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尖上的生计:重庆街头修脚工的质性研究》 王文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足尖上的生计:重庆街头修脚工的质性研究》是王文涛博士的一本社会学专著,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以“修脚工”的劳作历程为切入点,考察了社会变迁背景下底边职业群体的生活状态。
修脚是理解地方文化的一个文本。修脚工通过手艺和职业传承,不断使“修脚”超越既有的养家糊口功能,延伸成为山城小巷中的区域性特色文化。作者在文本内容中尽显修脚文化样貌,同时试图把修脚这样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集丛置于更大的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以理解微观文化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变迁。
作者对修脚工身份地位的变迁展开社会史考察,丰富了我们对街头修脚历史的认识,也帮助我们理解修脚工的个人经历是如何在集体记忆中被塑造的。修脚工身份地位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作者通过对修脚行业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揭示出不同时期修脚工的生活样貌。从修脚工身份地位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窥视修脚作为一个老行当的变迁图景,展示时代变迁过程中底边职业群体的生存图景与自我价值调适,以及现代化对底层社会的渗透与冲击。
作者深描了山城街头修脚工群体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使我们直观地看到一幅修脚工的真实生活与工作图景。作者引入默顿“参照群体”概念,既提高了研究的学理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分析的社会学意味。街头修脚工通过参照群体的选择来建构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选择隶属群体内的其他修脚工个人、非隶属群体(例如擦鞋匠、环卫工人)以及他者的评价和态度做对比,收获自我认知,感知自我在隶属群体或非隶属群体内的位置。而经济收入和工作自由度往往是这种“位置”的决定因素——实地调查显示,底边职业群体社会地位的获得或自我价值的认同并不取决于职业声望的高低,而是经济收入和工作自由度的高低。
作者也呈现了修脚工群体内的分层、流动与互动。街头修脚工虽然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但是他们的群体结构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他们的生活世界和身体实践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化特征,却并不意味着其群体内部个体成员之间“零交流”“零沟通”。在街头修脚工个体面临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不顺时,群体内成员之间会展现出有限的交流和互动,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在街头巷尾那一点修脚摊子,修脚工通过肢体语言、生活经历来诉说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感知,以及对他们自己的世界、身外的世界和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街头巷尾“不仅仅是一个众生同在的生活空间,不仅仅是被边缘化、格式化的一个都市社会空间,不仅仅是不同层级的人交流、交际并获得满足的对话空间”。街头修脚工修脚技能的呈现与修脚顾客的围观,在一定程度上展演着他们自己生活的悲伤与喜悦、得意与没落。作者始终把街头修脚工放置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加以考察,展现了那些鲜为人知的街头小生意具有的生命力。
街头修脚作为社会底边职业,主流社会通常会认为,这些职业虽不可或缺,但是社会地位低下、“不干净”,是没有更多选择的人所做的行业。传统上,大众也认为这类工作是“男人的工作”,不适合女性涉足。然而街头修脚工却通过一套生存逻辑的展演,建构起了意义。在特殊的职业性质和生存情境中,街头修脚工能够通过安全可靠的收入、自由的工作时间、同辈群体的参照对比来建构自我认同。作者进一步提醒我们,要关注底边职业群体的生存状态,不能让他们在大时代的潮流下成为过往。关注底边职业群体与社会,赋予底边职业群体必要的社会尊重,保障其基本生活,是一个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身体”一直是社会学家关注的研究领域。在作者的努力下,修脚工成为一个学术研究对象的同时,对于类似底边职业群体的生活状态的挖掘与反思也成为一个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这启示我们可以适当把眼光放在一些细微的群体和现象上,“见微知著”,为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带来新的思路。正如作者研究中频频提到的那样,社会学研究不能只是对现象本身进行深描,而要在深描的基础上做出足够的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学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世界走深走实,拥有深厚的经验土壤。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李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