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来到这里,相信每个美国人都会喜欢中国!”

“如果有机会来到这里,相信每个美国人都会喜欢中国!”
2024年07月02日 20:43 北京日报

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邀请,来自美国7个州14所学校近190名美国师生组成的美国青少年“青春同行”交流团将于6月30日至7月13日访问北京、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参与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与中国青少年交流互动、缔结友谊。

7月1日在京举行的交流团欢迎仪式上,中美青少年用情景剧的独特形式重温了53年前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时刻。当象征着未来希望的两国青少年在乒乓球桌两端奋力挥动球拍,原本横亘在双方之间、阻挡着乒乓球的纸质“壁障”,最终被完全击碎和破除。

据悉,美国青少年“青春同行”交流团是落实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未来五年邀请五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的重要项目之一。随团美国青少年来自曾接待过中国领导人访问或收到过复信、回赠贺卡的美国华盛顿州林肯中学、艾奥瓦州马斯卡廷高中、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以及首次组织学生访华的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宾夕法尼亚州、怀俄明州等州多所学校,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

“相信每个美国人都会喜欢中国”

交流团绝大多数美国孩子都是第一次到访中国。7月1日上午,他们的第一站是居庸关长城。“我感到不虚此行。我喜欢中国,这里的一切都很美,比华盛顿州好得多。我喜欢待在这里,我喜欢这里的人。”华盛顿州林肯中学的雅各布说,他喜欢居庸关长城,一路爬到了高处,那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雅各布坦言,很多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但如果能有一个机会来到这里,了解中国,相信每个美国人都会喜欢中国。

欢迎仪式的互动环节,中国艺术家为交流团表演传统乐器琵琶和二胡,主持人大声邀请美国学生上台尝试中国乐器。一位高壮的美国女孩从坐席中间飞奔上台,生怕错过机会。

女孩名叫法伦,来自华盛顿州福斯高中。“我吹了七年小号,想在这里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第一次体验二胡之后,法伦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因为她是左撇子,所以不习惯用右手横着拉琴弓的方式,但这依然很有趣。对此次访问接下来的行程,法伦充满期待,她计划多拍一些照片,并在回美国后把所见所闻讲给大家。

法伦透露,自己已经学了三年中文,并希望未来可以成为一名翻译。尽管中文学习在开始阶段有点难,但她已经有了不少进步,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写汉字。

另一位女生凯莉也来自华盛顿州。她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在学校上世界史课时,他们就已经学习了有关中国历史和朝代相关的知识,她很高兴能亲眼看看中国是什么样的。虽然中国和美国很不一样,但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她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友善和热情。

“居庸关长城令人印象深刻,有很多台阶,是一项有趣的挑战。真的很酷!”凯莉说。

“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改变世界”

这是华盛顿州林肯中学的音乐老师林恩·艾森豪威尔第五次带领学生来中国访问。她在欢迎仪式上代表交流团致辞,随后接受了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的采访。“我很高兴带领学生来拓展他们的世界观,与中国学生见面,认识到我们有多少共同点,并获得真正的成长。”林恩说,虽然疫情改变了很多事,但她仍然坚信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力量,相信应专注于我们的共同之处、共同目标以及我们可以共同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年轻人就是答案。这将永远取决于年轻人以新的方式看待困难的事情和问题,提出新的想法,并相信可能有所改进。”林恩坦言,虽然美中两国存在差异,但世界是由一件件小的事情改变的,她也试图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改变世界。

欢迎仪式上还播放了回顾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的纪录片。林恩说,在“乒乓外交”发生时,她就和今天来到北京的美国孩子一样大,她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中两国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但小小的乒乓球融化了两国之间的坚冰。

“很多看上去的小事可以帮助所有人成长,并促使我们一起面对共同的挑战,从而有更好的机会解决问题。我的信心来自于我的希望。”林恩说。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对美国青少年提出殷切期望,他说,你们正处在最好的青春年华,好比初升的太阳,像春天一样令人充满期待和希望。在华期间,希望你们迈开脚步,尽情观光游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体验中国的山川之美、城市之美、文明之美,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希望你们敞开心扉,与中国青少年深度交流,跨越文化差异,寻找共同理想,播下相互欣赏、彼此信任、青春同行、毕生友好的种子。

7月2日,交流团参加了北京中轴线骑行,并将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参加“共话未来”中美青少年对话、探寻鼓岭文化、游览西湖风光、“留学上海”交流会等活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