填补缺口。”

记者了解到,近日月清路上的车位线已被抹除,正准备重新划线,居住认证摇号和商业楼地下车位租用也开始进行。

“眼前的停车问题暂时解决了,可2年后该怎么办?”这成了学知园居民新的担忧:“地下车位只能租2年,2年后若不能续租,停车乱象将再度反弹。如果2年后车位恢复原价,每年近万元的停车费也让大部分车主难以承受。”居民呼吁属地进一步挖潜停车资源,探索更长久的解决办法,根治停车难题,彻底化解停行矛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