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万台电梯实现“一梯一码”,小哥受聘当电梯安全监督员

海淀万台电梯实现“一梯一码”,小哥受聘当电梯安全监督员
2024年06月26日 18:14 北京日报

6月26日,海淀区“数字+共治”特种设备安全现场交流会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海淀区探索试点“一梯一码”物联网技术赋能的“数字+”共治特种设备管理新模式,已为10020多台电梯装上了专属“身份码”。

上上下下的电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老旧电梯监管,一直是痛点难点问题。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早在2015年就开始在技术上下苦功,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试点,开展“一梯一码”物联网数字化监管,探索“数字+共治”特种设备安全新型治理模式。

电梯“身份码”以大数据驱动电梯智慧监管创新模式,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透明化监督和高效率应急,有效助力构建电梯安全多元共治体系。截至目前,海淀区已进行了四期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试点建设,为10020多台电梯装上了专属“身份码”。

在科技赋能电梯治理的同时,海淀区还在花园路街道试点,聘请美团、顺丰、京东等“花园路小哥”担任电梯安全监督员,打造北京市首个电梯安全监督“哨兵团”。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花园路街道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他们收到一份来自外卖小哥的接诉即办工单。小哥反映刚刚被困到写字楼电梯里,虽然电梯故障已经解决,但还是希望能够彻底检修,避免再次困人。

快递、外卖小哥们可以说是乘梯最频繁的人群了,这位外卖小哥的提醒引起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视,立马安排工作人员联合电梯物业管理单位检查,果然发现有零部件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更换。

受此启发,花园路街道市场监管所以辖区11个商务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点,以党员为重点对象,聘请一批责任心强的网约配送员担任电梯安全监督员,请他们作为“哨兵”,运用“随手拍”“随手报”等方式参与基层治理,将日常中发现的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上传,为守牢安全底线贡献一份力量。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