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场馆上演乒球大赛 他们的“奥运故事”由此不同

冬奥场馆上演乒球大赛 他们的“奥运故事”由此不同
2024年10月05日 22:33 北京日报

穿行在WTT中国大满贯的场馆之间,首钢体育公司副总经理刘玉川内心颇为感慨。这三座场馆,他亲眼见证从无到有,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如今,这“三块冰”摇身一变,成为世界顶级乒乓球赛的赛场。看着夏季奥运会冠军们在此挥拍竞技,刘玉川感受到了几个“孩子”新的生机,自己也干劲十足。

“这是对‘利用好奥运遗产’最好的实践”

本次比赛的两座比赛馆及训练馆,分别利用首钢冰球馆、短道速滑馆和花样滑冰馆进行了“冰乒转换”。

这里于2018年迎来第一批冰雪项目国家队,在北京冬奥周期承担了“国字号”冰雪队伍的备战保障任务。2022年冬奥会期间,场馆作为参赛队伍训练馆使用。冬奥会后,这几块“冰”也没闲着,开展业余培训、举办比赛、承接晚会和活动……其中冰球馆还曾作为WCBA北京首钢女篮的主场。

刘玉川在2022年冬奥会中担任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本次比赛,他作为场地保障部的负责人再次“上岗”。场馆的基础设备设施,风水电气等能源,垃圾清运和环境卫生,协助主承办方搭建……工作内容细碎繁琐。“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场馆改造。这几块冰又多承接了一个项目,为将来更好地持续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性,这也是对‘利用好冬奥遗产’、传承奥运精神最好的实践。”刘玉川说。

曾经作为制冰师服务冰上国家队备战冬奥会的首钢转型工人刘博强,有着同样的感慨。此次他受邀现场观看了中国大满贯比赛,看着乒乓球奥运冠军们在自己浇过的冰上比拼,刘师傅内心既激动又自豪。他说,奥运精神也在激励着自己,“再接再厉,为中国冰雪和首钢园未来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有冬奥会组织经验,心里还是很有底的”

作为冬奥会场馆所在地之一,石景山首钢园不仅拥有一流的场馆设施,也不缺成熟的办赛团队和丰富的保障经验。“国际奥委会有一套严密的赛事运行体系,虽然两项比赛不尽相同,但整体架构和模式是可借鉴的。”刘玉川说。

李岚薇是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北京冬奥会期间在首钢园滑雪大跳台负责摄影运行保障工作。本次中国大满贯筹办期间,她也全面参与了媒体运行和服务工作。“设置媒体看台的细节,各种点位和流线是否合理,媒体服务的重点环节……我都结合冬奥会的经验给出了建议。”李岚薇说。

本届比赛是中国首次举办WTT大满贯赛,也是北京时隔63年再次举办世界顶级乒乓球比赛。“虽然是从零开始,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因为有冬奥会的运行经验,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大家也有信心把比赛办好。”李岚薇说,在组委会各个岗位上见到了很多冬奥会时并肩奋战的老熟人,“我们也是奥运遗产的一部分。”

而重大赛事再次落户石景山,也让李岚薇激动不已,“这是对我们办赛能力和人文环境的认可,也希望通过中国大满贯,让世界看到‘双奥之城’北京、看到石景山的活力创新,吸引更多主流赛事落户。”

“能够有另一种‘奥运’经历,这太酷了”

因为冬奥会的举办,令首钢园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吸引了世界顶级乒乓球赛事重返京城。这让走南闯北的球员们感到新鲜和兴奋,大伙儿对场馆设施赞不绝口。王曼昱说这里作为乒乓球馆“挺好打的”,梁靖崑说自己还没去过大跳台,“打完比赛有机会希望去看一看。”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能在这样一座庄严的城市举办乒乓球国际大赛,具有历史性意义。”获得本届中国大满贯男双冠军的北京球员王楚钦说。

瑞典男队名将莫雷加德是本届比赛各单项中最后一位出局的非国乒选手,当他听闻本次大满贯的赛场是由冬奥场馆改造而成时,直呼非常“酷”。“我很关注冰雪运动,我的朋友范德普尔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拿到了两枚金牌。”这位巴黎奥运会男单亚军说,“我在这里也看到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冬奥元素遗存,我觉得这种与现代建筑的结合非常酷。很高兴能在冬奥场馆参加乒乓球比赛,能够拥有‘两个奥运’的经历,这对我来说太酷了!”

来源:京报体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