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的直径,竟是这样定下的!

洲际导弹的直径,竟是这样定下的!
2024年06月16日 08:04 北京日报

航天精神今日谈:

分秒必争磨砺作风,遍访全国优化方案,这种严格严谨严肃的态度,只因屠守锷知道导弹研制无小事,科学研究无小事,要把事业干好,容不得半点马虎。今天,我们要像屠老总一样坚信:科学求实既是先进理念,也是优秀方法,更是事业根基——根深才能叶茂,根深才有定力。

洲际导弹的直径,竟是这样定下的!

屠守锷人称“屠老总”,以作风严谨著称。开会前的最后一分钟,你总能看见他大步流星迈入会场的身影,宛如标准时钟。他主持会议,鲜有人迟到。

在一次总师协调会上,一位分系统副总师迟到了。屠守锷毫不留情地提出严厉批评:“导弹研制无小事,哪怕迟到一分钟,也可能漏掉某一关键细节,就可能留下隐患,甚至造成灾难!”

如此苛刻,只因屠守锷深知:要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导弹,粉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就得分秒必争!

工作中的屠守锷(左二)

“八年四弹”规划获批后,屠守锷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洲际导弹研制工作。

万事开头难。首先要确定的,是洲际导弹的直径。

根据规划,洲际导弹直径在3~3.2米之间,但如何确定精准数值?

有人建议导弹要尽可能粗壮一些,以便减小其在飞行中的弹性震动,也为控制系统预留空间,因此应取最大值。

屠守锷提醒说,愿望是美好的,但一定要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关键是怎样实现其运输!”他指导大家,要通过实地调研找出答案。

为了确定直径的最大可能值,团队会同相关单位,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了国内铁路、隧道、涵洞、桥梁等大量资料,为设计提供可靠支撑。

我国地域辽阔、多山,对运输工具的选择,技术人员也潜心调研。

最终确定:以通过铁路涵洞的特殊外形铁路运输车的最大允许直径,作为技术上的外部约束条件。

洲际导弹的最大直径也因此确定为3.35米。

1984年10月1日,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东风五号”在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

后来,经测算显示,正是洲际导弹直径的增大,使我国以洲际导弹为基础的长征系列火箭,运载能力普遍提高了20%—30%。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