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北京高考阅卷现场!评阅工作已过半,预计25日发榜

直击北京高考阅卷现场!评阅工作已过半,预计25日发榜
2024年06月16日 20:16 北京日报

2024年北京高考评卷工作已于6月11日开始,预计24日结束。16日,6.7万名高考考生的答卷评阅工作过半。记者探访评卷现场时看到,各科教师阅卷依然延续“背靠背双评”甚至多评模式。阅卷组专家透露,截至目前,数学卷110分卷面评阅部分每题均有满分;语文卷已有多篇优秀作文有望拿满分。

清华大学数学科目评卷点,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评卷工作严格质量监控。

根据安排,6月25日中午前,本市将发布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发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全市考生分数分布表。6月27日8时至7月1日17时,统考考生填报本科志愿,单考考生填报单招志愿。录取工作将于7月8日至8月2日进行。

评卷教师无法看到考生整张试卷

今年,本市组织1547名教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6个评卷点进行评阅。

“请您出示相关证件。”15时,在清华大学数学科目评卷点入口处,受邀参加高考评卷工作开放日活动的记者、考生、校长等在安保人员的引导下,陆续进入评卷现场。电子屏幕上,醒目提示着“公正、科学、规范、准确、严谨、守纪”,还可以清晰看到不同题目组阅卷教师的分布情况。

所有人进入评卷现场要过“三道关”——入口处有安保人员负责盘查,谢绝无关人员入内;评卷人员须提供有效证件,同时校验评卷证和身份证,两证一致方可入内,严禁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进场,所有随身物品必须寄存在门外柜中。评卷人员还要通过“双安检”,通过安检门后,还有工作人员手持安检仪进行二次检查。入场后,所有评卷人员座位间设有隔板牌,排与排之间“背对背”就座,评卷工作区域内还安置了多台信号屏蔽装置。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周玉玲介绍,评卷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评卷工作严格质量监控。答题卡扫描后,采取加密手段隐藏考生信息。客观题由评卷系统自动识别选项并根据标准答案直接评分。对主观题图像按题切块后,通过评卷系统随机分发到相关评卷教师账号,每名评卷教师只负责分发题目评阅,无法看到考生整张试卷。

各科目试题全部实行“背靠背双评”,对双评超过阈值的试题,再进行三评或者四评。评卷专家每天对评卷质量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对经过三评或者四评的仲裁卷全部进行复查,确保每份答卷的评判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各科目评阅结束后,将有专人对评卷数据进行专项复核,采取两套系统背靠背校验,依照规定程序和步骤对各个环节逐一排查,确保成绩信息的准确可靠。

数学卷高分段与去年持平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沛雨介绍,今年,北京参加高考人数有所增加,数学评卷份数较去年有所增长。除了选择题40分由机器判卷之外,其余110分都在数学评卷点进行评阅。

数学评卷点评卷教师超过270位,其中大约一半来自清华大学,其余评卷人员为各区教研员及一线骨干教师。李沛雨说,评卷点严格把关评卷质量,评卷专家组学习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结合考生作答情况,制定了严格的评分细则,“所有评卷老师都充分掌握评分细则后才启动正式评卷,防止出现偏宽、偏严或宽严不一的现象。”

今年高考数学卷既强调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考生考试能力的检验。数学阅卷专家组认为,数学卷整体难度适中,从110分的卷面评阅情况来看,成绩分布比较合理,高分段与去年持平,“截至目前,每道试题均已出现了单题满分。” 李沛雨说。

语文卷已有满分作文备选

今年,北京大学依然作为语文科目评卷点,评卷组共有360名评卷人员。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介绍,今年语文科目评卷特别增加了质检组,确保满分卷、雷同卷、怀疑卷等不同类型的试卷百分百全覆盖。试题组长会从多角度监控题目所有阅卷员的评卷情况,质检组也会采取多元化的抽查方式,监控每位评卷教师的阅卷质量,包括评卷速度等,“防止出现评卷忽慢忽快、忽松忽紧等现象出现,尽量把分值差压缩在很小的范围内,做到零误差。”

今年,高考语文卷考查内容基本稳定,从语文基础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试卷结构与去年保持一致,题型基本稳定。对于备受关注的高考大作文得分情况,语文评卷组作文题目负责人凤潇介绍,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作文,作为满分作文的备选,至于最终是否满分,还有待最终专家组的合议。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潘之望

编辑 高晨晨

流程编辑 马晓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