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季的阿木古朗草原,他们守护嫦娥六号平安落地

在雨季的阿木古朗草原,他们守护嫦娥六号平安落地
2024年06月25日 14:54 北京日报

6月25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携带着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获取的样品,稳稳降落在四子王旗着陆场,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嫦娥六号探月“接力跑”中的最后一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场搜索回收任务团队奋战在茫茫草原上,为“嫦娥”顺利回家保驾护航。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盛文杰密切关注着陆场的气象情况。当前,阿木古朗草原正值雨季,大风、雷暴、沙尘、阵雨等天气时有发生。变幻莫测的天气为搜救工作带来了考验,突如其来的大雨或降温,再加上草原地表上水洼、泥塘等复杂的地貌条件,对于长期在沙漠戈壁执行任务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相较于东风着陆场,四子王旗着陆场强对流天气更多、强度更大、变化更剧烈,对流云团往往在十几分钟之内,便能从比较薄的云团发展成深厚的积雨云,风速甚至在几分钟之内,就会从4米每秒增加到20米每秒。”盛文杰感慨。为了掌握着陆场附近的气象规律,早在去年7月,着陆场气象团队便在本地部署了气象数据库,将自动气象站近十年来收集的700多万条气象数据进行了整理和汇总,为嫦娥六号回家精准“把脉”天气。

搜救队员也为迎接嫦娥六号归来做了充分准备,近期,他们在茫茫草原上开展了夜间、大雨等复杂环境下的搜索处置训练。“综合考虑大雨、雷暴等极端天气,直升机无法正常起降,我们制定多种特情处置方案预案,加强夜间、雨天、大风等环境下岗位人员处置训练,形成空中地面两套计划,做到训练演练不留死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马小龙说。

建立警戒区、搭建返回器防雨布、建立通信链路……车队安全抵达预报落点后,雨天情况下的处置工作顺利完成。为了圆满完成嫦娥六号搜索回收任务,团队深入分析草原季节性特点和行车注意事项,并提前开展了多轮次车辆检修、通信链路调试、处置测试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方案预案、调整设备状态、加大训练强度,保证具备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圆满完成任务的能力。

返回时,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嫦娥六号顶着红白相间的伞花落地,由100余名搜救队员、30余台车辆装备组成的搜救队伍,迅速抵达着陆点。相较于4年前的嫦娥五号任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的设备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地面分队综合通信车、指挥调度车全面升级,空中分队超短波电台抗干扰能力和吊舱捕获能力也更加突出,加上快速便携站的开通,现场图像、话音的传输更加高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刘泽龙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