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连降!全国法院去年一审审结毒品案件33401件

八连降!全国法院去年一审审结毒品案件33401件
2024年06月25日 13:34 北京日报

在第37个“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25日通报,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33401件,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49603人,同比分别下降10.41%和11.7%。毒品案件数量和被告人数自2015年达到历史峰值后已出现“八连降”,毒情总体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今年1至5月,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12996件,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18262人。但是,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案件却呈上升态势,个别地方增幅明显,此类物质滥用群体低龄化的特征更为突出。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法严惩走私、制造、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和职业毒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加大对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危害对象和利用未成年人实施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2023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10972人,重刑率达22.12%,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14个百分点。今年1至5月,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125人,重刑率达17.11%,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10个百分点。对于利用麻精药品的镇静、麻醉等功能,实施强奸、抢劫等犯罪的,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对于“笑气”等未列管物质,织密刑事法网,准确运用相关法律予以惩处,确保实现有力打击。

同时,各地法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加大禁毒综治工作力度。一些法院在审理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案件过程中,针对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就完善麻精药品列管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堵塞诊所药店零售监管漏洞等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促进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实践中,关于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司法建议在涉毒司法建议中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效果也最为明显。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法院在审理私人诊所经营者刘某琼贩卖毒品案时,就刘某琼违规向吸毒人员出售地西泮问题,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关于加强个体诊所麻精药品监管的司法建议,被评为四川省2023年十大司法建议。山东省沂南县人民法院在办理一起强奸、强迫卖淫等案件时,发现多名未成年被告人、被害人等不持处方,即可从县城一些药店购买右美沙芬片大量服用,遂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当地立即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责令3家药店整改,对1起无证销售右美沙芬的案件进行立案,监管混乱局面得到极大改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