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2024年决胜高考实录

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2024年决胜高考实录
2024年06月24日 19:57 北京日报

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的前身是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是学校为加强专业、学科凝聚和团队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和影响力,以适应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于2017年6月对工科类学院进行调整而成立的。

智慧城市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个,覆盖计算机、电子信息2个学科门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5个与现代发展产业相一致的专业。

学院发展定位

首先,我们学院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核心目标是为智慧城市经济建设提供所需的IT应用型人才。结合北京的功能定位,我们对接智慧城市产业的需求,专注于建立符合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的信息类人才库。

同时,我们致力于产教融合,以培养应用型IT人才为导向,强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校企合作。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我们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培养相关人才。因此,在整个学院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培养能够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整个学院的设置和发展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

此外,在学院建设的整体思路基础上,我们更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和质量。

培养目标

本学院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旨在满足智慧城市经济建设对IT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强调产教融合,注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通过校企合作和因材施教策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专注于四个核心目标:确保学生拥有业务专长与创新能力、科学知识素养与思维模式、工匠精神与卓越品质,以及工科教育的核心价值。学院的整体发展围绕着这些目标展开,以培养出符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设置

五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

学院成功构建了一个涵盖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技术闭环体系,形成了五个专业的紧密配合。这些专业不仅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通信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领域,而且代表了我们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培养出适应当前和未来技术挑战的专业人才,确保他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运用数据。

师资力量

智慧城市学院成立于清华分校、邮电分校、北航分校的基础之上,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在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占比65%,中青年教师占比50%以上,博士毕业占比将近70%。

智慧城市学院的名誉院长仇保兴,是住建部原副部长,现任国务院参事。

计算机专业拥有著名的计算机领域专家谭浩强教授。

教学和科研硬件设施

学院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还非常重视实验和实践环节,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实践资源。近年来,学院投入数千万资金建立了多个先进的实验室,包括新建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验室以及安全靶场,并计划在2024年增设通信工程实验室。这些设施配备了先进的硬件设备,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助力其成长的实验环境。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都非常符合现代学生的需求,确保了学生能在实验课和集中实践环节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校企合作

学院在发展思路中强调了校际合作的重要性,旨在与企业如京东、百度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每个专业都设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在实习实训中接触最前沿技术,从而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实现与社会的直接接轨。

学生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智慧城市学院自2017年更名以来,一直秉承“一师一专利,一生一作品”的原则,鼓励教师拥有专利,学生创造个人成果。学院强化实践教学,大约占40%的课程在实验室、实训中心或企业中进行。此外,学院提供专业社团和丰富的学科竞赛机会,如联合大学工科类竞赛和华北五省及港澳台计算机应用大赛,以促进学生技能发展和创意实现。学生被鼓励至少参加一项校级学科竞赛,以实现个人成长和作品的完善。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院致力于实现全方位的产教融合,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产业知识和技术。我们不仅建立了多个先进的实验室,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还与企业合作设立了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此外,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以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还特别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旨在每一届毕业生中培养出成功的创业团队。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也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教师既能进行理论教学,也能指导实践操作。除了专业能力的培养,学院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平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学院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拓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生活,不断调整和优化社团设置以适应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我们鼓励每位学生加入社团,通过这些平台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夯实理论基础。第二课堂和专业社团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学长学姐带领新生的场景,更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社团活动涵盖了创新创业和各类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在专业知识之外,也能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技能。

就业前景

我们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行各业都有需求,包括通信IT行业、金融业、政府部门、银行业以及信息安全企业等。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广泛,涉及产品开发、系统设计和维护等多个方面。学院的平均就业率连续几年都达到了95%,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光明,家长无需担心。

网络安全创新实验班

今年是联大首次进行实验班的建设和发展,信息安全专业被选中做创新实验班。实验班的核心是打造五个专业、一个中心和多企业参与的模式。五个专业是学院的五个专业,结合学院的力量创建实验班。同时,校信息网络中心作为实验班的重要支撑单位,多家企业也参与了实验班的建设过程。今年的4月29号,北京市教育行业的漏洞响应中心在联大成立,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是平台的运营和维护专业。实验班的目标是培养攻防实战能力、漏洞挖掘能力和工程开发能力等方面的高水平人才。预期成果是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到北京教育行业的漏洞响应平台中,进行漏洞挖掘和提供漏洞检测报告。希望至少有70%到80%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信息安全专业连续三年在北京市教育系统的攻防演练中排名第一。对老师也有相应的要求,包括教材、课程建议和论文发表等。最重要的是,希望实验班的所有学生达到优质就业率100%,包括考研率和大厂就业率等。

网络安全创新实验班选拔与培养介绍

对于北京考生,要求对物理、英语和数学有成绩要求,外地考生也一样。新生进入联大后,可以通过新生报到系统选报实验班,并进行面试选拔。实验班增加了新的专业方向选修模块,根据学生选择和职业规划开设不同学习模块。实验班采用双语教学,请欧美留学和进修的老师授课。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包括跨学科课程如软件无线电安全。设置软技能课程如创新课和项目管理。课程设置独立授课,小班授课,限制人数在35人以内。请名师授课,包括985、211高校老师和科研项目成果显著的老师。采用项目驱动和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希望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拔尖。学校签订联合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和科研小组。实验班依托于信息安全专业,核心是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四年一贯制,从大一开始进行联合企业的专业启蒙教育。

学生从大一开始参与社团,参加企业内部竞赛项目,如CTF夺旗赛。大三时,基于北京市教委的SRC平台、双创平台进行专业实习,进入企业。大四实现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验班与校企合作紧密,加大课程深度和难度,开设相应选修课。专业与北京市教委、国家网络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兄弟高校共建,与国际大学交流。实验班跨专业、跨部门、多企业支持,建立跨学科实验室和企业联合实验室。课程设置通识教育核心课,工科、文科、艺术学科交叉培养。选拔最好的师资授课,带学生做项目。培养学生以创新为主,注重科研能力和高质量就业。实验班有深厚的基础,最早由新兴学院申请并获批。有信心和能力办好实验班,希望学生加入。实验班提供强大保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五个专业深度解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和核心,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专业涵盖了从基础的软件和硬件开发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还能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多个分支领域,如机器学习、网络安全、数据科学等。专业课程设计注重与最新技术接轨,实施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此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有机会参与实习和项目,与京东、百度等知名企业合作,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从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技能。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广泛,包括软件开发、数字媒体设计、系统维护与集成、硬件产品测试等,而且连续多年录取率100%,学生在多个大赛中获奖,展示了专业的高水准和学生的出色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通信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该专业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面向5G、物联网、卫星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运营和维护技能。课程设置围绕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通信等,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与华为等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通信技术和设备,进行实验和项目开发,从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他们可以在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IT公司等多个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因应当今数字化时代对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的迫切需求而设立。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包括密码学、网络攻防、系统安全等。通过四年一贯制的联合培养模式和校企双导师式教学,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参与真实项目的攻防演练,如教育部组织的红蓝对抗赛,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显示了专业的实力和学生的实战能力。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他们可以在政府、国防、金融、互联网公司等领域从事信息安全分析、网络安保、风险管理等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应运而生,旨在培养能够设计和实施物联网系统的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覆盖了从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物联网技术教育。专业课程不仅包含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开发,还涉及物联网系统的集成和应用。通过参与物联网社团、移动开发社团、机器人社团等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并在学科竞赛中展现自己的才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市场和高薪待遇,他们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互联互通的世界贡献力量。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大数据时代的宠儿,专注于培养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专业人才。该专业结合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从数据采集、管理到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全面训练。通过与华为等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大数据技术和工具,并有机会获得技术培训证书,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他们可以在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多个领域从事数据分析、大数据软件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为企业和组织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