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迹、访村民、查史料!揭开北京运河故道的神秘面纱

寻古迹、访村民、查史料!揭开北京运河故道的神秘面纱
2024年06月26日 06:44 北京日报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的运河故道。 张寅生摄

古老的大运河钟灵毓秀,因漕运闻名,它像一条巨龙卧在京城之东。明清时期,常年的洪水让河道反复淤塞,发生改道。留下的故道历经百年,或废弃淤浅,或湮没无闻,充满了神秘色彩。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当前正在进行。通州文物工作者们来到一线,寻古迹、访村民、查史料,一点点揭开运河故道的神秘面纱。

河道里曾挖出铁质船锚

手捧厚厚一摞材料,通州区潞城镇小东各庄村村民肖宝岭一大早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村委会的大会议室,怀里抱着的稿纸、照片是他历经多年收集整理的村史材料。通州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郑旭升,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北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任德永,以及区文物所的工作人员在肖宝岭身边,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述村子与北运河的历史渊源。一旁录音笔的提示灯长亮着,将宝贵的口述资料记录下来。

为了寻找运河文脉,通州区文物管理所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于6月中旬启动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围绕运河故道的田野调查。走访工作队深入到通州运河沿线各村落调查走访。这次座谈会的地儿,选的正是运河故道流经的小东各庄村和谢楼村。

“听老人讲,曾经的北运河正是从我们村前流过。沿着小东各庄村、谢楼村、崔楼村、里二泗村,一直流到张家湾。”说起家乡事儿,肖宝岭打开了话匣子。

“那这条河的河道有多宽多长多深呢?”郑旭升不失时机地搭话,引导着肖宝岭的讲述,时不时记录着其中的关键信息。

肖宝岭回答道,“长大概有两千多米,宽嘛,在四五十米。深度不好说,我就记得当时一个猛子扎下去都摸不到底,怎么也得有三四米。我是1955年出生,小的时候这条河水很清,村里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下河摸鱼抓虾。”

之后,在隔壁的谢楼村,大伙儿也开了个座谈会,老村干部王辅仁拿出了件令大伙儿惊讶的“宝贝”——一张铁质船锚照片的复印件。“大概在2012年,我们村民盖房从河道里挖泥沙,把这件铁锚带上来了。”王辅仁激动地讲述其中的故事,“后来铁锚几经辗转,到了河北的一户人家,我还特地去寻过。真希望它能早日回到咱们故乡来。”

洛阳铲探出“老河底”泥沙

此行收获不小,大伙儿意犹未尽,肖宝岭热情地提出要带队去看看运河故道。

从小东各庄村村委会出来,众人跟着肖宝岭一路向西,穿过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一片高大的杨树林赫然出现在眼前。树林密集地挤在一片洼地上,脚下到处是杂草、灌木、落叶,远望则是看不到尽头的绿意。

在树林跟前,有一座石碑。碑上刻着:小东各庄村是大运河畔的古村落之一,辽代成村,金元明时期作为大运河通州段的水陆交通和商贸运输的重要节点……嘉庆十三年,运河水量逐渐减少,运河改道后,该段成为运河故道遗址,后人称为“老河底”……

“这处洼地就是肖宝岭提到的他小时候和伙伴们扎猛子、捉小鱼的运河故道。今天已经没有了河流的痕迹,但是从外观上看,仍可以辨认出这是一条河影。所谓‘河影’,就是干涸河道露出来的河滩底部。”任德永边走边向记者解释。

厚厚的落叶将土层覆盖,来到河底的考古队员们打开了包裹,掏出几根黄色的铁管子铲。“这就是洛阳铲,专业上叫它探铲,今天就要用它确认一下这里是不是真正的河底。”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徐旻说。

洛阳铲外观乍看上去就是一根一米多长的管子,头部有一个筒状的铲头,铲刃呈弧形,长管则为铲柄。一旁的袋子里还有多根铲柄,可以首尾拧在一起,以增加下探的深度。下探到一米多深,众人便清晰地看到了地下的河沙。

“发现了河沙,可以确认此处为河道了。大约一个月后,正式的考古就可以进场了,对两公里左右的整条河道进行考古发掘勘探,村民口中传言的古沉船、瓷器究竟在不在这里,未来也将揭晓‘谜底’。”郑旭升表示。

部分故道已“重见天日”

其实,在副中心,有一段运河故道早已经广受游客青睐。

2020年9月,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正式开园。备受游客欢迎的打卡点之一,便包括一条运河故道。

绿心公园建设前“考古先行”,专家们优先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通州区一位文保工作者回忆说,这一勘测不要紧,在小圣庙村北发现了嘉庆初年运河改道的岔口。这条故道形状不规则,是大面积的滩地,大约2.5公里长,横贯整个小圣庙村。

运河素以漕运闻名,北京城市副中心更是因水而兴。本着“要为城市留下珍贵文脉”的目标,北投集团决心挖掘并展示这段故道。它也终于有机会走进游客的视野中,成为热门打卡地。

在前期设计中,北投集团进行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研究,景观带设置了故道溯源、秋萍望月、蒹葭苍苍、汲汲轻帆、码头驿站、运河田圃、故水溪林七大景点。其中的驿站、码头、漕船、浮桥等元素,都是自古画和史籍中提炼而来。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后,运河故道引来了清澈的再生水。在不少摄影爱好者的照片中,人们悠闲徜徉在河畔,影子倒映水中,远远望去好像在画中游。

不只是运河故道,这次“四普”中,通州区文物管理所正在对全区400余村的村情村史、红色故事、文物线索进行采集,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目前已完成通州区宋庄镇47个村、潞城镇11个村共58个行政村的新发现文物线索访谈工作,收集到了33条新发现文物线索。实地调查队还携带北斗定位仪等设备,对既有236处不可移动文物数据进行复核。

“希望对村史民情有了解,或者保存着与运河有关老物件的市民,积极与区文物所取得联系。”走访队成员、通州区文物所副所长安晓宇表示,这次普查将综合既有史料文献、考古挖掘实物、口述历史民情,进一步明晰历史上运河的变迁,为城市副中心的运河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