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身边事是如何被记者发现的

百姓身边事是如何被记者发现的
2024年11月08日 14:43 北京日报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我们向所有在岗位上奋斗的记者们致敬!什么是给记者最好的节日礼物?一条线索,一个选题,一个因报道而被推动解决的问题……

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声音;时刻警觉,捕捉社会痛点;不懈追问,探求事件真相——今天,我们邀请本报三位调查记者,分享他们坚守民生一线,为民解忧的故事和感悟。

“我还记得居民迫切的眼神”

今年9月,房产证办理有了明确办法后,一场居民咨询会在蒲黄榆第二社区召开。

“张记者,能来我们这儿看看吗?我们楼的房管站跑了……”今年4月,我收到了之前采访过的一位居民朋友发来的消息,她所住的蒲黄榆二里18号楼,现在几乎处于失管状态。

来到现场时,楼内的公告栏还贴着一张房管站撤离的通知。这栋楼建于1997年,住着近百户居民,房管站设立的初衷不仅是进行物业管理,更重要的是为居民办理房产证。可由于各种原因,不但房产证迟迟没办下来。现在连房管站都“就地解散”了。

我还记得,居民们跟我反映问题时那一个个迫切的眼神。房管站一走,车棚没人管了,外来的电动车抢占了本就为数不多的充电口;维修师傅走了,居民买的燃气热水器接错了管道,导致整个单元停气……比起生活上的不便,更让大家头疼的,还是房产证的办理困难。因为没有房产证,无法将房子转让,有一户居民甚至还错失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机会。

带着居民们的烦恼和不解,我一次次地打电话、跑现场,就是想弄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先是联系上了房管站之前的一名负责人,对方说已经跟街道和社区做好了交接,但我与街道和社区核实才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再之后,为了确认房屋产权的归属,我还问到了东城区国资委。根据各方的回复,我了解到,该楼房管站是单方弃管,而房产证的办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牵扯到该栋楼未及时缴纳土地出让金、产权被原公司放弃等等细节。

4月12日的北京晚报,在《房管站说撤就撤 老楼居民咋办》这篇报道中,我把所有了解到的情况都呈现了出来。报道刊发之后,我也一直在和有关部门跟进后续的进展。很快好消息传来,这栋楼的物业服务有居委会兜底了。政府部门又经过多次研讨,在9月确定了一家物业公司对这栋楼承担2年期的管理责任,再之后会由街道指导成立业委会或物管会,聘请后续的物业服务单位,实现长效管理机制。

居民们关心的房产证办理,也初步确定了办理方法。居民可以拿着房屋建设资料和实测数据等材料,到丰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房改具结手续。进行房改售房备案后,向丰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房改房转移登记。整套流程下来,预计明年年中,房产证就能办理完成。

事情如今取得了好的结果,但回想起跑采访的过程,我也曾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找人找不到,问情况也得不到回音。促使我坚持下来的,是作为调查记者的信念,我相信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看到有居民说,是《北京晚报》让办证的事有了眉目,那一刻我觉得,帮他们跑前跑后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讲述人 社会热线部记者 徐英波

“练就一双关注老人的眼睛”

农大西路公交站,重修后的座椅“长个儿”了。

有些问题的发现,或许就来源于不经意的一瞥。7月的一天上午,我在农大南路西口公交站等车时,看到一位奶奶正坐在座椅上休息。当要起身时,因为座椅太矮,她只能很费劲地用双手撑着膝盖,借力一使劲才站起来。

我用随身带的尺子量了一下,座椅只有30厘米高。老人表示,这个高度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没什么感觉,但老人上了年纪腰腿没劲,起身很难用上力。“要是座椅能比现在高个十几厘米,就合适了。”

这件事引发了我的好奇,公交站的座椅高度,到底有没有标准?我拨打了北京公交96166服务热线,客服人员解释,北京市内公交站座椅的统一标准高度为45厘米,允许上下误差5厘米。之后有的站亭位置进行过路面施工,垫土或更换地砖时从中部切断了座椅,再重新安装回去时,可能就出现了座椅较矮的情况。

类似的问题,会不会在其他公交站也存在?之后几天外出时,每当路过公交站,我都会特别留意一下座椅。遇到看起来比较矮的,就会拿上尺子量一量。结果在北京站西、磁器口西、清华大学西门和清华园这四个站点,也发现了座椅高度不够的问题。在北京站西公交站,座椅甚至一头高一头低地歪斜着。

我将这几天的发现汇集成报道,于7月9日以《公交站座椅矮 老人坐下起不来》为题刊载出来。公交部门整改的速度很快,7月16日,我再次回访文中提到的几处公交站,发现座椅都“长个儿”了。

在农大南路西口站,我看到了另一位坐在座椅上等车的老人。对于座椅高度,老人说,以前座椅是挺矮的,但这几天修过了,现在的高度很合适,坐下后起身也不用扶,不费劲。

老人可能并不知道,这里的座椅得到重修,与我一周前写的报道有关。而一想到报道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一种成就感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

老年人是北京晚报的重要读者群体,我们的很多报道选题也与老年人有关。作为晚报记者,长久以来的工作经历让我练就了一双“关注老人的眼睛”。正如那位奶奶所说,有些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老人就是实打实的困难。有时,我们多看一眼,多想一步,就有可能发现这个困难。

而像公交站座椅太矮这件事,其实老人拨打北京公交的热线也能反映问题。但有的老人习惯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即使遇到困难也只会默默接受。作为记者,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报道帮老人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让他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心。

讲述人 调查新闻部记者 李松林

“看到记者,居民打开了话匣子”

蒲安西里12号楼,新修的防水工程,让居民不再受漏雨困扰。

“楼顶、外墙都修过了,楼道也粉刷了,这回不漏了!”一场骤雨,让我想起之前做过的一篇居民楼漏雨调查报道。当时饱受漏雨困扰的居民老罗,家里现在情况如何?看到他的回复,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第一次见到老罗还是4月初。我根据网上的线索,来到了他所住的蒲安西里12号楼。这里的楼房顶檐已经能看到红色墙皮破损,露出斑斑点点的白色涂料。顶檐下方和下水管道相交附近区域情况更为严重,周边的墙面被雨水冲刷,形成了大面积污损。

居民家里是否也有漏雨的问题?起初,我在楼下问了些带孩子玩的老人,大家对于陌生人都比较警惕。没办法,我只能用上调查记者的“老办法”,试着进楼敲门,这才遇上了老罗。“谁呀?”“您好,我是北京晚报的记者小李,能问问您家有漏雨的情况吗?”

“你有证件吗?” 听到这句,我就知道可能有戏了。

老罗核实身份之后,把我请进了家门。一听我是想帮忙反映漏雨问题,老罗打开了话匣子,拉着我看这看那。我了解到这栋楼整体修漏雨可能需要用到公维基金,之前漏雨修复的工程迟迟没能推进,也似乎与公维基金不好申请有关。之后我又向其他多位居民以及社区、物业核实了情况,发现因为这栋楼产权等因素复杂,公维基金的申请确实是有些“卡壳”。

4月10日的北京晚报,在《“公维金”修漏雨,堵点如何打通》这篇报道中,我把蒲安西里12号楼的案例写了进去。在街道、社区和物业等多方合力之下,该楼公维基金的缴存情况、“激活”利用方式被进一步厘清。街道还专门拨付了10万元经费,确保防水施工顺利开展。

今年5月,社区联合各方顺利完成了入户走访、住宅安全鉴定和专项维修资金的申请程序,经过一个半月的施工,蒲安西里12号楼的旧防水层被拆除,屋面层被修补,新的防水层也铺设完毕。

回想起当初的采访,老罗还半开玩笑地说,我敲门的时候,他以为是搞推销的,没想到会是记者来调查。当我继续跟进楼栋修缮后的情况时,老罗的回复,也让我再次体会到了调查记者的工作职责和意义。希望今后我能继续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本报记者 莫凡 文 受访者 供图

您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

010-85202188 010-85202199

来源:北京晚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